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識——科普旅遊類APP

旅遊業是我國經濟中持續高速穩定增長的戰略性、支柱性、綜合性產業。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和國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攀升,人們的出遊意願不斷高漲。各類旅行類APP層出不窮,如何在各類旅行APP中分析和選擇適合自己的一款成為如今很大的難題。

小知識——科普旅遊類APP

從線下旅行社到線上旅行社,從少量需求到大量用戶,旅遊業的發展在步步高昇,人們的需求也在步步緊逼。隨著旅遊類APP的預訂服務、攻略遊記真實分享、地圖路線準確蒐集等功能的完善,找到一款適合自己出行遊玩的旅遊APP變得尤為重要。

一、旅遊類APP的發展現狀

在當今旅遊業的火爆發展和"互聯網+"的推動下,旅遊類APP應運而生。目前,旅遊類APP已經發展成為旅遊市場的競爭核心,各商家紛紛推出各類旅遊APP來搶奪市場份額,比如攜程、去哪兒、同程就已佔得先機。旅遊類APP大致由餐飲、酒店、機票、路線、門票等查詢預訂的綜合服務型、旅遊垂直搜索型、社交互動型三類構成,攜程、去哪兒、馬蜂窩為各自代表。

因旅行類APP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需求,不僅方便了旅行者,而且也大大提高了旅遊的體驗,所以很受廣大旅行者的喜愛。據不完全統計,各類旅行APP的數量已達4000多個,其下載量也高達近億次。根據2015年的旅遊APP下載大數據顯示,國內市場上的十大旅遊APP下載量排名為:攜程旅行、去哪兒旅行、同程旅行、途牛旅行、藝龍旅行、驢媽媽旅行、到到無線、麵包旅行、旅行攻略和馬蜂窩旅行。

分析其下載量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除投資力度的加大,同時也與其他企業積極地合作,擴展自己服務的領域從而保持各自領先地位。如,攜程旅行和去哪兒旅行開發出的"一站式"服務;主打休閒旅遊的同程旅行;途牛旅遊則開闊出境遊的市場份額;到到無線依靠其分享點評取勝;藝龍旅行則專注於酒店在線預訂。旅遊APP已經適應了現代化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潮流,且在新一輪旅遊市場發展中,旅遊類APP的出現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小知識——科普旅遊類APP

二、不同類型旅遊APP的核心要素分析

縱觀市面上比較火熱的旅遊類APP,看似五花八門,卻又略有不同。據分析,這些旅遊APP大致可分為三類,分別是預訂類APP、分享類APP、工具類APP。(1)預訂類APP是指提供預訂酒店、機票、車票以及旅遊產品等一系列服務的旅遊APP。現在的人們出門旅遊,首要解決的就是住宿和行程的問題,而旅遊類APP預訂比起網絡預訂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隨身隨時地預訂,迎合了用戶的即時決策的需求。其代表主要有攜程旅行、去哪兒旅行、同程旅遊、途牛旅遊等。(2)分享類APP是指每個人都可以藉助此平臺發佈本人旅遊後的攻略、心得體會、感悟、旅遊視頻等,而每個人也都可以去閱讀、評論,或者直接與講述心得的遊者進行交流,去獲取對自己有價值的旅遊信息,從而實現價值信息共享。這類旅遊APP主要受到沒有任何出行經驗人群的歡迎。其代表主要有馬蜂窩自由行、蟬遊記、麵包旅行等。(3)工具類APP是指可以給人們提供一些特需服務的旅遊APP。此類旅遊APP可以滿足遊客在旅行過程中產生的個別細節需求。比如馬蜂窩的"旅行翻譯官",可以為遊客翻譯旅行中會遇到的外語、方言;再比如窮遊網推出的"窮遊清單",可以記錄旅行前各事項、列出購物清單;還有,比如"高德地圖"、"鐵路12306"以及"滴滴打車"等,簡單易用,可以避免出行中的很多麻煩。

旅遊類APP的分類只是一種大類,但其之間的細微差別卻無法得知。為了進行更加詳細的比較,接下來將進行攜程旅行(預訂類APP)、馬蜂窩自由行(分享類APP)、百度地圖(工具類APP)之間的對比分析。

(一)旅遊APP的產品定位方面

小知識——科普旅遊類APP

攜程旅行:是國內老牌的網絡旅遊服務商,近年來已發展成為OTA模式,即"在線旅行社",在其旅遊APP上即可預定酒店、機票等。

馬蜂窩自由行:UGC(用戶創造內容)、旅遊大數據、自由行交易平臺已成為馬蜂窩的三大核心競爭力,同時提供來自第三方的酒店、機票預訂等一系列增值服務等網絡旅遊平臺。

百度地圖:以強大的地圖功能為基礎,配合更多場景,完成更多服務,為有出行需求的用戶和線下商家打造綜合性本地生活搜索平臺。

(二)旅遊APP的產品功能方面

三類旅遊APP的產品結構圖如圖所示:

小知識——科普旅遊類APP

1.攜程旅行。

從攜程旅行的產品結構圖可以看出,攜程旅行APP主要分為"首頁"、"行程"、"客服"、"我的"四個模塊,大部分服務功能都集中在了首頁這一模塊。"首頁"中主要包括酒店/機票/車票等的預訂、自由行/跟團遊資訊以及促銷信息、便民的出行服務等,方便用戶對想要了解的諮詢進行一站式查詢、預訂。其他三個模塊主要是對訂單進行不同業務的處理,對使用該APP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決,查看個人信息、瀏覽記錄等。

