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一位诗人,喝酒把“书本”当作下酒菜,读得越好喝得越多

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杂兴》,其中这样写道,

客有十人至,共食一鼎珍,一客不得食,覆鼎伤众宾。意思是,十个人一起吃一盘美味的食物,其中一个人没能吃上,就摔了盘子还要拿这些人出气。梅尧臣写的这首诗,是为自己的好朋友苏舜钦鸣不平。那究竟是怎样的事情?因为一顿饭而如此呢。


宋朝一位诗人,喝酒把“书本”当作下酒菜,读得越好喝得越多

梅尧臣画像

苏舜钦,是北宋诗人、书法家。与梅尧臣同被誉为宋诗“开山祖师”,世人美称“苏梅”。而苏舜钦有一个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喝酒。在元·陆友仁《研北杂志》有这样一段记载:

苏舜钦为人豪放不受约束,喜欢喝酒。他在岳父杜祁公的家里时,每天黄昏的时候读书,并边读边饮酒,动辄一斗。岳父对此深感疑惑,就派人去偷偷观察他。当时他在读《汉书·张良传》,当他读到张良与刺客行刺秦始皇抛出的大铁椎只砸在秦始皇的随从车上时,他拍案叹息道:“真可惜呀!没有打中。”于是满满喝了一大杯酒。又读到张良说:“自从我在下邳起义后,与皇上在陈留相遇,这是天意让我遇见陛下呀。”他又拍案叹道:“君臣相遇,如此艰难!”又喝下一大杯酒。岳父杜祁公听说后,大笑说:“有这样的下酒物,一斗不算多啊。”

宋朝一位诗人,喝酒把“书本”当作下酒菜,读得越好喝得越多

苏舜钦的以书下酒的故事,后来成为成语典故读书佐酒。用来表达一个人读书要专心,不要“读死书”,更不要“死读书”, 要像苏舜钦一样的 “读进去”,还要“读出来”读书时带着自己的情感而读。

宋朝一位诗人,喝酒把“书本”当作下酒菜,读得越好喝得越多

苏舜钦画像

也是因为自己喜欢饮酒被人陷害,苏舜钦在政治上倾向于

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北宋年间每到秋天,都会在都城开封举办赛神会(祭祀神灵的盛会),眼看着赛神会的日子马上到了,此时担任进奏院主管的苏舜钦,就想着卖点东西,到时候请朋友们一起吃饭喝酒。找来找去,就把一些公文拆下来的没用的废纸卖了。

宋朝一位诗人,喝酒把“书本”当作下酒菜,读得越好喝得越多

复建的开封古城

后来苏舜钦把卖纸得来的少数钱,与朋友凑在一起在赛神会当天饮酒赋诗,倒也非常开心。没想到此事被改革派的反方,御史中丞王拱辰得知后,说他卖掉公物私自宴请。不分青红皂白的宋仁宗得知此事后,把苏舜钦削籍为民,与会的名士十余人同时被贬逐。

宋朝一位诗人,喝酒把“书本”当作下酒菜,读得越好喝得越多

欧阳修画像

欧阳修得知此事后感慨到:真是想不到,因为赛神会喝酒这点事,那么多的俊杰人才都被放逐了。而干了这件缺德事的御史中丞王拱辰,却洋洋得意地说:我把他们一网打尽了。

这也是成语一网打尽的由来。比喻一个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彻底肃清,现在常来说犯罪分子被一网打尽。

宋朝一位诗人,喝酒把“书本”当作下酒菜,读得越好喝得越多

漫画一网打尽

​不久因为此事被放逐的苏舜钦就抑郁而死了,死时只有四十一岁。可怜了这么一位读书佐酒,让人真正知道读书之乐的才学之人,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