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的任正非退休?土豆此时已人去楼空?动森到底为啥火了?

76岁的任正非退休?土豆此时已人去楼空?动森到底为啥火了?

微信公众号:商业科技创投圈(spark-share)

赚钱这件事,是设计出来的,但很多人不会设计,不会刻意练习。一个扎心的事实就是,那些月薪不高的,看起来就不值钱。粥左罗表示,在招人时往往会选择添加应聘者的微信,而加完微信后的第一个动作是翻看对方的朋友圈,因为朋友圈是一个人内心的外化。朋友圈如今成为了一个人的社交名片,能够重塑你的个人品牌。很会发朋友圈的人,可以让自己看起来比实际上更值钱。此外,你准备的简历也是很重要的展示工具。如果你是一件产品,那简历就是你的广告和产品说明书,要在短短的几页纸告诉别人你是谁。如果在简历里看不到认真的态度,别人难以看到你身上的价值,更不会把你当值钱的看待。

今日商业科技焦点:
✅76 岁的任正非退休?
✅土豆此时已人去楼空?
✅动森到底为啥火了?
✅面膜要涨价了吗?
✅陈欧在共享充电宝上没有退路?


76 岁的任正非退休?

近日,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华为 CEO 任正非卸任公司董事。退出子公司高管序列,往往是企业创始人退休的前奏。2019 年,任正非在采访中多次谈到自己的退休问题,并打趣道,自己退休将取决于两点:一是当精神和思维方式有了障碍的时候;二是美国政府“批准”的时候。界面新闻指出,对于华为的管理决策,任正非实际上早已逐渐淡出,将权力交给接班小组。华为的接班与阿里类似,不过更加强调集体、弱化个人。华为的三位轮值董事长轮流当值,决策实权则由七人组成的常务董事会掌握,华为的接班体系已经逐步完成。任正非的退休到来之时,华为并不会有什么波澜。正如他说所:“我只是个粘土偶像,每天都越来越小。有一天,我会消失的。”

土豆此时已人去楼空?

2020 年 4 月 15 日,土豆(土豆网与土豆视频的统称)成立十五年了。“刺猬公社”发现曾聚集了中国最多优质内容创作者的平台,此时已人去楼空,一片荒芜。究竟发生了什么,让这个比 YouTube 成立还早的中国第一家视频网站没落至此?



风风光光那些年
1) 2005 年 4 月 15 日,中国第一家在线视频网站“土豆网”成立,一个月之后 YouTube 正式上线,一年后优酷问世,爱奇艺和腾讯视频此时还不见踪影。
2) 初始时期土豆网每天上传的视频仅有 5 个。半年后,站内拥有超过 3 万个视频与音频内容,网站的日访问量有 4 万多。一年后,土豆网每天上传的内容数量达到 4000 多个,每日的视频播放量近 300 万次。
3) 第一轮融资 6 个月之后,土豆的估值翻了 20 倍,用户数量差不多以每月 5 到 10 倍的速度增长。
4) 影视剧和动漫的同人剪辑在土豆网火得一塌糊涂,早期的国产古风 cp 视频更是圈粉无数。

优酷土豆“在一起”
1) 2010 年,视频网站赛道的竞争已进入白炽化阶段。市场上基本形成了“土豆 VS 优酷”两家独大的格局。
2) 当时在王微全力冲刺 IPO 之际,他却被一场官司拖住了脚步。土豆网上市计划被搁置。这年冬天,优酷率先在纽交所上市,市值 30 亿美元。而土豆最终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却仅为 7.1 亿美元。
3) 之后两者拔剑相见,互相起诉对方有侵犯自己内容版权的行为,在法庭上求偿上亿。最终,土豆倒下了。

4) 但在 2012 年 3 月 12 日,优酷 CEO 古永锵正式宣布,优酷和土豆将以 100%换股的方式合并。优酷合并了土豆。

阿里大文娱的野心,带不动
1) 单一的商业收入模式,加上内容采购、技术带宽、以及运营营销等成本不断增加,优酷土豆乃至整个在线视频行业都在连年亏损。
2) 2015 年 10 月 16 日,阿里巴巴宣布收购优酷土豆的全部流通股份。从此,在线视频行业的厮杀,演变成另一场 BAT 巨头的较量。
3) 但阿里发现优酷土豆两者的高度相似性,显然不需要两个功能和定位都很类似的产品。最后阿里选择了优酷。
4) 2017 年 3 月,几乎已被互联网世界遗忘的土豆,再次闯入公众的视野。不久,阿里集团召开了大型发布会,宣布土豆将全面转型为短视频平台。然而,“面目全非”的新土豆带不动阿里的野心,阿里也没有将其视为“自己人”。
5) 阿里看到了土豆血液中丰富的“UGC 因子”,将其与最需要 UGC 生产力的短视频绑定。这个战略方向本该天衣无缝,但略显贪婪的大鱼号却什么都想要,“大而全”,变成了没有侧重点。

✨你如何看待土豆网从当时突出的视频网站发展成现在的无人问津?#土豆网#阿里 #优酷 #视频网站

动森到底为啥火了?

