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ID:efifan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中国人对死亡的想法,

真的太浪漫了。”


纸扎


提起纸扎,

大多数中国人都会敬而远之,

因为它是烧给逝去人的“物品”。

不论再怎样精致好看,

都难登大雅之堂。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然而,前段时间,

法国埃菲尔铁塔附近一家美术馆,

整个展馆展览的都是

我们忌讳的纸扎。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要知道,

这家美术馆可来头不小!

Musée du Quai Branly

不仅是法国四大国家博物馆之一,

更是欧洲最大的非欧洲艺术博物馆。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更让人意外的是,

这场别开生面的展览,

还被巴黎艺文指南

评选为“当季巴黎十大必看展览之一”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硕大的展馆入口及醒目位置

都布满了中国的纸扎品。

当有人再三质疑:

“你们真的要做这样的展览吗?”

主办方硬核回应:

“这是文化累积出的绝美工艺”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看着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

无数老外都觉得不可思议:

“就算人已经去世,

还会为他准备这么漂亮的东西,

中国人对待死亡的想法

真是太浪漫了。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质朴的小茶馆,

无论是柜台的小茶壶,

还是餐柜上的笼屉,

如果不细看,

谁会相信这是纸扎。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不论是中式火锅、小笼包,

或者西式糕点,

一个个物件都栩栩如生。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就连风靡全球的各种新科技,

也能做得惟妙惟肖。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让人挪不开眼的豪车、飞机,

制作者的灵巧不言而喻。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我们避讳不碰的东西,

却在西方世界成了宝藏。

纸扎从来不是禁忌,

它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早在3000年前,

纸扎就已是生活常态,

它将亲人的不舍与思念,

带给另一个世界的往生者。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我们一步步向前走,

这样独特的工艺却逐渐被遗忘在时光里,

只因它的禁忌色彩,

传统纸扎被迫萎靡没落。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然而今天它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

离不开百年纸扎老店——新兴糊纸店

在时代洪流中传承四代的坚持。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到第三代传人张徐沛的手中,

无论是宫殿庙宇,

还是人物、草丛鸟兽,

无不精心考究,

尺寸细节令人啧啧称奇。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张徐沛时常怀念

那个纸扎生意好的不得了的年代。

鼎盛时期,

店里有十多个师傅,

丧事、一般庙宇庆典、祭祀,

甚至传统的喜事,

都能看到纸扎的身影。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就算是机器制造横行的当代,

他依旧拿着简易的工具伏案而作,

并非机器做得不好,而是,

“手工做出来的东西,

有机器无法取代的感觉,

如果手作感消失了,

那人情味也就没了。”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然而,一心坚守换来的却是,

“两三个月有一单生意

就要偷笑了”,

因此,为了让店铺继续经营。

张徐沛甚至去做保安,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张徐沛十几岁跟着长辈,

从帮忙糊纸开始,

到学扎纸、绑竹架,

受伤了多少回早已记不清,

只记得活了93年的祖父,

直到90岁都坚持做纸扎。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而自己,

为了用手感知所有尺寸规格,

光劈竹条,就学了两三年。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我们眼中轻飘飘的各种“灵厝”,

从劈竹到做完,

一家人至少要花三个月时间。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可在这个功利的社会里,

没有人再去比慢,

更少有人埋头对纯粹的追求。

张徐沛和家人商量:

要不要把店铺关掉出租,

这样至少还能维持生计。


听到父亲的提议,

一双儿女瞪大了眼睛:

曾经排斥的家业,

真的就这样结束了?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儿子张徐展至今仍清晰地记得,

小时候的自己虽万般不愿,

爸爸也总拉着他们去做纸扎;

高中时为了不继承“家业”,

还特意去念新媒体科技。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可偏偏是这门自己都看不上的技艺,

让他从小就比同龄人心灵手巧,

甚至帮助他在大学中创作的动画连得大奖。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2015亚洲艺术双年展 展览现场


一次次的认同让他看到,

传统不是禁忌,

更不会消失,

它只是需要被看见。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在纸扎这件事上,

人们对遗憾可以付出那么多,

但在生活中却只会回避遗憾,

然后制造更多遗憾

人们希望有另一个世界,

因为思念,也想在自己逝去后,

能在那里跟他们团聚;

一团火,两行泪,

几声问候。”

让人渐渐明白,

烧纸不是下面冷,

而是人间更需要温暖。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他不甘心如此有温度的传统,

就这样随时光消失。

于是和姐姐张宛莹一起,

鼓动父母合创“新兴糊纸文化”,

开教育工作坊、创作新造型,

用最时髦的方式让大众看到:

“糊纸文化不该只被视为民俗,

跳脱祭品的含义,

它是工艺,是我们数千年文化的传承”。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日复一日的坚持,

绞尽脑汁的创新,

终于在2016年得到回报。

他们接到了巴黎设计周的邀请,

一门面临消失的手艺,

突然引起世界的注意,谁敢相信?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可事实却是,

展览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纸扎这门手艺

在国际舞台上大受欢迎。

他们费尽心思的作品,

不仅三年后再次登入法国国家级博物馆,

更被抢着收藏。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无人不惊叹于它们的精美,

无人不被这门流传千年的手艺折服,

虽是昙花一现的复制品,

但它们却承载着对逝者的敬畏与怀念;

随着火焰消逝的,

更有一份生者与逝去的先祖彼此依托的牵挂,

和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被法国博物馆收藏,老外:中国人太浪漫了


生死之间并非完全分明,

死亡从来不是生命的对立面,

而是它的一部分。

若能坦然面对死亡,

又为何不能只是一份对亡者思念的技艺。

最好的思念,是传承,

不止于行,不止于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