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雅趣 看暖心纪录片品千年古都1

漫步一年四季的京都街头,喝清澈甘甜的泉水,赏秋天层层叠叠的红叶,吃软糯又无限回味的和果子,在一年的末尾,捧着茶杯看窗外不断变幻着的雪景。

唯美、含蓄,以及恰到好处的分寸感,一千年来,京都人在这个历史厚重的城市里,活出一套自己的规则。

日本京都雅趣 看暖心纪录片品千年古都1

宅在家看纪录片-《京都人秘密的欢愉》也可以云旅游千年古都!

这部由NHK出品的关于日本京都的纪录片充满治愈,豆瓣评分 9.3 分,也可以说是城市宣传片。用这份私房雅趣,洗洗身上的丧气吧!

整部纪录片一共20集,每集30分钟,按四季来划分。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多个角度,在一年四季的变换中,全面展现京都人的生活。有人开玩笑称,这部纪录片是最佳京都旅游宣传片。


日本京都雅趣 看暖心纪录片品千年古都1


在片中的开头,有一段这样的话:京都,魅力之源来自何方?那便是人。而生活在这里的人,被一种无声的咒语束缚着..

这无声的魔咒,来源于京都人复杂、规律、自成一派的生活方式,一起来窥探一二吧!


1.“不给人添麻烦”,是京都人心照不宣的交往准则。

他们对于人际关系距离的把控,克制到超乎人的想象。


京都人是如何扫雪的呢?

在京都,每天早上,家家户户都有清扫门前街道的习惯。

一年四季,从不休止。

在打扫过程中,也会帮邻居清理两家边缘的地方。

但仅限一尺,绝不越界

看起来,倒有一丝“各扫自家门前雪,不顾他人瓦上霜”的味道。


日本京都雅趣 看暖心纪录片品千年古都1


但背后的原因,大有讲究。

因为一旦越过界,就会让人产生过意不去的感觉。

今天你帮我扫,那明天我需要帮你吗?

扫多少,扫到什么程度才不会打扰你?

一个简单的动作,不经意间就插手了别人的生活。

如果因为自己给别人造成困扰,他们的心里会感到尤为抱歉。


京都人是如何互赠礼物的呢?

亲友间互赠礼物,往往会反复斟酌。

送得太贵,别人需要回等值的礼物,徒增烦恼。

而回礼的价值过高,则会让对方以为你瞧不起之前赠礼,伤及自尊。

对于他们来说,心意和礼节,远大于礼物的物质价值。

里面穿插着送礼物的一个小故事:有一次,一个小伙给邻居送了一个上品哈密瓜,邻居不开心反而生气了,说我送的只是糕饼,你不应该回这么贵重的礼,哈密瓜最后被退了回去。

小伙妈妈把儿子骂了一顿,让小伙切了两片哈密瓜重新过去,邻居才笑眯眯地接纳了。


京都人是如何串门的呢?

到别人家串门,也暗藏着小小的讲究。

只在门廊玄关处交流,不能坐在地板上,也不进入家里。

因为,一旦做下,意味着主人还需要准备点心和茶水。

吃喝备齐,自然还得寒暄几句。

不知不觉间,既耽误了时间,也耗费了主人的心力。

长话短说,礼貌离开,对于他们来说,是更得体的交往方式。


如果不想客人在自己家里多待,京都人的表达也十分委婉。

他们会说:“要不要留下来吃饭,需要来一碗茶泡饭吗?


日本京都雅趣 看暖心纪录片品千年古都1


这里面暗含的意思是,客人可以走了。

怕客人难堪,要想方设法给客人留台阶下。

从我们传统文化的视角看过去,这里种种习俗看起来似乎有些冷漠和不近人情。

但对于京都人来讲,不失为一种礼貌而自在的处世方式。


京都人真的是常常口不对心吗?

