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缓带你走进“南方的民窑代表”——吉州窑

吉州窑概述


吉州窑窑址,分布于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永和镇。永和镇位于赣江中游西岸,西距吉安县城十一公里,北距吉安市市区五公里,与吉州区隔禾水河相望,南距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三公里。

缓缓带你走进“南方的民窑代表”——吉州窑

南宋 吉州窑贴花碗 高5.6、口径17.8cm 美国芝加哥艺术学会藏


缓缓带你走进“南方的民窑代表”——吉州窑

《隋书》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隋平陈年庐陵置吉州,大业初年改回来 收录于《四库全书》


为什么叫吉州窑?吉安地区原来叫庐陵郡,于东汉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设立。据《隋书》记载,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09年),隋朝在平定陈国之后,把庐陵郡改为吉州。隋炀帝大业初年(公元605年)又将吉州改回庐陵郡。据《旧唐书》记载,唐高祖李渊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在平定林士弘农民起义太平楚政权之后,将庐陵郡复改为吉州。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将吉州再次改回庐陵郡,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将庐陵郡再次复改为吉州,直到五代、北宋。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在吉州设立吉州军。元太祖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废吉州军、改吉州路。元成宗贞元元年(公元1295年)改为吉安市路。明太祖朱元璋在壬寅年(公元1362年)改为吉安府(市)。

缓缓带你走进“南方的民窑代表”——吉州窑

南宋 吉州窑剪纸贴花茶盏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缓缓带你走进“南方的民窑代表”——吉州窑

《旧唐书》卷四十 志第二十:唐代吉州的废立 收录于《四库全书》


按照窑口命名惯例,一般以窑口创烧时所在的州、府名称来命名。永和窑创烧于晚唐、五代时期,这时期永和镇归属

吉州管辖,因而命名为“吉州窑”。

缓缓带你走进“南方的民窑代表”——吉州窑

缓缓带你走进“南方的民窑代表”——吉州窑

明代永乐年间 钟彦章、曾子鲁修撰的《东昌志》


永和镇曾名东昌,是东昌县治所在地,此地紧邻赣江,水路交通极为便利,离镇2公里的鸡岗岭盛产优质陶土,赣江对岸的青原山延绵几十公里,山峦起伏,林木茂盛,柴草丰盛,取之不竭。所以,永和镇是一处得天独厚的置窑场所。根据明代永乐年间钟彦章、曾子鲁编撰《东昌志》里的《东昌图境记》序二中描述,到五代时,大批民众聚集到东昌(永和)地区,边种田边做陶瓷,于是乡间逐渐形成市井,祠堂、庙宇、寺观等开始修建。后周显德初年(公元954年左右),出现一种名叫“高唐乡临江里瓷窑团”的组织(类似于窑场),负责人为“团军将”。到宋代非常兴盛,北宋宋真宗景德年间形成市镇,设置镇监司(衙门)专门掌管烧窑之事,永和镇发展到多条坊巷,形成六街三市。当时永和镇一派太平盛世的繁荣景象,居民有数千户,民众生活富足,街上车水马龙……。这些记载尽管不是十分准确,但五代时期永和镇已经发展成为比较热闹的陶瓷制造之地,是经过考古验证、符合事实的。

缓缓带你走进“南方的民窑代表”——吉州窑

缓缓带你走进“南方的民窑代表”——吉州窑

吉州窑遗址图 陈涛宜绘


永和镇的西面,除了稀稀落落的村庄外,是一片田地,林木茂盛,平原之上大约2公里长、1.5公里宽范围内,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山坡和土丘,总共有二十四处,这些坡地和土丘就是吉州窑的遗址。

缓缓带你走进“南方的民窑代表”——吉州窑

缓缓带你走进“南方的民窑代表”——吉州窑

吉州窑遗址照片


当地人称这些土丘为窑岭、茅庵岭、牛牯岭、后背岭、窑门岭、官家塘岭、屋后岭、猪婆石岭、蒋家岭、七眼塘岭、松树岭、曹门岭、乱葬戈岭、尹家山岭、本觉寺岭、上蒋岭、讲经台岭、曾家岭、斜家岭、枫树岭、拓树岭、肖家岭、天足岭、下瓦窑岭,它们的占地面积有的一亩、有的几十亩,岭的高度有的一米、有的二十几米,全部为古代烧窑的废品及窑具堆积而成。可见当年吉州窑兴盛繁荣的程度!

