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工厂“新制造”疾驰,只是为了迎合马云战略指引吗?

淘工厂“新制造”疾驰,只是为了迎合马云战略指引吗?

马云在2018年云栖大会上强调了“新制造”。不要觉得他只是在渲染一种“战略规划”或者概念。


过去10多年,他每轮喊号前,阿里业务层面都早有铺垫。等他渲染不行动便会有危机时,阿里业务就会规模化落地。这次云栖大会演讲最后,他再度渲染了一种紧迫性。此刻,你应该明白,阿里“新制造”必定会有规模化落地的动作。


你会说自己已看到一点眉目。比如“新制造”是2016年马云在云栖大会上提出的“五新”战略组成之一。但我所观察到的更早。早在2007年,马云在强调淘宝价值时,就多次提到用户驱动未来制造业的变革。只是那时没用C2B一词。如果我没记错,他口中公开、明确的C2B一词,是在2008年年末“江南会”上提出的。那时他说,10年后,C2B时代将会到来,会影响全球制造业。


10年来,他几乎每年都会强调这趋势。其中2012、2016、2017、2018年四年,信号最明确。过去两个月,我至少6篇文章提到,2018年,马云会接续“新零售”为阿里集团及整个行业确立“新制造‘的发展指引。

淘工厂“新制造”疾驰,只是为了迎合马云战略指引吗?

此刻距离他正式提出C2B恰好近10年。按照我的判断,“新制造”该有系列落地动作了。


不是虚的。在我所能有限感知的阿里几个业务版图中,确实都在面对指引发力。


那是你没看到之前的实践。“淘工厂”诞生于2013年。它不是真正的“工厂”,更不是“淘宝的工厂”。它最初是阿里1688事业部在个性时尚卖家与工厂之间搭建一个撮合平台。因为,前者有创意设计力、消费洞察力、营销及运营能力,但缺乏个性、即时、柔性、敏捷、小量多样的供应链支持。诸多中小微工厂,因不懂电商,缺乏消费触达以及数字化支撑体系,根本没有能力汇聚碎片化、个性化需求,做出敏捷响应。

而通常的大工厂,则是那种现代化的大规模的流水线生产作业模式。它们对上述个性卖家这类需要一般不会做响应。比如,你让巨头富士康去生产几十件小型消费电子,它根本就不睬你。是啊,几百件甚至几十件的量,大规模化标准化作业的生产线响应起来,一点都不经济。有的产品开个模都多少钱。


“淘工厂”的价值就在于,依托卖家,汇聚许多中小微制造企业,借助数字化力量尤其数据、AI、电商平台及必备的基础设施等重构生产,打通服务,建立一种高度协同的“新制造”价值链。这也是传统制造业“去中心化”的动向。


这一幕发生在阿里IPO前几个月,马云喊出“新制造”则在它3年之后。前日战略发布会与高峰论坛即便迎合着马云2018年云栖大会指引,仍还是建立在超前的3年商业实践基础上。


淘工厂就是阿里“新制造”规模化的落地平台之一。之所以说“之一”,是因它不是淘宝、天猫、阿里云等平台直接启动,而是当初1688的项目,后者主要是B2B的服务。相信接下来多个单元都会响应。老实说,我甚至观察到,连菜鸟物流都在将服务前置,发力上游供应链环节。


当然还是回到淘工厂,看看过往三年,阿里的一些动向。在这个模式中,刚才已经提及,阿里其实扮演的还是平台角色。只是说,它已经将平台服务前置到供应链环节。毕竟,如果只是依赖市场自由机制,个性卖家与中小生产企业即便有一些个别成功的对接、协同案例,也很难持续。想要自发形成一种风潮,非常难。


因为里面涉及到较为复杂的数字化改造以及价值链上信任体系的建构。“淘工厂”是一种开放平台,入住需要条件,比如阿里会员,一般资质如特定领域、柔性生产、灵活交付档期、品质保障及服务能力外,还需要全面开放数据,尤其将线下工厂数据化迁移到线上。后者其实直接涉及到小微工厂的数字化转型。你知道,中国很多小微生产作业几乎就是作坊。如果没有技术实力、商业化能力、信誉极高的平台作为依托,它们不太可能接受这种条件。


