李廣的孫子,用五千步兵抵擋匈奴八萬騎兵,最後被迫投降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龍城飛將分別形容的是衛青和李廣,這兩位抗擊匈奴的名將。

李廣的孫子,用五千步兵抵擋匈奴八萬騎兵,最後被迫投降


今天我們說的這位將軍,是一位謀略勇武完全不輸李廣和衛青的漢朝名將,這就是歷史上頗受爭議的飛將軍的長孫李陵。

要說李陵的代表作,就是浚稽山戰役。雖然這一仗是以李陵投降結束的。但是確實軍事史上的經典戰役。李陵率領五千步兵,對匈奴的八萬騎兵。

李廣的孫子,用五千步兵抵擋匈奴八萬騎兵,最後被迫投降

在戰前他先勘察地形,畫出地形圖。戰鬥中利用遠程武器,且戰且退。先退到蘆葦裡面,使騎兵不能發揮優勢。單于用火攻,李陵也放火來自救。最後退守到山裡,彈盡糧絕,又無救兵,無奈投降。

一代良將,就這樣被匈奴俘虜。史記的作者司馬遷為李陵辯解,漢武帝因為這件事給他施行腐刑。

其實李陵投降也是各種陰差陽錯的結果。

首先是出征時,路博德不願意做李陵的後備軍,於是就對漢武帝說李陵想在明年出兵,結果皇帝以為李陵不想打仗,本來想撥給他馬匹,盛怒之下只給李陵五千步兵。

本來在圍困的最後時刻匈奴打算撤兵的,但是卻出了個叫管敢的奸細,把李陵彈盡糧絕的消息告訴了匈奴單于,喪失了最後的機會。


李廣的孫子,用五千步兵抵擋匈奴八萬騎兵,最後被迫投降

貝加爾湖,當年蘇武牧羊的地方


李陵投降後,漢武帝以為他能跟他的爺爺李廣一樣,能夠順利逃出匈奴大營。派公孫敖去接應,沒想到,公孫敖沒不但沒接到,還說李陵給匈奴練兵。其實練兵的叫李緒,但這是後話。漢武帝一生氣就把李陵全家給殺掉了,弄的李陵想回家也回不去了,最後在匈奴娶妻生子。

後續還有一段是他和蘇武的故事。

蘇武大家都知道,小學課本里面就學了蘇武牧羊,氣節不改。匈奴單于曾經派李陵去說服蘇武。卻被蘇武義正辭嚴的給拒絕,最後蘇武回到了漢朝,成為了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而李陵卻被漢朝逐漸遺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