缓缓带你走进“南方的民窑代表”——吉州窑

南宋 吉州窑乌金釉木叶纹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缓缓带你走进“南方的民窑代表”——吉州窑

吉州窑遗址地理位置分布图


吉州窑遗址很早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20世纪初,旧中国正处在列强侵扰、军阀混战、社会秩序混乱、民不聊生、盗挖盗采古迹成风的状态,无政府状态下大批农民、市民、古董商以及国外探险家、商人、机构,都涌入中国各大古窑址盗挖寻宝或收购古董的器物,运到京城和其他大城市,并销往欧美等地,获取巨额利润。和全国大多著名窑址一样,在1924 年到1937 年的这段时间,吉州窑遗址也遭到最严重、最疯狂的盗掘破坏,损失惨重。1937 年英国人仆蓝柯司东,通过对在遗址上发现的一件细碎纹青瓷片的装饰技法和纹样研究,推定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釉凤首壶是吉州窑的产品。新中国成立后,何国维先生于1953 年首启吉州窑调查研究,对吉州窑的分布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并绘制第一张吉州窑窑址分布图。

缓缓带你走进“南方的民窑代表”——吉州窑

缓缓带你走进“南方的民窑代表”——吉州窑

吉州窑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解放初期,北京故宫博物院以及江西省的段从光、饶惠元先生,又先后对吉州窑窑址进行过多次调查。1958 年,蒋玄佁先生在前人研究和实地考察吉州窑遗址的基础上,出版了《吉州窑——剪纸纹样贴印的瓷器》,这是第一部系统研究吉州窑的著作。1974 年,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吉州窑遗址进行过小型试掘,发现吉州窑的宋代文化层直接叠压在五代文化层上。江西省文物工作队于1980—1981年对吉州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这是到目前为止对吉州窑遗址进行的最大规模考古发掘,重点揭露了窑床和作坊各1 处,并对其余23 处废窑堆积逐个进行调查和小型探沟试掘,共开探方、探沟24 个,揭露面积2191 平方米。出土各类瓷器和窑具标本达4503 件。2006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吉州窑遗址进行考古勘探和试掘,采用航空遥感考古技术,对吉州窑遗址进行全面探查。2008 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吉安县博物馆对工程建设所涉及的吉州窑遗址外围边缘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2012 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安县博物馆、吉安市博物馆会同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与博物馆学系,分别对吉州窑遗址中的老陶瓷厂遗址、尹家岭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对东昌路改造工程路段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缓缓带你走进“南方的民窑代表”——吉州窑

吉州窑茅庵岭龙窑遗址及龙窑内匣钵


2006年、2008年、2012 年分别对吉州窑遗址进行的考古调查、发掘,总计揭露面积3330.8 平方米,揭示龙窑窑炉遗迹2 座、马蹄窑遗迹2 座、素烧窑炉1 座、辘轳车基座12 个、釉缸遗迹29 处、砖砌长方形池13 个、砖砌圆形池8 处、砖地面遗迹7 处、匣钵地面遗迹2 处、路面8 处、天井遗迹2 处、匣钵墙5 道、排水沟6 条、墙基61 条、铜钱堆1 处、石柱础9 个、灰坑29 个,发现一批宋元至明清时期的窑炉、制瓷作坊、民居建筑、街道建筑遗迹。

缓缓带你走进“南方的民窑代表”——吉州窑

缓缓带你走进“南方的民窑代表”——吉州窑

吉州窑遗址区域地面分层遗迹


缓缓带你走进“南方的民窑代表”——吉州窑

吉州窑区域路面遗迹及扔弃的瓷器残件


缓缓带你走进“南方的民窑代表”——吉州窑

吉州窑天井遗迹匣钵铺设的地面


缓缓带你走进“南方的民窑代表”——吉州窑

吉州窑元代熟料池


缓缓带你走进“南方的民窑代表”——吉州窑

吉州窑马蹄窑窑门

通过这些考古调查与发掘,搞清楚了吉州窑的具体分布范围和不同时代的叠压关系,出土了大批不同种类、不同时代的标本,从用途上分,有瓷窑产品、窑具、工具和生活用品;从质地分,有瓷器、陶器、铁器、铜器等,瓷器标本的数量占绝大多数。这些标本为我们了解吉州窑的历史提供了实物例证。