阿里采用的是一条既尊重传统中小制造业又能让它们快速感到成效的路径。它不是那种相对昂贵的传统ISV或系统集成路径,而是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部署一套轻量级、可复制、基于视觉的产能监控体系:智能摄像头+小微计算分析设备,借助计算机视觉算法,将车间和生产线联网,生产过程与需求信息,实时动态同步数据,及时同步各方。

淘工厂“新制造”疾驰,只是为了迎合马云战略指引吗?

这是一条高成效、低实施成本、低侵入式的策略。


杭州点石服装是第一批改造的工厂之一。老板王存石透露,最初他曾高价买设备,但根本无法应付繁复的个性化需求,设备效率高也没用,供需不匹配,损失很大。后来,他花了5万左右用了“淘工厂”平台一个服务器、20个摄像头,如今不但能预测线上数据,提前备单,工厂运转也几乎全在手机里敏捷响应,合算多了,目前排产提升6%,交付期缩短10%,已经基本完成制造和服务业的协同与融合。


你不要觉得5万成本搞不成什么事。它不是简单的“工厂+设备”。而是对现有能力的优化提升,本质上是通过“工业物联网 +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融合,着力于工厂智能化改造、工厂与供应链的智联、制造与消费端的打通。


马云在云栖大会说得也很清楚,新制造不是制造业加个互联网,背后有数据、技术的支撑,有服务业的协同。

改造后的每家工厂,每天可是有超过1亿次的扫描变成量化数据上云,它等于在线上打造出一个孪生的数字工厂。而这1亿次扫描沉淀的数据,若要用传统方式,几十倍的投入也未必奏效。过去,小型企业采购基本的数字化设备通常也要10万多。而它们一年流水即便有个1000-2000万,实际净利也就100-200万,上马设备积极性不高,这还不考虑具体成效。


淘工厂总经理袁炜设定的目标是:每家工厂若能利用平台降低供应链管理成本20%,减少无效库存50%,平均交期缩短10% ,品质退款率降低 50%,大数据实现精益生产,这就是“淘工厂”希望看到的“新制造赋能新零售”。

淘工厂“新制造”疾驰,只是为了迎合马云战略指引吗?

截至目前,1688与阿里云IoT团队已完成”“淘工厂”平台全国已有20家工厂完成改造,计划本财年内改造200家数字化工厂。2018年双11,就将有上百家数字化工厂作为急单救援产能扮演护航角色。


老实说,我们看到的形态相对比较初级,但已很见成效。它完整地印证了马云对于“新制造”的指引。在他那里,新制造不是单纯的制造业环节的数字化变革,而是与新零售乃至整个服务业高度协同的创新,也就是“新服务制造业”。


这还只是1688与阿里云的落地探索,它们2B的气质更浓。接下来,淘宝、天猫单元也会有更新的前端支撑体系。事实上,过去多年,马云每次谈到C2B或者新制造,更多就是依托淘宝的平台基础。


不过,我还是觉得,你应该看到这一幕背后,“新制造”对于阿里集团、行业乃至整个宏观经济的价值。

站在阿里立场,比较容易理解“新制造”。即便没有“五新”之前,我们也已经感受到阿里的诸多渴求,比如:

确实,淘宝平台诉求更明显。连续几年的造物节,以及15周年庆典,淘宝已显示出,它正借助通过AI、数据赋能B端,满足C端,打通制造业与服务业,重塑自身,变成一个无数中国人生活方式的舞台。当然它也有目标,记得15周年舞台上,官方透露了一个数字,就是未来2-3年,淘宝平台上,特色商品的交易额,要达到1万亿。不要只看数字,要体会背后形态,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目标。

淘工厂“新制造”疾驰,只是为了迎合马云战略指引吗?

