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不願提起的一段傷心往事

金庸筆下創造出太多江湖痴情兒女、曠世絕戀。

其實,金庸自己的感情世界,與他寫出的作品一樣精彩,他一生擁有3段婚姻,共育有2子2女。金庸過去接受採訪時,談到家庭,他坦言:“我的婚姻不理想,我離了好多次婚。”

金庸與第一任妻子杜冶芬相識於1947年的杭州,杜冶芬出身大戶人家。婚後,金庸被派到香港工作,妻子隨他赴港,但因妻子不懂粵語,在香港生活苦悶,加上金庸當時收入不高,最終離婚收場。

金庸的第二任妻子朱玫是新聞記者出身,朱玫美麗大方又懂英文,兩人患難與共,一起創辦了《明報》。那時,金庸忙於工作,朱玫則在家專心照顧孩子,讓丈夫能全力衝刺事業,在金庸事業成功之際,兩人婚姻也出現了裂痕。後來,朱玫在孤獨與貧困中度過後半生。

金庸和朱玫共生育四個子女,長子查傳俠、次子查傳倜、長女查傳詩、次女查傳訥。1976年,金庸年僅19歲的大兒子查傳俠在美國傳出輕生消息,當時讀大一的他在電話中和女朋友吵架後,跳樓自殺身亡,令金庸悲痛欲絕。

查傳俠輕生原因眾說紛紜,有一種說法是,他無法接受父母離婚,在絕望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據瞭解,查傳俠和母親的關係不好,因為朱玫經常大發脾氣,和丈夫吵鬧,也聽不進兒子的多次苦勸,以至於有一段時間查傳俠不再理她。

目睹了父母的不和後,查傳俠覺得自己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裡很悲哀,對人生充滿了種種悲觀的想法,最後,他在和女友的事件中爆發,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大兒子早逝成為金庸一生中最痛心的事。

金庸不願提起的一段傷心往事

離婚,對於一個家庭是一場災難。因為夫妻雙方喪失了一起生活下去的感情和理由,最後不得不簽訂的一紙協議。

離婚,對於孩子更是一場災難。在父母離婚前,孩子會經歷父母的爭吵、冷戰,甚至打架。離婚後,父母作為成年人並沒有正確引導孩子去看待這件事情。孩子就會把錯誤歸咎於自己——是因為我的原因,爸爸媽媽才會分開的。

孩子是父母愛的結晶,他攜帶了父親一半的基因,母親一半的基因,兩者之間的離異,在身體上將孩子“分裂”了。如果父母在離異前後,都沒有處理好兩人關係的問題,那麼孩子在心理上(夫妻人格部分)也就“分裂”的。

孩子就變成一個“缺失”的人。

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就難以形成安全型的依戀模式,孩子變得內向、害羞、迴避、膽怯的模式,或者完全相反,變得脾氣暴躁,有明顯攻擊行為。

如果,夫妻的感情已經無法挽回,離婚是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這時候,家長就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確保最大程度上地保護孩子。

· 以孩子聽得懂的話語告訴他,不要欺騙他。

· 告訴孩子父母永遠愛他。

· 保護孩子心目中父母的形象。

· 保持陪伴孩子的習慣。

美國有一部電影叫《克萊默夫婦》,在這部電影裡,就為我們展現了離婚的父母如何為了降低離婚對孩子的傷害做出的種種努力。

母親離家出走之後,父親獨自一人帶孩子,後來因為吃冰淇凌的事情大吵一架。孩子哭著睡著了,睡醒之後,他首先跟父親道歉,接著小心翼翼的問了一個問題:媽媽的離開是不是因為自己不乖?如果是,那爸爸會不會也離開?

看著孩子誠惶誠恐的表情,父親沉思了一會,隨後說了這樣一段話:

比利,媽媽很愛你,媽媽走不是因為你。我不知道這樣說你懂不懂,但我儘量解釋。媽媽之所以離開是因為我一直想讓她成為我想要的那種太太,她一直在努力使我開心。當她做不到時,她想和我談談,而我卻只顧自己的事,沒有聽她傾訴……你媽媽本來早就想離開,她一直沒走,是因為她非常愛你。她離開不是你的原因,是我的原因。”

金庸不願提起的一段傷心往事

正如電影裡這位父親做的,讓孩子知道父母分開不是自己的問題。

離婚,是夫妻兩個人的終點,不是一個家庭的終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