缓缓带你走进“南方的民窑代表”——吉州窑

吉州窑遗址出土的青釉盘口执壶、青釉执壶、青釉碗残片,经对比分析属于晚唐、五代时期产品

吉州窑遗址出土的青釉瓷。主要有罐、盘口壶、执壶、壶、碗、盏、盘、碟、碾轮等器型,胎骨厚重,质地粗糙,多为黑灰或黑色胎,施釉不及底足,釉层不均匀,釉面发涩,有的见流釉现象,有的器物近底部可见积釉痕,釉色较深,多呈青褐、酱褐、青黄色,其烧造方法比较原始,采用多件产品叠烧,在器物的内底和足沿留有4 至8 个支烧痕。这些器物与赣江下游江西丰城洪州窑晚唐、五代同类器相同,与浙江越窑晚唐器相似,可以判断是晚唐、五代时期烧造的产品。

缓缓带你走进“南方的民窑代表”——吉州窑

吉州窑遗址出土的青白釉执壶盖、青白釉碗、青白釉盏,经分析属于五代、北宋时期产品

吉州窑遗址出土的青白釉瓷。主要有注壶、注碗、碗、杯、炉、莲花炉、盏托、盏、小罐、粉盒和器盖等器型,是吉州窑最具特色的典型产品,胎色呈白或灰白,瓷胎经过精心配制,淘洗精细,陈腐时间长,胎质坚致,烧造温度较高,不重视装饰,有些碗盘的外壁偶见刻划花纹饰。根据出土层次分析,这些属于五代至北宋时期的产品。对比看,多数产品与同时期景德镇窑的青白瓷相比,胎质和釉色略显粗糙,有些高档的产品可与景德镇窑相媲美。

缓缓带你走进“南方的民窑代表”——吉州窑

吉州窑遗址出土的北宋白釉乳钉罐、南宋白釉带款碗、南宋白釉印花碗

吉州窑遗址出土的白釉瓷。根据发掘得知,吉州窑白釉瓷器生产时间较长,几乎所有窑场都有生产,从北宋中晚期开始,一直延续到元代初期,主要集中在南宋时期。白釉瓷可能是仿定窑的产物,胎色灰白,底足无釉或半截釉,早期白釉质地较粗,釉色单薄,不很均匀,有的出现泪痕。后期白釉瓷有较大的提高,烧造工艺有所发展,成为南宋、元时的主导产品。器物有各式罐、瓶、壶、注壶、注碗、碗、钵、高足杯、杯、炉、莲花炉、盏托、盏、小罐、粉盒和器盖,因时代不同,器物种类和形制有所变化。与定窑的产品相比较,器物的胎体较粗,硬度较差,不及定窑的坚实,釉色不及定窑的白净光亮,是大众一类产品。南宋时期的碗内底常见戳印,刻划“吉、记”或褐彩书“吉、记、福、大吉”等字样或碗内底彩绘“盛菜碗、存菊、周店”之类的铭款。

缓缓带你走进“南方的民窑代表”——吉州窑

吉州窑遗址出土的北宋绿釉瓶、南宋绿釉炉、南宋绿釉枕

吉州窑遗址出土的绿釉器。根据发掘得知,吉州窑绿釉器生产主要集中在北宋晚期至南宋时期,元代有少量生产,釉色有深绿、淡绿、黄绿等。这类器物的烧成温度较低,胎质粗松,呈灰白色,少量胎质坚致,多有剥釉现象,严格意义属于陶器类。其烧造采用两次烧成的方法,先在高温窑炉素烧,然后在器物表面施一层绿釉,最后入窑低温烧成。装饰手法以刻划花、印花为多,其次有镂孔、堆贴以及深浮雕等,纹饰有弦纹、蕉叶纹、圆圈纹、缠枝牡丹纹、水波游鱼纹、婴戏纹、莲瓣纹、缠枝花卉纹等,风格简练率真。器型有罐、长颈瓶、壶、钵、炉、盆、碗、碟、洗、盏托、盏、枕、供案、绣墩以及建筑构件筒瓦、房屋模型等。

