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中的小康上饒##脫貧中的上饒故事#朱鵬:大學生端起“泥飯碗” 科技種田大顯身手

在巖瑞鎮龍琴村肥沃的田野上,種糧大戶朱鵬駕駛著耕田機來回穿梭,歡快地耕耘著。今年31歲的朱鵬,家住四股橋鄉外山村,2011年從贛南師範學院畢業後,應聘到江西正邦集團公司從事農藥的銷售,年收入有15萬元。銷售農藥免不了與那些種糧大戶打交道,他看到了農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和前景,便萌發了回鄉種糧的念頭。

#鏡頭中的小康上饒##脫貧中的上饒故事#朱鵬:大學生端起“泥飯碗” 科技種田大顯身手


2017年,朱鵬試著在四股橋丁村村和巖瑞鎮關山橋村承包了200畝土地,當年就取得了比較好的經濟效益,這增強了他對種植糧食的信心,也獲得了家人的支持。第二年,他擴大種植規模,在巖瑞鎮龍琴村承包了近三百畝土地,總面積由兩百畝擴大到近五百畝,每畝純收益在五百到六百元之間。

#鏡頭中的小康上饒##脫貧中的上饒故事#朱鵬:大學生端起“泥飯碗” 科技種田大顯身手


為了提高耕作效益,朱鵬花了12萬元,先後購置了兩架無人機,每架無人機每天能播撒種子、噴灑農藥兩三百畝,是人工的幾十倍。他還為我縣其他糧食種植大戶提供無人機飛防服務,服務面積達兩萬多畝,進一步增加了經濟收入。朱鵬告訴記者,去年他種水稻、油菜以及無人機飛防服務的總收入在三十萬元左右。

#鏡頭中的小康上饒##脫貧中的上饒故事#朱鵬:大學生端起“泥飯碗” 科技種田大顯身手


朱鵬計劃擴大土地承包面積和飛防服務面積,他信心滿滿地說:“一年比一年效益好,我對種田是越來越有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