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加制度創新政策賦能,上海政協聚焦臨港新片區高水平開放

疊加制度創新政策賦能,上海政協聚焦臨港新片區高水平開放

圖片由金松 攝

5月8日,上海市政協召開重點協商辦理“創新體制機制,推進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提案專題暨重點課題調研座談會,市發改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商務委、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市市場監管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財政局、市司法局、市高院、人民銀行上海分行、上海海關、上海海事局、上海銀保監局、市網信辦等提案承辦單位介紹了臨港新片區建設及相關提案辦理有關情況,並圍繞 “聚焦‘五個重要’的戰略目標和功能定位,推進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重點調研課題與委員和專家進行交流座談。市政協副主席金興明參加。

據悉,今年年初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期間,有黨派、界別和政協委員提出了包括“關於加強臨港新片區營商環境建設的建議”“關於大力發展臨港新片區離岸貿易服務產業的建議”“關於打造自由化便利化投資樣板的建議”等在內的18件有關臨港新片區建設的提案,圍繞通過制度保障和制度創新提升營商環境,完善支持自主創新、離岸貿易等方面的基礎政策;加快產城融合發展,營造引聚人才的生產生活環境;依照法律保障、最大簡便原則放寬市場準入標準;創新監管方式,提升監管規範性和透明度等提出了意見建議。在4月13日召開的市政協十三屆四十三次主席會議上,“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被列為今年市政協主席會議成員重點協商辦理專題之一。相關課題“聚焦‘五個重要’的戰略目標和功能定位,推進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也是今年市政協重點調研課題。4月16日,市政協在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召開“聚焦‘五個重要’的戰略目標和功能定位,推進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重點課題調研暨“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重點協商辦理提案專題座談會,市政協副主席王志雄參加,部分提案承辦單位介紹了相關情況。

據介紹,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重點任務舉措正有序推進,市場預期呈現加速發展態勢,重大功能項目集聚加快落地開工,新片區國土空間、產業、交通、能源、社會等專項規劃編制工作也已啟動。聚焦打造產城融合、宜業宜居的現代化新城,新片區正加快推進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建設,世界頂尖科學家“WLA科學社區”首發區將爭取在年內開工,建成後將成為集聚海內外人才開展國際創新協同的重要基地,同時新片區還將持續優化城市生活配套,加快引進學校、醫院、綜合商業中心等服務設施。

金興明表示,聚焦臨港新片區的改革開放發展,對上海有重要意義。臨港新片區是上海改革的重要試驗區、開放的重要樞紐、經濟的重要增長極,是上海產業十分重要的戰略承載地,要更加開拓務實,在推進產城融合基礎上進一步疊加制度創新、政策賦能。他希望政協委員凝心聚力,繼續關心臨港,發揮專業優勢,為新片區建設提供智力支撐。

市發改委表示, 2020年2月新片區總體方案國家部門的責任落實分工由商務部正式印發後,上海結合具體工作將總體方案細化為78項重點任務,明確由市分管領導各自牽頭推進落地。其中,市級事權28項已全部落地,上海出臺支持新片區建設的50條特殊支持政策,涉及本市事權的都已落地實施。上海還將做好與總體方案各項任務國家牽頭部委的對接工作,積極爭取支持,在2020年內完成全部國家事權的落地。

新片區重大功能項目集聚加快落地開工。隨著一批高能級、強功能的重大項目落地,新片區未來作為上海乃至長三角活躍的經濟增長極的引擎帶動作用正在逐步顯現。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建設也在積極推進,國務院已於今年1月批覆同意設立,海關總署也已出臺監管辦法,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即將封關驗收並掛牌運行。新片區還將通過系統整合、優化政務服務機制,推動“一網通辦”“一網統管”等手段積極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加快推進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建設,開展全球引才工作,優化城市生活配套。

市發改委對馬志遠和趙蓓文兩位委員的提案分別作了回應,認為馬志遠委員對本市營商環境建設存在的問題和進步空間的分析、對在上海自貿試驗區探索推進法律服務的開放等方面的建議“具有國際視角和前瞻性,非常值得借鑑”;趙蓓文委員對臨港新片區發展離岸業務條件的分析和建議“契合實踐,具備可操作性”。

市金融工作局介紹,2月14日,上海針對新片區需求出臺了“金融支持30條”,建立了有效的工作推進機制,效果不錯。還推出了優質企業跨境人民幣結算便利化、優質企業資產跨境轉讓便利化、外匯收支便利化、重點產業長期貸款貼息等一系列政策舉措。對中外資金融機構集聚臨港新片區,也採取鼓勵姿態,簡化了相關審批流程。在對市政協委員趙柏基提出的“關於臨港新片區下一步推進金融開放創新發展的建議”提案作出回應時,市金融工作局認為“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參考價值”,並已會同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外匯局市分局)、上海銀保監局、上海證監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等單位進行了認真研究,將積極推動相關意見建議轉化為具體政策舉措和工作考慮,上海將積極研究發揮臨港新片區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方面的特殊作用,豐富自由貿易賬戶功能,試行更大金融開放等改革舉措。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介紹了對市政協委員朱明華、吳躍提出的“關於完善上海自貿新片區商事制度的建議”的辦理情況:上海已經實現企業名稱自主選用、自主申報;2019年已經出臺《上海市企業“一照多址”備案管理試行辦法》,在全市各區推進改革;對經登記機關備案的集中登記地、商務樓宇,實行住所自主申報,申請人只需提交場所合法使用承諾書即可登記;企業經營範圍實行線上自主申報、自動審查,人工干預大大減少。下一步上海還將在企業設立環節探索實施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營造寬鬆准入環境;全面拓展無紙全程電子化登記適用範圍,讓各類企業均可自主選擇無紙全程電子化方式辦理企業設立登記;探索推進“一照多址”;建立信用懲戒“黑名單”管理制度。

