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生产危中寻机 常州茶企拓展销售开启“云时代”

四月茶叶飘香,然而突来的疫情,让常州的茶企不得不面临产量减少、成本增加、行情上涨、销售不乐观等诸多问题。都说要在危中寻机,那么春茶市场又该如何创新求变呢。来看记者的调查。

春茶生产危中寻机 常州茶企拓展销售开启“云时代”

春茶减产 价格行情高于去年

进入4月,常州不少茶企,迎来了生产高峰。因为去年秋冬气候干旱,再加上采摘初期的一场倒春寒,给这个茶叶季的春茶生长造成了一定影响。

江苏省茶叶协会副会长尹福生说:“如果茶园没有喷灌的田块,今年产量减少的比较多,我粗略估计今年产量减少10%-20%左右。”

相比之下,今年的用工成本却在上升。在溧阳一处茶场,工人们正忙着晾晒刚刚采摘下来的黄金茶。今年,茶场大量聘请本地采茶工,工人的日均工资从120元涨到了160元。

江苏大岭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戴浩生说:“一般每一斤茶叶涨到200到600块。”


春茶销售情况低迷

减产、增本、涨价,这些还不是茶业生产企业最大的担忧。因为疫情而减少的人员流动和销售,才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位于金坛的江苏茅麓茶城里,大多数茶叶经营户都闲在店内,只有少数商家在忙着整理货品,准备打包发货。

江苏茅麓茶城茶叶经营户王锡粉说:“今年有疫情,有的单位复工晚一点,用量要比去年少,销量上最起码少掉20%到30%。”

江苏茅麓茶城茶叶经营户左玉梅说:“因为都是老顾客了,质量方面都是比较信任我们,只要说好了我们直接寄过去就行了。”

几家欢喜几家愁,销售的新压力,也倒逼着相关部门和茶叶企业,使出浑身解数,努力拓展销路。


苦练内功 创新求变

江苏鑫品茶叶公司,拥有一万多亩标准化茶园,在这里,新茶从加工、称重、整装、打包全程都实现标准机械化生产,不但节省了人力,产品质量也得到了保证。同样,在金坛薛埠镇的良种茶场,工作人员也在忙碌的生产。

金坛区薛埠镇生态良种茶场总经理钱浩表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茶园大量使用茶园有机肥替代化肥,我们对茶叶的销售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苦练内功的同时,依托“云技术”让更多消费者接收产品信息,也变得尤为重要。4月11日上午,天目湖白茶开采节,在溧阳大岭生态园举行。考虑到人员不宜集聚,本次开采节,不仅提前设置了手机H5小游戏,增加观众互动,还通过“云直播”,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品味到自在茶香。

溧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亦愚说:“通过云采茶,节目主持人茶园拍照打卡等方式,加强宣传推介力度。”

事实上,如今,不少茶企都开始更多地运用多元信息手段,在“云”上推广销售。

2019年底,溧阳茶业商会会长霍益民,拿出200亩茶园,与电商云平台合作,策划了“认种溧阳一亩茶,长寿之乡安个家”的线上活动。通过线上认养一亩茶园的种植户,可根据一套标准流程进行茶园种植,除了亲身体验采茶制茶、茶艺培训、茶文化互动外,一亩茶活动还增加了民宿配套,可以让茶“粉丝”们在大山中住下来,慢慢体会禅茶氤氲。

溧阳茶业商会会长霍益民说:“因为天气的影响,因为疫情的影响,我想有很多的茶农,他的销售肯定会有一些问题,如果一旦一亩茶园的认养能够成功,我想对我们溧阳八万亩茶园的销售肯定起到一定的作用。”


CBS新闻中心:王磊 孙学凯 张福江 伊宏辉

溧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