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狐狸型投資者還是鼴鼠型投資者?

本文來自力場作者:漂泊熊貓

今天是週日,本來想去公司加班的,偷了偷懶,最後躺床上看書,終於把《查理芒格的投資格柵理論》看完了,這本書還是挺難看懂的,畢竟裡面有很多內容是很有深義,而內心的浮躁註定無法靜下心來細細評味,但是總得來說,收穫還是不小的。
一般來說,大部分投資者不是專業的,對投資方面的學習都是很片面的,往往是一種單一思維的存在,就像查理芒格 所說:“對於一個手裡只有錘頭的人來說,他看到的每個問題都像是一枚釘子”。所以,他們在投資思考方面很簡單,要麼失敗退出,要麼因一時運氣而自嗨,最終結果還是會一敗塗地。
最近,我在熱門上也看到賣房抄底的文章,熊貓認為,還是要穩著點,如果有很多套房子,咋折騰都行,如果沒幾套房子,儘可能保證生活寬裕的情況下,用閒錢投資,畢竟幣圈是個高風險的投資場所。
對於手持錘子的投資者來說,你還需要掌握更多的投資工具,通過擁有一大套來自多種學科的工具,來彌補只有錘子的能力不足。
就像我們可以從這本書中得到一個經驗教訓是,僅僅基於金融學理論的描述並不足以解釋市場行為。所以,也就是我們常常滿腹的金融學理論知識,而無法正確的解釋市場。


回到正題:你是狐狸型投資者還是鼴鼠型投資著?
鼴鼠型投資者是指通過一個單一視角看世界,對一個理論、工具或結論情有獨鍾,使得他們在預測過度自信。更糟糕的是,鼴鼠型投資者無法在證實的證據面前更改自己的觀點。
狐狸型則是在做決定之前,對那些宏大理論心存疑慮,而更願意依靠多種多樣的經驗。狐狸型投資者承認自己的認知不足,他們會根據新的證據調校自己的觀點。
狐狸型投資者具有三個認知優勢:
(1)他們從“合理的初始”概率估計值開始起步,他們有更好的“內部指引系統”使得其初始猜測接近於短期的基本概率;
(2)面對新信息,他們願意承認錯誤並修改自己的觀點。他們擁有良好的概率判斷流程。
(3)他們能夠接受相互矛盾力量的存在,最重要的是他們能夠領會相關的類比。
鼴鼠型投資者則從一個大的想法開始,貫穿始終,而不會理會核心邏輯是什麼。鼴鼠型投資者會忽略和自己結論相悖的證據(心理學中叫做確認偏誤),甚至抱怨和攻擊這些證據,並因此最終付出代價。
根據一項研究,狐狸型投資者在得出一項結論後,面對不同的假設時,修改了59%的預測結果;而鼴鼠型投資者的修改比例僅為19%。在投資中,狐狸型預測者的成功幾率顯著高於鼴鼠型投資者。

但是如果在幣圈投資,狐狸型到底能不能比鼴鼠型賺到更多的錢,其實也很難說。
我們可以把那些堅持死囤幣黨看成是鼴鼠型投資者,因為他們就是為了一個大的想法開始,始終貫穿,比如那些認為比特幣能到100萬美金一枚和那些期待著todamoon的投資者。他們最大的優點就是不會在市場波動中改變決策而錯過大幅上漲的行情,缺點就是在熊市死扛到底,就像我一個朋友2017年1萬元進來,漲到8萬沒動,現在不到1000元,有點尷尬。
我們可以把那些始終關心著外界經濟環境、政治環境、社會環境、投資者情緒等變化,並調整自己的投資決策的人,稱為狐狸型投資者。
其實,我認為大多數人認為自己可能是狐狸型投資者,但是實際上,這裡的大部分根本不具備狐狸型投資者的特點,因為知識水平受限,沒有狐狸型投資者本質應該具備的能力,因此,做的很多決策本質就不正確,而有時候是瞎貓碰見死耗子,才賺的錢。
真正的狐狸型投資者應該向查理芒格一樣,追求普世智慧,我們現在很多人經過了多年的學習,獲得了很多知識,學校還將知識進行了分類,形成了很多的學科。但是,我們今天最缺乏的是知識聯結的智慧。
正如查理芒格的格柵理論所主張的,作為投資人應該是博學的,各門學科都應有所涉獵,這樣才可以構造出一個交錯聯結的知識網絡,從各門學科中得到啟發,從而看問題的角度、深度和廣度都將被大大拓寬,有益於做出好的投資決策。作者在這本書裡涉及的學科非常廣泛,有物理學、生物學、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文學、數學。這大概超出了絕大多數投資者的知識結構。其中有純粹的理科,也有文學和社會科學。

這也印證了查理·芒格的“好上加好效應”:當基礎概念組合起來並保持一致方向時,會帶來放大效應,強化了各自領域的基礎性真理。這種廣泛的理解就是普世智慧的基礎。
羅馬詩人盧克萊修寫道:
沒有什麼比居於寧靜的高處
通過智者的教導
牢牢地立於高處更令人喜悅的了
你能夠俯視其他人
看到他們到處流浪
尋找著生活的道路卻走入迷途
對於許許多多的人來說,金融市場令他們迷惑難解,投資已經變成尋找正確的路的艱苦探索。但是更快地沿著舊有的路走下去,並非正確答案。而應該是從智慧人士教授知識的高度看下去才對。那些總是不斷掃描各種方向以期幫助他做出好的決策的人,將成為未來成功的投資者。
查理·芒格的風格屬於價值投資一派,這一派講究的是對投資標的的深入研究,這涉及企業基本面和行業基本面。除了要對市場大趨勢有所瞭解,在研究企業和行業時,更是涉及數理化生、工程、管理,另外歷史、哲學、社會學、政策科學等對於建立正確的思維框架也非常有用。這樣看來,價值投資當然不容易做好,不僅要克服貪婪和恐懼等心魔,還要有深廣的知識和見識,能夠選出值得投資和有發展前景的投資標的。所以,世界上並沒有太多真正做得出色的價值投資者。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朝著這個目標努力。

看書、思考、整理其實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因為看到那麼多紛繁複雜,不合自己邏輯的內容,要把感興趣的核心思想通過整理串起來,最後形成自己的表達方式。雖然熊貓水平有限,但有一句話“活到老,學到老”,幣乎讓我再一次重新啟動了更廣泛的學習。而不像多年前,天天除了工作,遊戲和陪伴家人,幾乎沒看書,而當我再次看書的時候,發現世界都變了,再不學習,就被淘汰了。

你是狐狸型投資者還是鼴鼠型投資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