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滞涨、开年业绩巨降70%,格力电器发布如此快报意味着什么?

作者:斑马君

编辑:斑马君


4月14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布2019年及2020年一季度业绩快报,2019年格力共实现营收2005.08亿元,同比微增0.24%;归母净利润 246.72亿元,同比下滑5.84%;2020年一季度格力预计实现营收 207-229 亿元,同比下滑44.2%~-49.5%;归母净利润 13.3-17.1 亿元,同比下滑70%-77%。


虽然一季报业绩比年报看上去要难看许多,但是对格力电器而言一季报营收下滑符合市场预期,并算不上暴雷。反而是年报,营收滞涨,净利润下滑有些让市场出乎意料。像格力这样的蓝筹、权重、绩优企业出现业绩变脸,市场中从来不缺少看客,但是真正能看出门道的并不多。那么,格力发布如此的两份业绩预告,到底意味着什么?


年报滞涨、开年业绩巨降70%,格力电器发布如此快报意味着什么?


空调天花板真的来了


由于一季度受到新冠疫情冲击影响,市场对A股大部分企业的一季度业绩预期普遍不高。通常意义上来讲,偶发性因素影响造成的企业业绩变脸,并不能用来判断企业的长期发展趋势,除非偶发性因素将长期存在。


在目前的宏观背景下,只要能够保证一季度业绩盈利的企业就已经是很好的企业了。从一季报看,格力电器当然在这样的好企业范畴里面。但是,从年报看,格力业绩增长在没有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已经呈现疲态。作为空调龙头的格力电器,年度业绩滞涨预示着空调行业的天花板可能真的已经来了。


据奥维云网数据,2019年中国家电市场面临天花板,市场进入盘整期,整体陷入下行。25个常见家电品类零售额规模累计7931亿元,同比下降3.3%,为2012年来首降。其中彩电、冰洗、空调等传统品类均出增速下滑;受房地产低迷影响较为严重的厨电、热水器品类,市场规模也集体下滑。但体现品质和改善类需求的小家电产品规模持续增长。如洗碗机、吸尘器等健康电器仍然快速增长。


年报滞涨、开年业绩巨降70%,格力电器发布如此快报意味着什么?


可以说,奥维云网数据与格力电器2019年年度业绩形成交叉验证,空调行业触顶了。更尴尬的是,格力2019年大力布局布局的冰箱业务。该行业在2019年的下跌幅度却比空调还要大。


空调主业以及冰箱新业务的海水越来越红,存量市场的竞争非常血腥。这样的行业竞争对于行业龙头格力来讲挑战也是非常大的,只能通过牺牲利润保份额。这种情况反映到财报上就是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速要低于营收增速。2019年格力电器营收同比增速+0.24%,净利润同比增速-5.84%,再次形成逻辑验证。


疫情加剧竞争,核心竞争优势是否还有效


虽然格力电器一季报44.2%~-49.5%的营收下滑符合市场预期,但是当期70%-77%的净利润下滑还是显得颇为惊悚。毕竟是行业龙头企业,要求肯定要比普通绩优企业高一些。可能有的人会讲,一季度本来就是空调行业的淡季。这种说法放在格力身上只能是一种托词,因为能够依托强大的经销商渠道做到跨季节的产销均衡被认为是格力非常重要的竞争优势。难道这种竞争优势的作用下降了吗?


实际上,这种优势的作用并没有下降。据奥维云网数据,2020年一季度空调行业零售量为524万台,零售规模为149.2亿元,零售量、零售额分别同比下降46.6%和58.1%。行业营收额的下滑速度要明显高于格力一季报的营收下滑速度。这说明,格力的业绩表现要强于行业平均水平,经销商渠道优势还在发挥着作用。


年报滞涨、开年业绩巨降70%,格力电器发布如此快报意味着什么?


另外,空调行业零售额下滑速度明显高于零售量下滑速度,表明降价销售仍然是各家企业冲量的重要手段,并且库存压力的加大,也让降价销售成为企业不得不选择的手段。这样造成的企业经营结果就是净利润的下滑速度高于营收的下滑速度。


也就是说,格力一季度70%-77%的净利润下滑并不能当做质疑格力核心竞争优势弱化的依据。格力电器依旧具备独到的空调行业竞争优势。说格力过于依赖线下渠道导致一季度净利润大幅下滑只是没有依据的臆想。


以上就是两份业绩报告透露出的信息,空调行业到顶,但是格力在行业内仍然具备竞争优势。


股票回购的利好预期要打折扣


实际上,格力2019年度业绩变化并没有超过增减幅度超过50%的强制预披露范围,那么格力为啥在非必须的情况下进行年报预披露呢?


斑马君认为,结合近日发布的股票回购公告来看,这更像是格力的一组组合拳。4月12日格力发布股票回购的利好消息,紧接着14日发布两份构成利空的业绩预告,能够很明显看出风险对冲的迹象。这个迹象,充分表明了格力管理层对股价波动异常敏感、重视。


年报滞涨、开年业绩巨降70%,格力电器发布如此快报意味着什么?


股票回购公告显示,未来12个月,格力将花费30-60亿元,以不高于70元/股的价格回购公司股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然而,公告发布日格力的收盘价只有53.74元/股,与70元/股的回购最高限价差额不小。这样的回购价格对股价的提振效果非常明显。


但是,这份回购方案最后会执行到什么程度还并不好说。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格力的账面上还存在着1362亿元货币资金,这比钱看上去很大。实际情况确是,当期格力电气的短期负债高达1885亿,远高于当期货币资金,格力的现金实力并不是表面看上去那么好。这些短期负债中,渠道占款包括销售返利的比例是非常高的。


现在行业天花板来临,疫情造成重大冲击,格力的资金首要任务是保障渠道的稳定性,逆势对渠道进行补贴而不是进行股票回购。


基于在利空业绩报告前发布股票回购公告以及短期负债现状,格力此次的股票回购诚意应该审慎看待。


写在最后


空调行业进入成熟期,格力电器的新业务扩展还未出现可圈点的实际改善,但是格力在空调行业内的竞争优势仍然存在。基于这样的现状,格力电器的未来估值将更接近成熟型企业,而不是成长型企业。也就是市净率估值可能比市盈率估值更公允。


截至4月16日收盘,格力电器股价收于54.98元/股,对应的PB为3.28,低于过去3年期、五年期、十年期、上市至今的历史PB的 50%位置。这说明格力电器目前股价已经存在安全边际。但是历史上,格力出现过PB为1.85的极限估值,对应的股价则为31.01元/股。


年报滞涨、开年业绩巨降70%,格力电器发布如此快报意味着什么?


目前,格力的股息率为2.73%,要高于余额宝的收益利率,同样证明格力目前存在安全边际。但是,在业绩巨变的当下,股息率在未来也将面临着比较大的调整。


综上,也许格力电器的A股“神话”不会破灭,但是波动性下降却是大概率事件。在目前极端宏观背景下,大家更应该谨慎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