同样起早贪黑 996,打工挣钱还房贷,为什么在真实世界里丧到不行的我们,在游戏世界里却比谁都起劲?最近风靡社交圈的任天堂游戏《动物森友会》到底特别在哪儿?

⭐️ 典型的箱庭探索游戏
《动物森友会》是一个典型的箱庭探索游戏,在这套体系下,游戏的空间被设计成一个微缩的日式庭院,这个空间里有各种「玩具」,供玩家探索、发现、交互,其关卡设计,不会过分强调「通关」概念,也不会设计固定路线。在《动森》里,玩家需要建造自己的房子,通过劳作和交易还房贷,还可以收集各种各样的事物来建设小岛,并且与好友进行互动。在这个全新的世界,玩家可以自由探索,发现乐趣,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 游戏本身的魅力:慢节奏的咸鱼生活
1️⃣ 休闲与纯净
无人岛是一个远离纷争的世外桃源,没有任何对抗,更没有任何暴力,游戏内也没有明确的「任务清单」,还房贷的进度不会影响岛屿建设的进度,不往前推进主线也不会有负担,也几乎没有任何惩罚性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以往游戏所需要的快节奏,满足了玩家对现实生活中难以企及的「慢」的追求。



2️⃣ 开放与真实
《动森》是一个开放、自由的游戏,映射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游戏里的日期和时间与现实完全同步,有同样的日夜和四季交替,不同的时间、季节会有不同的生物出现,也会有不同的天气,以及各种节日主题的装饰。《动森》也注重玩家感官体验上的真实,比如在不同材质的地上行走会发出不同的声音。通过完善游戏细节,营造出一个真实的「岛上生活」,为玩家打造了一个现实生活的出口。

3️⃣ 重复与简单
《动森》的游戏门槛低,重复、单一的简单操作,吸引了很多非核心玩家,使得游戏进一步出圈,推动了游戏热度的上升。同时,模拟经营、熟人社交的叠加成为了提升游戏趣味性和多样化的重要方式。在疫情期间,现实生活中的社交被限制和阻断,《动森》恰好在此时提供了一种与现实生活环境十分相似的虚拟社交,因而增强了玩家对于《动森》的黏性。

4️⃣ 设计与创造
玩家可以在《动森》的世界里尽情 DIY,通过选择造型、设计衣服等将自己捏成喜欢的人物角色,还可以把房子装饰成各种风格,甚至设计「岛旗」,创作「岛歌」。这套「设计系统」在复杂和简单之间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平衡,它足够简单,每个普通玩家都有动力用这些工具创作点什么,它又有足够的空间,让专业的创作者做出更复杂、更有意思的东西。


⭐️ 出圈的爆点:高自由度让游戏成为创造 meme 的容器
在高自由度的设定下,不受约束的玩法给予了玩家无限的创造空间,玩家可以在设计中加入各种创意和梗,将现实返照进虚拟游戏中,把自己的地盘变成容纳各种 meme 的容器,通过社交网络的传播引发关注,从而带着游戏出圈。例如结合疫情现实,设计上岛前测量体温,并为访客准备口罩。公安、消防等官方机构的社交平台也通过《动森》向网友传达有趣的安全科普。《动森》里的素材成为了国内网游近期的鬼畜对象,《处处吻》改编的《处处钓》,《动森》版的《猜猜我是谁》等视频都在 B 站获得较高热度。

✨《动物森友会》的商业成功给广告和营销带来什么启示?来聊两句吧!#营销

面膜要涨价了吗?

