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已去,定瓷永存!記“定瓷之父”陳文增

又到秋日,難免寂寥,忽想起5年前的深秋,記得2014年曾專程前往保定曲陽拜訪陳文增先生,不得一見。初冬,一場名為“窯火守望·瓷中芳華——陳文增先生講定瓷之美”的主題講座在河北省博物院舉辦,在隔壁書畫展館內見到先生。他身著黑色風衣,發已漸白,眼神堅定,獨自一人湊在一幅書法作品前靜靜端詳,故不忍打擾。長久注視著眼前這位老者,時而低眉思索,時而移步端量,心裡滿是感動,這也許就是藝術所帶給他的觸碰吧!

大師已去,定瓷永存!記“定瓷之父”陳文增

定瓷之生:浴火鳳凰涅槃生

定窯本是民窯,在北宋中後期開始燒造宮廷用瓷。作為宋代的六大窯系之一,創燒於唐,盛於北宋,元朝時被毀於戰亂,定瓷燒製工藝也幾近失傳,留給後人的除了分佈在保定曲陽定瓷遺址上的13個“土包”和散落滿地的潔白瓷片,再無其他。

就是散落的瓷片和荒涼的定窯舊址,點燃了陳文增孩提時代的強烈好奇心,也正是這一好奇心指引他在1978年進入河北省保定地區工藝美術定瓷廠定窯實驗組工作。“起初,沒有任何關於定瓷製作工藝的文獻資料可查,沒有成品可仿,唯一可參考的實物也就是一些白瓷片。”陳文增感嘆道,恢復定瓷製作工藝的道路是漫長且艱辛的!

在30餘載的歲月裡,他同藺佔獻、和煥等人歷經艱辛,克服種種困難,沉迷於定瓷研究,最終讓淡出人們視野八百餘年的定瓷重現異彩。除實現了定瓷的“涅槃重生”,每位定瓷大師反覆錘鍊風格迥異的藝術個性,陳文增瀟灑奔逸的刻花,藺佔獻自然天成的窯變、和煥酣暢淋漓的剔花,龐永輝節奏明快的跳刀,韓慶芳嚴謹細膩的印花……為定瓷的發揚創新平添了更多可能性。

大師已去,定瓷永存!記“定瓷之父”陳文增

定瓷之美:出淤泥而不染

白色是最純粹,也是最豐富的色澤。

定瓷之美在於其胎質堅密細膩,線條明快流暢,釉色白潤空靈,造型端莊典雅,“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九個字,不僅道出了定瓷的品質,更詮釋了其“君子品格”。以“蓮花福刻花瓶”為例,其器壁裝飾以傳統的刻畫纏枝蓮紋為主,外形口小、底寬、腹渾圓。蓮本寓意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格,“口小”預示“謹言慎行”為君子之道,“底寬”賦予其穩重堅實之感,“腹渾圓”喻有“大度雍容”之意,指出君子胸懷寬廣的博大包容之氣。

“定瓷藝術在外型上簡潔端莊,色澤中純潔素美,韻味裡空靈淡泊,通過這些藝術符號,向觀者展演我國傳統文化的審美境界和藝術哲思,再合適不過了。”陳文增說,守望窯火亦是修心,窯火旺了,心卻更靜了,他喜歡這種簡單的生活。

大師已去,定瓷永存!記“定瓷之父”陳文增

定瓷之韻:瓷有詩書氣自華

與陳文增先生的大弟子龐永輝閒聊時,經常會聽到“書法”和“詩詞”等字眼,後來又翻閱公司年刊《玉質磬聲》,才明白定瓷人對傳統文化的尊崇和敬仰。“陳老師除了教我們做好陶瓷,還要求在詩詞歌賦和琴棋書畫等文化領域方面有所建樹,定期舉辦的讀書報告會和青春詩會等業餘文化生活,為每一個定瓷人搭建了學習傳統文化的交流平臺。”龐永輝說。

陳文增先生單從傳統定瓷製作領域取得的成就,已能讓眾人驚歎,但他卻並不止步於此,其書法作品與詩詞創作,更讓觀者敬佩不已。在藝術的探索道路上,陳文增將“瓷、詩、書”三者融會貫通,瓷、詩、書“三聯藝術”開闢了一條嶄新的藝術道路。“我希望做瓷之人多為文人,而非匠人。文人之瓷多顯傳統典雅之姿,匠人手中則易出‘俗器’。”陳文增說,任何一種傳統的藝術形式,都離不開傳統文化的滋養。“吾制瓷器,多以意之表現而為至道,然後依其形制詩。但也並非都是如此,有時先作詩,再據詩意制器形。”正如先生所說,在瓷、詩、書三界穿梭,參悟歷史傳統文化所賦予藝術的承受之重,是一種妙趣。

大師已去,定瓷永存!記“定瓷之父”陳文增

定瓷之魂:文人瓷是一種氣質

在陳文增藝術文獻展覽期間 ,得幸與先生促膝而談,說起定瓷的傳承與發揚,他提到了“文人瓷”的概念。

“‘文人瓷’要求制瓷人除了掌握製作陶瓷的工藝技法外,還要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深刻的認知及感觸,通過將詩詞、書法、繪畫和古典音樂等飽含傳統元素符號融入其中,創作出能夠承載起中國文化之重的藝術品。”陳文增說,在研習中國傳統文化的過程中,要謹慎紮實,心存尊重敬仰之情。當所學之識都達到極致,能夠張弛有度的運用這些符號,才能在定瓷工藝的形、色、韻等方面凸顯出傳統文化的高雅和穩重。

談到定瓷未來的發展,陳文增提到了“兩條腿走路”的概念,“一條腿”去攀登藝術高峰,“另一條腿”則是讓定瓷成為“生活瓷”。“定瓷是白瓷,他有走進生活用瓷的先決條件和優勢。我們之前一直在做藝術陶瓷,現在根據市場需要,也是歷史的選擇,我們不失時機的推出定窯的生活用瓷概念,這樣做也是對定瓷文化的另一種推廣和保護。”陳文增說。

再次長久的注視眼前這位老人,才真切體會到了“生活就是藝術”的真正含義。環顧陳列於展廳內的定瓷佳作和懸置在牆上的書法墨跡,彷彿在迎合著詩詞的曼妙旋律,演奏起迴盪在中國歷史文化長河中的悠長琴歌。

大師已去,定瓷永存!記“定瓷之父”陳文增

陳文增詩詞鑑賞:

定窯恢復之路

泥陷潭深未改顏,誰諳前路有多艱。

績臺不礙雲飛過,一寄情懷毫楮間。

大師已去,定瓷永存!記“定瓷之父”陳文增

陳文增,1954年生,河北曲陽人,大學文化。河北省曲陽定瓷有限公司藝術總監,全國勞動模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河北大學、燕山大學等高校兼職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河北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團委員、保定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書法作品多次入選全國性書法大展並獲獎,著有《臨池隨筆》、《陳文增書法作品集》、《遊目騁懷·陳文增自作詩詞書法展作品集》、《陳文增詩詞》、《定窯研究》等。多幅書法作品被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