当然有很多。


本来,阿里并不直接渗透上游供应链,它的崛起,其实也是适应了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但是,C端的变化,迫使它必须承担起服务前置的责任,承担起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升级的基础平台责任。截至目前,许多平台在C端的角逐,已高度同质化。阿里的C端入口,甚至一度被新兴的平台夺去注意力。


但是,B端服务成效,才决定着淘宝乃至整个阿里未来发展的高度。事实上,它也已经成为新的趋势。


我们确实也看到一些变化。比如最近两年多,一些“严选”、“优选”名目的电商平台诞生,商品品质挺有口碑。这背后有供应链环节的进步。但是,若你细究下来,它不是改造与重塑,更多只是有限的传统优质生产资源的利用与优化。它的争夺不可持续。


马云眼中的“新制造”,不是一种割裂而是融合的发展模式。多年前,曾任阿里参谋长的曾鸣曾如此断言:“随着中国企业创新的主要场域,正在由前10年的'WTO+外需'快速转向今天的'互联网+内需',这一新领域将有望孕育出真正有中国特色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组织模式。果真如此,这将是继美国福特制和日本丰田制之后,中国企业对全球商业文明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你当然可以说他们都是为阿里代言,因为新制造与新零售乃至整个服务业协同,可以充分发乎阿里生态的整体价值。


我也相信肯定有这种意图。但是,你要看到,他们的判断是一己之私还是整体趋势。


事实上,它就是一种整体趋势。早在上世纪60年代,当美国提出柔性制造的时候,就是着眼于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同。但即便美国也没有真正可以持续的成功案例。20多年来,制造业与服务业如何协同、融合的探讨,在中国大陆也是持续不断。即便你简单搜索,也能看到大量论文、研讨、产业实践的案例,后者至今仍集中在”产业集群”、“经济带”的话题上。


中国传统制造企业也不是没有这种意识。我记得,2008年,海尔张瑞敏提出,海尔要“从制造向服务业转型”。他的理念当时被人误解为海尔要放弃制造业。其实没有看到海尔是一种集设计、制造、品牌、物流(当年日日顺已崛起)、渠道网络的高度垂直一体模式,而且,当年,海尔也在搭建电商平台,构建所谓“虚实”融合的生态服务;2013年,海尔集团再度落实一场战略转型,打破中间层,将制造环节大规模开放,为内部创业团队、外部伙伴提供设计与智能化的制造服务,同时利用物流、2B安装与工程、强大的渠道终端网络,试图建构一个全新的平台。


我个人认为,张瑞敏是一个充满远见的企业家。他在很多时候都先于其他同业发出信号。一度被标榜为中国制造的海尔制造,连德国、日本企业都要曾集中前去学习。海尔的动向,在许多层面,与今日马云的倡导异曲同工。但是,我要说,海尔局限于自身的实践不会成功,因为,这种变革所依赖的是整个产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广泛协作与协同,海尔自身C端平台,支撑不起一个庞大的变革计划。


尽管入口端遭遇种种挑战,但阿里电商在C端的整体影响力,即便未来多年,一定也是无人可比。2017年,阿里GMV占中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超过13%——目前应该可能超过15%。考虑到一个独立生态,这可谓相当惊人。过去我觉得阿里提“经济体”可能有些敏感效应,但我现在认为,应该清晰地提出它,才能让人进一步洞察到数字经济的价值,并提供决策指引。

我想说,阿里有海尔们无法提供的条件:它的开放生态、丰富的智能技术组合、大数据资源、商业化能力、广泛的号召力,能为无数中小制造企业的转型提供更强的体系化支撑。事实上,我们上面提到的“淘工厂”平台,不但有技术、电商、精准营销,更有供应链金融、支付担保等丰富的信用、金融策略支撑。


当然,还有更多无法回避的价值。要看到,这个国家面临的经济转型以及迫在眉睫的外部压力。中美贸易博弈背后,有我们过去的发展路径之悲情。出口受阻,除了贸易导向之外,还对应着中国传统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割裂,它导致制造业持续呈现盲目、无序的特征,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我们的内需长期疲弱,不是消费端或制造端单一环节的问题,正是割裂太久,既没有免于恐惧的消费、品质消费,也没有富有效率的供应侧变革支撑体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