2.馬蜂窩自由行。

小知識——科普旅遊類APP

從馬蜂窩自由行的產品結構圖可以看出,馬蜂窩自由行分為"首頁"、"目的地"、"旅行商城"和"我的"四個模塊。對比攜程的產品結構圖,馬蜂窩的產品結構圖更為簡潔、清晰明瞭。而馬蜂窩自由行中的首頁更加強調的是攻略、遊記、旅行視頻、旅遊問答等功能。"目的地"模塊中直接展示所選目的地當地的各項服務。"旅行商城"中主要包括馬蜂窩自由行APP所提供的各類查詢、預訂、特賣/促銷類服務。"首頁"中出現過的功能大多和"目的地"模塊中的重複,會讓人覺得眼花繚亂、東西雜亂。

小知識——科普旅遊類APP

從百度地圖的產品結構圖可以看出,主要分為"搜地點、查公交、找線路"、"城市搜索"、"我的"、"發現周邊服務"四個模塊。而百度地圖的界面就跟前兩類APP完全不是一種風格,它是一種專門提供查找路線、搜索地點的APP。不過,正是由於此特殊性,就算是單一功能的百度地圖APP也可以搜索到酒店、美食、周邊購物等詳細信息。

(三)旅遊APP界面的導航及結構(以首頁為例)

1.攜程旅行:

從上而下分別為搜索欄、Banner(大標題)、Metro菜單(圖標導航菜單)、底部菜單欄,首頁採取Metro風格鋪滿功能點,不易突出重點,就算是要尋找自己想要找尋的信息,也會花費一點時間。

2.馬蜂窩自由行:從上而下分別為Banner、搜索欄、圖標導航區、卡片營銷區、底部菜單欄,突出攻略和遊記,讓人們一眼就可以看到。3.百度地圖:從上而下分別為搜索欄、平面地圖及搜索附近,在底部有一個"路線"功能,可以直接搜索路線。當在搜索欄搜索目的地之後,可以查找出在附近的上百條結果,包括酒店、景點等信息。首頁清晰明瞭,內容簡略。

(四)旅遊APP獨具的特色創新點

1.攜程旅行:把傳統的線下旅遊業務轉變成了新穎的線上旅遊服務,可以讓人們足不出戶地辦公進而很方便地為客戶服務。攜程旅行不做酒店也不完全做網站,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發現了未被滿足的需求。以前酒店銷售都是自己去做,即使有業務預定,也是分散、零亂的,基本上都處於單兵作戰的狀態。隨著經濟的發展,大量商旅人員出現,他們不知道哪家酒店能預約,也不知道酒店的位置和服務,更不能享受大規模採購帶來的價格優惠,這時,就有一個便宜實惠、不出門就能預定的要求出現。而酒店客觀上也存在這樣的需求。攜程就是發現了這一需求,並採用網+卡的形式,滿足了這種需求。

2.馬蜂窩自由行:是中國領先的自由行服務平臺,同時也是最受中國年輕一代追捧的旅行網站,被譽為中國的旅行聖經。馬蜂窩的景點、餐飲、酒店等點評信息均來自上億用戶的真實分享,每年幫助過億的旅行者制定自由行方案。以"自由行"為核心,提供全球超過60000個旅遊目的地的旅遊攻略、問答、點評等資訊,以及酒店、交通、當地遊等自由行產品及服務。在其網站的首頁,最顯著的位置永遠都是用戶上傳的精美圖片、遊記。它通過把社區氛圍、旅行文化、產品功能、社交互動、旅遊決策和交易等各種用戶體驗系統性地融合,獲得了穩定的用戶流量。

3.百度地圖:相比於專門做旅遊產品、酒店預訂等服務的旅遊APP,百度地圖的優勢並不明顯,可就其他方面而言,它則略勝一籌。百度地圖不僅能利用自身數據庫優勢提供海量生活服務信息、提供違章查詢,還可以提供公交車到站、離線地圖等詳細信息。除了這些特有的優勢,百度地圖還會根據用戶搜索的目的地進而為用戶推薦附近的景點、酒店等信息。

小知識——科普旅遊類APP

三、總結

對比分析這三類旅遊APP,不僅明確了各類APP的功能所在,而且瞭解到每類APP所側重的功能與服務的差別。對於一些家庭出遊、組團出遊以及具有較強消費能力的人群,則推薦使用預訂類旅遊APP,因為出遊最先解決的就是住和行的問題,而預訂類APP可以全方位地進行預訂,包括住宿房間、往返的車票,甚至可以直接預訂APP上的旅遊團,不用操心任何事。攜程不僅在商旅中加強,而且開始拓展中低端消費人群市場,我們拭目以待。

然而,對於資金不足、社會經驗少並且對互聯網有認知,並樂於旅行的年輕群體(如大學生),則推薦使用分享類旅遊APP。此類群體本身就喜歡上網,在網上看一些攻略也都是順手的事。而且分享類APP平臺上面集結了上億用戶的真實旅遊反饋,提供了全面、有效的旅遊遊記、心得體會,使得旅遊攻略更具有真實性和實用性。再由於資金的不足、社會經驗少等因素,通過此平臺掌握到不少有用的信息,以達到降低受騙風險、增加遊玩樂趣的目的。百度地圖則適用於大多數的人群。一部手機,有一款工具類APP則是必備無疑。擁有工具類的APP,則可以有針對性地查找各種有用的信息,節省時間。

在當今網絡時代下,智慧旅遊已開始引領整個旅遊行業的新興革命,每一款旅遊APP都有它的特別功能,根據我們的出行需要,選擇幾款適合自己的旅行APP,才能有底氣地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路可音 張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