京都方言嘴上说的和心里说的有时会完全相反。

比如,没什么好吃的,意思是这顿大餐很棒吧;

我会考虑的,意思是我拒绝;

日本京都雅趣 看暖心纪录片品千年古都1

欢迎随时来玩,话虽这么说,可别毫无拘束地跑来玩;

在京都住了十年,对方夸您已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京都人了,此话千万不能往心里去,即便祖孙三代居于此,未受此殊荣的也大有人在。


片子还穿插了一个小故事。

繁野顺是洛志社大学文学部大三学生,他的爷爷是在京都六条商店街卖豆腐的,有一天,两位观光客开口就要买十块绢豆腐,店里明明有豆腐,但爷爷却说卖完了,过了一会,邻居过来买两块京豆腐,爷爷很爽快就给邻居了。

日本京都雅趣 看暖心纪录片品千年古都1

繁野顺:刚才那两位游客好像很生气呢。

爷爷:他们跑到小巷里的豆腐店,而且一开口就要十块,那每天来光顾的街坊邻居都买不到了。

繁野顺:既然卖得好,那多做一些吧?

爷爷:我们不想抢邻街豆腐店的生意,京都的老百姓啊,都是这样恪守本分做生意的。

繁野顺:那和他们说清楚不就好了?

爷爷:我哪有时间一个个去解释?再说,卖给连绢豆腐和京豆腐都分不清的人,小心他们抱怨,还以为我们给错了,绢豆腐怎么那么硬。

爷爷:我们不会强迫外人按照京都人的规矩办事,但是,如果他们无法理解我们的话,那就说“算了算了”,如果无法承受这些误解和批评,那可当不了京都人。日本还保留着这么一个顽固的城市,不是很好吗?


京都人的邻里关系如何呢?

在这座城市里,流行一首硬核童谣:

请别管我,我不是你儿子,也不是你孙子,我跟你非亲非故,等你成为我亲戚,再来管我吧。

听起来似乎非常排斥外人,实际上,他们更想表达的意思却是:

对别人的事情点到为止,不要过分参与。

不了解,可能会帮倒忙。


在京都,似乎只要你愿意,外界的嘈杂很容易被清扫在门外。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点到为止。

这种分寸拿捏到位的邻里关系,成为他们传承千年的相处之道。


这座城市的街道两边,房门常常紧闭。

打开门后,又自有一番自己的天地。

在推拉门慢条斯理的“嘎吱”声里,消解掉多余的喧嚣。


2.京都人是如何追求四时的仪式感呢?

仪式感是什么?《小王子》里,是这样解释的:仪式,就是使得某一日不同于其他日子,某一小时不同于别的小时。

日本京都雅趣 看暖心纪录片品千年古都1


仪式感,似乎刻在了京都人的骨子里。

在四季循环里,与特定的食物重逢。

这对他们来讲,与其说是习惯,倒不如说是对于生活的定义。

京都人,把仪式感做到了极致。京都人的和果子,一直在追逐着时令节气,并且时令不同,名称也不相同。

比如,立春将至,多彩羊羹就会上市,名字也浪漫:春逍遥。

日本京都雅趣 看暖心纪录片品千年古都1

而四季都一样的红豆糯米团子,也会根据季节的不同,用不同颜色的盘子盛着。

同时,赋予它们新的名字:春之牡丹、夏之夜船、秋之御荻、冬之北窗。

没有吃到当季的和果子,那自然季节也意味着还没来。


日本京都雅趣 看暖心纪录片品千年古都1

日本京都雅趣 看暖心纪录片品千年古都1

日本京都雅趣 看暖心纪录片品千年古都1


日本京都雅趣 看暖心纪录片品千年古都1


食物带给人的记忆是独特的。

夹杂着餐桌上的气氛、季节的温度,都在脑海里烙下印记。


有人说,日本存在两种人:日本人,以及京都人。

外地人诟病京都的固执和小气。

这里的人们似乎被一种无声的咒语束缚着。

这个咒语引导着京都人对于生活的认知,对于人际交往的准则。

也替他们维持着恰到好处的宁静和欢愉。

京都的美,不是景色、风土人情的那种美,而是一种压抑中的暧昧,典雅中隐藏着闷骚的一种美。

京都人神秘的、迷人的地方还有很多,快去看片,解锁更多京都趣事吧!


日本京都雅趣 看暖心纪录片品千年古都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