缓缓带你走进“南方的民窑代表”——吉州窑

吉州窑遗址出土黑釉瓷器

吉州窑遗址出土的黑釉器。吉州窑黑釉瓷创烧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延续到元代,在整个出土标本中占据半壁江山,可以说是吉州窑瓷器的典型代表,是吉州窑最负盛名的产品。产品器型有罐、梅瓶、执壶、炉、碗、盏、盏托、碟、钵、盆、漏斗、扑满、粉盒、腰鼓等,尤其盏类特别丰富。黑釉茶盏的盛行,是伴随着宋代人崇尚饮茶与斗茶风俗而来的。与建窑黑釉瓷相比,吉州窑黑釉瓷整体上胎质较粗松,呈灰白或米黄色,含细沙粒。黑釉器装饰繁多,有木叶纹、剪纸贴花、鹧鸪斑、玳瑁斑、虎皮纹、兔毫纹、满天星、剔花加彩等,木叶纹形态自然逼真,叶脉清晰,这种奇特的纹样制作是吉州窑绝无仅有的独特工艺,最能代表吉州窑工匠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木叶纹和剪纸贴花在瓷器装饰上的运用,达到独具风格、变化万千、清新雅致的效果,是吉州窑的巅峰,也标志着我国陶瓷釉面装饰工艺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缓缓带你走进“南方的民窑代表”——吉州窑

吉州窑遗址出土的南宋彩绘开光鸳鸯纹瓶、南宋彩绘炉、元代彩绘枕

吉州窑遗址出土的彩绘瓷。吉州窑的彩绘瓷工艺分釉上彩绘与釉下彩绘两种,以釉下彩绘最为多见,也最具特色。釉下彩绘瓷从北宋中晚期开始生产,南宋大为发展,元代更趋完善。瓷器品种有罐、瓶、壶、执壶、钵、碗、盘、杯、盆、洗、盒、香薰、炉、枕、鸟食罐、器盖等。装饰纹样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间乡土色彩,画面多取材于当时人们喜闻乐见的生活小景,别具一格。植物纹类有卷草、蕉叶、芦草、荷叶、荷花、芦苇、灵芝、菊花、兰花、梅花、竹子、牡丹、莲花纹等;动物纹类有飞凤、喜鹊、鸳鸯、奔鹿、鱼、蝴蝶等虫鱼、飞禽、走兽纹;几何纹类有回纹、弦纹、八卦纹、连弧纹、“万”字纹、织锦纹等,还有海涛、波浪、海水、诗词、人物纹等。装饰方式与磁州窑类似,但与磁州窑又有着本质的不同。

缓缓带你走进“南方的民窑代表”——吉州窑

吉州窑遗址出土的北宋褐釉牧童骑牛水滴、北宋白釉人物坐像、南宋黑釉骑马人

吉州窑遗址出土的雕塑瓷。吉州窑的瓷塑作品种类很多,有人像类的骑马人、牧童骑牛、寿星、妇女抱小孩、玩童,有神像类的观音、罗汉、佛像、弥勒等,有动物类的牛、马、狗、猫、鸭、鸡、鸽、肥鹅、猪、乳虎、猴、鹊,以及文玩类的象棋、围棋、捶丸等,造型古朴,琳琅满目,栩栩如生。这些作品的釉色多样,有青白釉、白釉、黑釉、绿釉、白地彩绘以及白地黑彩等,采用手捏、模印、堆贴、镂刻、点彩等技法,使瓷塑具有很强的写意性,简练精巧,各具神情。

缓缓带你走进“南方的民窑代表”——吉州窑

吉州窑遗址出土装烧黑釉碗的匣钵、陶质模范、南宋印模、南宋胎料釉料试片

除上述标本外,吉州窑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印模、匣钵、支圈、垫饼等装烧窑具标本。

通过这一系列考古勘探发掘及对出土资料的研究表明,吉州窑创始于晚唐、五代之间,发展于北宋时期,南宋时期达到繁荣鼎盛,元代末期趋于衰落。从唐末创烧至元代末期衰落,吉州窑具有近500年的瓷业烧造历史。

缓缓带你走进“南方的民窑代表”——吉州窑

缓缓带你走进“南方的民窑代表”——吉州窑

吉州窑玳瑁纹斗笠茶碗 大英博物馆藏


文章源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