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數學啟蒙,除了數數和加減,培養好這個能力才是關鍵

說到數學啟蒙,很多的父母想到的就是數數和計算。

在小學之前,對於數學啟蒙家長也不會太重視,認為等上小學了,老師自然會教的。而且孩子也太小,不需要過早的學習。

其實,家長有這種想法,是因為陷入了一種應試教育的認知誤區,將數學簡單的等同於計算和數數,認為數學就是學校所教的計算和數數等知識。

幼兒數學啟蒙,除了數數和加減,培養好這個能力才是關鍵

事實上,數學的本質是通過一系列的邏輯和推理系統,來解釋世界或者應用於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也就是說數學不單隻有數學知識,還包括邏輯思維能力。而數學思維,才是決定孩子未來學習能力的關鍵。

真正的數學啟蒙,不只是讓孩子學會數數和計算,還包括對分類、規律和順序、空間、時間等邏輯推理能力的培養。

幼兒數學啟蒙,除了數數和加減,培養好這個能力才是關鍵

1、分類

分類包括多角度分類和層級分類

比如可以引導孩子按物體的外部特徵,如顏色、形狀等分類,也可以按物體的名稱、屬性、用途、數量等分類,引導孩子從單一特徵到多角度分類,發散思維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推理能力。

幼兒數學啟蒙,除了數數和加減,培養好這個能力才是關鍵

還可以從超市貨架或者冰箱、衣櫃等物品陳列,引導孩子從層級進行物品分類。

2、規律和順序

排序是將兩個以上的不同物體,按一定的次序或規則進行排列成序。

比如家長準備一定量的水果、不同顏色釦子、積木等物品,從最初開始選擇2中物品,到3種、4種等逐步遞增物品種類。讓孩子按照一定的遞增或者遞減規律對其進行排序。

幼兒數學啟蒙,除了數數和加減,培養好這個能力才是關鍵

在孩子學習規律排序的時候,家長通過使用這種實物擺放的方式呈現,讓孩子在觀察的基礎上,發現並總結其中的方法和規律。培養孩子觀察力、推理力和分析概括力。

3、空間

空間是指一種具有特殊性質及一些額外結構的集合,在基礎數學中,空間通常指三維空間。

幼兒對空間的認知通常是從自身為中心,再逐步過渡到以他物為中心。通常的認知順序是先“上、下”,再“前、後”,最後才是“左、右”。

幼兒數學啟蒙,除了數數和加減,培養好這個能力才是關鍵

比如說先認識以自身的定向為出發點:上面是頭,下面是腳,前面是胸,後面是背,右面是右手,左面是左手再逐步認識以他物的定向為出發點,如桌子上面有什麼?桌子下面有什麼?爸爸左邊是誰?媽媽右邊是誰等。

幼兒數學啟蒙,除了數數和加減,培養好這個能力才是關鍵

最後,再拓展從不同的角度和方位去觀察同一件實物的形態。比如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汽車或者大樓,看看每個方向看到的有什麼不同。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理解空間方位的概念,培養孩子觀察能力和空間知覺。

4、時間

時間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是一種客觀存在。也是我們用以描述事件發生過程的一個參數。

幼兒期初步認識時間的內容有:

√ 早晨、中午、晚上,白天、黑夜,今天、昨天、明天

√ 一星期有七天,今天是星期幾,明天是星期幾

√ 一年有十二個月,分春、夏、秋、冬四季

√ 認識鐘錶,會看整點和半點等

幼兒數學啟蒙,除了數數和加減,培養好這個能力才是關鍵

家長可以用太陽昇起就是白天,太陽落山就是黑夜。吃午飯的時候就是中午,吃晚飯的時候就是晚上。爸爸媽媽不去上班的時候就是週末,讓孩子瞭解基本的時間。

幼兒數學啟蒙,除了數數和加減,培養好這個能力才是關鍵

同時,父母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玩具時鐘,討論時鐘的用途,並通過撥動指針,讓孩子認識整點和半點。

比如將分針指到12點,時針指到幾點,就是幾點整。將分針指到6,將時針指到兩個數之間,比較兩個數的大小,看那個數小,就是幾點半。

幼兒數學啟蒙,除了數數和加減,培養好這個能力才是關鍵

通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將數學啟蒙滲透到生活中。把抽象、高深、複雜的數學知識變得具體、直觀和簡單。

“兒童化”、“遊戲化”、“生活化”的方式,讓孩子感受數學的樂趣,同時培養孩子終身受益的邏輯思維能力。

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學科,家長們千萬不能錯過孩子的數學啟蒙最佳時期。

>>關注【何秋學前數學】,點擊“瞭解更多”,在家就能學的數學思維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