市經信委介紹,臨港地區自2003年啟動建設以來,工業總產值先後越過百億、千億,呈現出產業基礎實、發展潛力大、開放優勢強、戰略起點高的特點。上海將依託新片區制度創新優勢,立足增強產業競爭力和資源配置力,對標新功能新定位,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開放型產業體系。將著眼區域整體優勢構築和長遠梯次接續發展,以臨港環湖核心區為重要鏈接點,著力建設包括:鏈接空港、海港、綜合區及現代服務業開放區,鏈接國際創新協同區、特殊綜合保稅區、前沿產業集聚區和星火開發區在內的兩條發展帶,以及一條由東南向西北串聯佈局多組團的新興產業創新走廊。

關於楊燕青委員提出的 “關於在上海自貿區新片區建立數字貿易立法的建議”,市經信委回應:目前已針對跨境數據流通開展相關研究工作,多次組織專家召開跨境數據流通研討會,並完成了重點課題研究。下一步,將秉持安全與發展並重原則、合作共贏原則,劃清支撐企業經濟活動的生產型數據和涉及社會公眾的內容型數據的邊界,建立安全有序的跨境數據流通體系,打造具有面向全球的數據匯聚、數據交換和落地應用能力的全球數據港。

市商務委介紹了臺盟上海市委“關於在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建設在岸和離岸貨物中轉聯動樞紐的建議”、楊燕青委員“關於依託自貿區新片區建設全球資金(財資)管理中心的建議”等提案的辦理情況:市商務委高度重視轉口和離岸貿易發展,把增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中轉聯動樞紐功能作為統籌發展在岸和離岸業務的有力抓手。將繼續以白名單制度的方式,以自由貿易賬戶為依託發展轉口和離岸貿易,支持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企業開展貨物轉手買賣貿易,為企業提供便利化的跨境金融服務,進一步推動轉口和離岸貿易規模提升,促進新型國際貿易發展。將充分發揮臨港新片區的政策優勢和產業優勢,吸引一批跨國公司在新片區設立功能性總部,另一方面主動服務企業,幫助現有在滬跨國公司總部實現功能提升,促進增加新的功能板塊。

市財政局介紹了新片區稅收方案改革的進展情況,並表示將做好政策落地和後期評估機制。在對楊燕青委員“關於依託自貿區新片區建設全球資金(財資)管理中心的建議”提案辦理情況作說明時,市財政局表示提案內容與目前已在醞釀中的稅收改革方案有多處“總體契合”。

市高級人民法院結合委員提案,介紹了對臨港新片區法律保障工作的做法和思考,表示將在新片區強化機制配套,強化新片區司法政策的開放性和包容度,完善國際商事訴訟便捷機制,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的法治環境。

人民銀行上海分行表示,在新金融、貿易投資便利化、國際化等方面都有政策思考,已經完成了基於自由貿易賬戶的資金自由進出環境建設。並建議新片區加強基於倉單的金融風險防範機制研究、加快有跨境資金池操作能力的市場主體培育、進一步明確在金融方面的角色設計。

上海海關表示,“特殊綜合保稅區是政策塔尖”,海關高度重視新片區建設,實現了多項政策突破和首創:比如,區內不設海關賬冊;區內企業沒有“申報”概念;建立國內唯一的“一體化平臺”,彙集了所有相關技術數據,構建基於大數據的、廣泛關聯的智能化監管,顛覆了以往的海關管理模式。上海海關希望,與之相關的監管、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要儘快跟進。

上海海事局表示,將進一步下放相關事權,把新片區建設和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結合起來,在船舶登記、船員管理等方面作出新的探索。

市網信辦表示,涉及網絡安全和內容管理的互聯網立法更多依靠國家層面推進,地方不宜單獨出臺行政性法規,但會積極配合相關工作。

座談會上,楊燕青、汪勝洋、江敏、陳永亮、姚珩、張國正等委員又與大家分享了不少觀點。楊燕青希望數字貨幣試點能在新片區拓展;汪勝洋委員關注的是政策創新突破後的複製效應;江敏委員期待的是在臨港打造國際化的社區環境以留住人才,因為“沒有人才整個新片區就無法發展”;陳永亮委員著眼產城融合,“如果城市建設發展落後於產業發展的話,便難以可持續發展”;姚珩委員認為,企業住所制度申報制要與企業實質性落戶相匹配;張國正委員強調,新片區必須落實一些非常創新的突破性政策,要積極爭取國家層面的推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