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無膜化栽培技術在奇臺縣試點應用


玉米無膜化栽培技術在奇臺縣試點應用


4月12日,在奇臺縣半截溝鎮腰站子村的農業示範田裡,一臺剛剛調試好的無膜栽培氣吸式條播機來回穿梭,其一穴一粒的玉米點播精準度贏得廣大農機戶和農民的認可,這也是奇臺縣首次引進試點玉米無膜化栽培技術。


玉米無膜化栽培技術在奇臺縣試點應用


高琦是奇臺縣半截溝鎮腰站子村種糧大戶,播種時,他寸步不離地跟在播種機後面,仔細觀察著,時不時地詢問技術員播種情況,並及時調整滴灌帶深度。


玉米無膜化栽培技術在奇臺縣試點應用

奇臺縣半截溝鎮腰站子村村民 高 琦

“原來每年鋪膜,種到最後籽點到膜上就不發芽,出苗也越來越不行了,地膜回收又難。這種無膜化要是能行的通的話,以後對土地傷害就小得多了。”


玉米無膜化栽培技術在奇臺縣試點應用


今年,奇臺縣興農潤源農機合作社投資12.8萬元引進一臺先進的無膜栽培氣吸式條播機,應用GPS導航、精少量播種、種肥分離等先進“雲”播種技術播種玉米,並已在半截溝鎮腰站子村試點播種800畝。該技術通過機械化等行距“雲”播栽培技術將玉米種植模式“一穴一粒”均勻控制在18.5釐米以內,與常規播種相比,改善玉米的通風透光性和作物對養分、水分、光照的吸收及作物根系發育,進而達到增產目的。


玉米無膜化栽培技術在奇臺縣試點應用

奇臺縣興農潤源農機合作社

負責人 呂生軍

“我們引進山東大華的無膜栽培新技術,不用膜了,減少環境汙染,玉米的精準度應該達到一穴一粒的100%,所以說既沒有雙穴又沒有空穴,這個設備相當好。”


玉米無膜化栽培技術在奇臺縣試點應用


據介紹,無膜栽培新技術的推廣利用,不僅能有效防治耕地的面源汙染,保護耕地環境,又能優質高產,降低生產成本,減少農戶購買地膜和回收殘膜的支出,解決覆膜種植後殘膜無法清除的難題,進一步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農業種植穩定、綠色、多元化改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