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覺:“三駕馬車”帶動彝族群眾脫貧奔康

昭覺:“三駕馬車”帶動彝族群眾脫貧奔康

“向輪息地要糧”集中開工儀式現場


“現在,我宣佈,久鐵洛古鄉2020年‘向輪息地要糧’集中開工正式啟動。”近日,在海拔2500多米高的昭覺縣久鐵洛古鄉洛古山上,久鐵洛古鄉2020年“向輪息地要糧”項目正式啟動種植,標誌著該鄉人均收入低於5000元的農戶(包括非貧困戶)在1000畝“輪息地”上又種植玉米和苦蕎,全面開啟用“三駕馬車”全力破解高山地區農民收入難問題,著力解決脫貧攻堅兩大短板中的“群眾收入”短板,實現全面脫貧奔康的美夢。


昭覺:“三駕馬車”帶動彝族群眾脫貧奔康

“向輪息地要糧”集中開工啟動一角


“馬車”之一:

向輪息地要糧

破解農民增收難問題

久鐵洛古鄉距離昭覺縣城 24公里,轄4個村(含2個貧困村)9個農牧社,常住人口876戶4245人,平均海拔 2400 米,全鄉土地面積24322 畝,其中耕地7822畝。

久鐵洛古鄉自2014年開展脫貧攻堅以來,共識別出貧困村2個,貧困人口 396戶1609人,貧困發生率37.71 %;2019年底,已脫貧人口304戶1193人,貧困發生率降至9.61 %;貧困戶人均純收入達4963.25元,其中外出務工佔比50.98 %,種養業佔比 40.25 %,政策性收入佔8.76 %。

在積極落實養殖和務工獎補辦法的基礎上,久鐵洛古鄉創新性提出“向輪息地要糧”,脫貧攻堅幹部群眾滿負荷運行,土地也要滿負荷運行,不能偷閒。

“久鐵洛古鄉耕地多為高原山地,地多但肥力貧瘠,‘向輪息地要糧’是解決全鄉農民增收的關鍵,今年將種植輪息地高山苦蕎和玉米1000畝。”鄉黨委書記阿合木呷說,人均收入低於5000元的農戶包括非貧困戶,且未外出務工的勞動力家庭,每個勞動力必須種植2畝以上的輪息地,實現勞動力家庭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通過自己勤勞雙手增加收入,從而高標準越過脫貧標準線,今年實現脫貧奔康的目標。


昭覺:“三駕馬車”帶動彝族群眾脫貧奔康

畜牧業成了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馬車”之二:

打造“萬羊鄉”

叫響“久鐵洛古鄉高山綿羊”招牌

“久鐵洛古這地方,苦蕎配羊肉湯鍋,讓老年人長壽,讓姑娘越長越漂亮……”這是長久流行於昭覺境內的一句民間俗語。

地處高寒山區的久鐵洛古鄉,種植苦蕎和養殖綿羊,不僅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更是有堅實的群眾基礎。長久以來,居住在該鄉境內的彝族人民長期種植苦蕎,養殖綿羊,現有林地3929畝,草原12571畝,四畜存欄 8349 頭(只),其中存欄綿羊達5000餘隻。

久鐵洛古鄉養殖綿羊產業採用“支部+專業合作社+保險+農戶”的發展模式,由鄉黨委牽頭制定全鄉養殖產業發展規劃、方案;村支部指導整個產業發展模式,由專業合作社負責具體的養殖流程,在養殖中採取“合作社+農戶”的形式,針對貧困戶家庭的實際情況,合作社通過就業培訓後,招納貧困戶進行大規模養殖,貧困戶負責整個養殖工作。在養殖過程中為所有綿羊購買保險,保證農戶經濟收入穩定增長。

明年,全鄉養殖高山綿羊將達到10000只以上的規模。久鐵洛古鄉將做大做強“久鐵洛古鄉高山綿羊”這個百年品牌,打造成為昭覺的“萬羊鄉”,建成州級現代養殖業園區,唱響一曲脫貧奔康美麗動人的牧歌。


昭覺:“三駕馬車”帶動彝族群眾脫貧奔康

久鐵洛古鄉是昭覺縣苦蕎麥主產區 ​


“馬車”之三:

開發“風電索瑪花海”旅遊景區

“今年分別要在體口嶽兒哄村發展風電索瑪花海等旅遊觀光產業、阿尼洛哈村發展高山羊肚菌產業、體口以洛村發展高山油菜籽800畝、洛古村發展高山綿羊產業。我們每個村都形成自己的特色產業,讓老百姓脫貧奔康。”鄉黨委書記阿合木呷激動地說。

2012年9月17日,華能昭覺特口甲穀風電場一期49.5兆瓦項目正式在久鐵洛古鄉境內啟動建設,海拔高度為3000至3500米,標誌著四川省首座山地高原風電場開工建設。2014年6月30日投產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為49.5兆瓦,投資約5.4億元。

久鐵洛古鄉不僅是四川省首座山地高原風電場的旅遊觀光地,境內還有萬畝覺羅樑子索瑪花海,索瑪花海面積達30850畝。

每年4月中旬初春到6月盛夏來臨,在久鐵洛古鄉連綿起伏的高山上,一簇簇深紅、淡紅、白色、紫色、黃色的索瑪花競相開放,這片絢爛的花海和山上迎風緩緩轉動的風機,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讓遊人流連忘返。

“下一步,西昭高速和樂西高速建成後,久鐵洛古鄉周邊20公里就有高速出口,將形成方便快捷的交通樞紐,將極大地吸引來自西昌、成都、雲南、貴州乃至重慶等地的遊客,到我鄉的風電索瑪花海旅遊景區打卡,進一步促進我鄉經濟社會的發展。”鄉黨委書記阿合木呷信心滿滿。

(阿克鳩射 四川經濟日報記者 胡智 陳國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