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越来越广泛,面膜也要面临断货的危机。公众号“青眼”从多个渠道获悉,受疫情影响,无纺布价格持续疯涨。随着国际疫情越来越严重,国内防疫用品出口量激增,无纺布原料紧缺的问题也逐渐蔓延至化妆品行业。



有行业人士介绍,用作面膜膜布原料的主要为水刺无纺布,而目前国内的水刺布生产商将大部分产能用作口罩、防护服、湿巾等防疫物质的生产,挤压了化妆品面膜膜布的生产线,导致膜布出现了涨价、缺货现象。进口原料也受疫情影响,杜邦涨价了 10%,日本 384 目前还没通知涨价,但是交期未定。最近不少膜布生产企业先后发布了涨价通知,还有供应商议价无法采购任何新原料,库存只够撑半年。

业内人士都指出,国内的面膜企业将很快面临没有膜布的情况,并表示,无纺布原料短缺的影响至少会持续 3 个月以上。有微商都开始在朋友圈感叹面膜一天一个价,要入趁早。有品牌表示一周后就会全国范围缺货。

国内绝大多数主流面膜品牌均主打性价比,单片售价甚至低至 2 元,接近成本价,利润微薄。据一位行业人士介绍,目前普通面膜的成本价大多在 2 元/片左右,而普通膜材的成本价大致在 0.2 元/片左右,膜材成本占比约 10%。如今,膜材价格的不断上涨,势必将进一步压缩品牌的利润空间。

在继消杀喷头、卡波姆以及部分进口原料紧缺后,如今,面膜基布又迎来涨价、缺货问题。在化妆品供应链极其不确定性的当下,如何未雨绸缪,及时调整市场策略,是美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都要思考的严峻问题。#消费

陈欧在共享充电宝上没有退路?

今天聚美优品发布公告宣布完成私有化,成为买方团拥有的私人控股公司,将正式从纽交所退市。这次私有化操作效率极高,1 月提出需求,经一个多月的谈判,买方团与聚美优品达成最终收购方案。4 月 9 日买方团通过要约收购方式收购普通 A 股,最终持有上市公司约 96%的投票权,正式启动简易合并。4 月 15 日私有化交易完成。

与私有化问题纠缠的四年,是聚美优品电商业务陨落的四年。聚美优品曾是电商行业的翘楚,创始人陈欧的一句“我为自己代言”火遍全网,在公司业绩不断攀升的背景下,聚美优品创立仅四年便在 2014 年成功赴美上市,收到市场热捧。上市后不久,聚美优品的主营业务美妆产品也被曝出存在假货风险,雅诗兰黛、兰蔻等品牌均表示未授权聚美优品销售。假货危机让股价连连下跌。之后聚美优品转型做“平台自营+全球直采”又遇到国家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实施新税制,通关成本剧增。与此同时,电商行业的时势也在改变,“小而美”的垂直电商规模效应不足,被巨头不断挤压,聚美存在感越来越弱。



2016 年,陈欧第一次提出私有化要约,但由于收购价远低于发行价,私有化过程遭受各种阻力。次年,陈欧撤回私有化要约。第一次私有化尝试严重伤害了聚美优品的声誉,陈欧也从“创业偶像”的神坛上跌落,之后聚美优品业绩一蹶不振,市场份额不断萎缩。如今,曾经的明星电商平台已无人问津。

但陈欧捕捉风口的感觉依然敏锐。在 A 股上市公司三五互联收购拥有 700 多个网红 IP 和 5 亿粉丝的 MCN 公司上海婉锐的案子中,收购标的背后也出现了陈欧的身影。更引人注目是其投资的共享充电宝企业街电却发展迅猛,这一业务在 2018 年 5 月实现了规模化盈利,且首次实现年度盈利。聚美优品 2018 年财报显示,以街电为首的“服务与其他”部分收入,帮助公司实现营收 9.29 亿元人民币,在集团业务总营收中占比达 21.7%,而这一占比在 2017 年还只有 3.1%。截至 2019 年 3 月 31 日,聚美优品持有街电股权达 82.07%,较 2017 年 5 月投资之初的 60%高出不少。而街电是充电宝市场份额第一名。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2019 年中国共享充电宝用户规模预计将超过 3 亿人,也就是说,街电带来的营收占比可能会更高。

但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线下消费停滞对充电宝行业造成巨大打击,节点之下,美团选择趁虚而入。对于街电而言,当下显然不会太容易,但对于完成聚美优品私有化的陈欧而言,已经没有退路。


✨你对陈欧、聚美优品有什么想聊的吗?#聚美优品

欢迎加入我们的微信圈子:

商业科技创投圈

产品服务推特圈

卫星授时研究所

功夫英语精进圈

热搜头条娱乐圈


微信公众号:商业科技创投圈(spark-shar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