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鬆十九問馬雲,言辭犀利對高瞻遠矚,會擦出怎樣的火花(上)

昨晚播出的《新聞1+1》欄目邀請到著名企業家馬雲,被問到他及團隊對疫情的應對過程所出現的問題:阿里抗疫的行動為什麼這麼快?籌集物資的時候難不難?哪些人和事最難忘?被網友罵的時候你怎麼想?

白巖松十九問馬雲,言辭犀利對高瞻遠矚,會擦出怎樣的火花(上)

在看馬雲回答之前,想寫寫自己的感想:自己認真看了兩遍兩位大家的對話交流,再次學習到馬雲的格局與境界,作為國內頂尖企業家之一所具備高瞻遠矚、寬廣胸懷的領袖風範,對疫情危機的敏銳洞察、決策部署和及時應對,對社會國家的高度責任感,對全球夥伴發展協同等方面。

另外,馬雲滔滔不絕、有理有據、充滿思想高度的回答,自然少不了白巖松老師的縝密邏輯和精彩巧妙的提問。自從“小時候”在電視上白老師的主持,就已經深深地喜歡上他的主持風格,對社會熱點的關注、言辭犀利尖銳,直指問題的核心痛點,學習到很多問題的本質思考。

迴歸正題

此次對話的核心主要圍繞三事件:

第一件事就是科研項目的支持,立即就拿出1億元人民幣,涉及到鍾南山、等院士團隊以及很多個團隊,用於疫苗研發、有效藥物的研發。

第二件事,那當然是籌措物資,進行捐贈。剛開始面向國內,那之後就是面向國外,到現在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和國際機構,總計1億餘件的物資,使很多國家受益。

第三件事,搭建全球新冠肺炎實戰共享平臺,簡單的說就是利用互聯網來搭建一個可以分享抗疫經驗和相關知識,這樣的一個平臺,覆蓋了233個國家和地區。

白巖松十九問馬雲,言辭犀利對高瞻遠矚,會擦出怎樣的火花(上)

以下是白巖松老師對企業家馬雲之間的問答對話:

問題一:

自疫情開始,我注意到你的反應非常快,1月20號,你就成立了相關小組,25號就有全球採購的小組成立,為什麼那麼快,直覺的背後是一種什麼樣的觸動和想法?

白巖松十九問馬雲,言辭犀利對高瞻遠矚,會擦出怎樣的火花(上)

馬雲:謝謝白老師,因為1月20號之前,我們已經關注到一些情況發生變化,因為在2003年,阿里巴巴有過一次因為SARS而觸發的整個應急變化,所以很早,阿里巴巴集團在1月20號感覺不對以後,先成立了臨時小組。我們在那時候,在問:

第一,如果情況發生,怎麼辦,未來更嚴重,該怎麼辦,以及阿里巴巴應該做一些什麼事情。所以我們後來發現情況,尤其在網上數據發現大量採購口罩、所有的醫療物資,全部開始斷貨,我們覺得這個問題嚴重了,所以1月26號,我們迅速成立一個採購小組,向全球範圍內進行採購各種各樣的醫療物資,緊急運往武漢。所以那時候是因為2003年的經驗教訓,讓我們反應比別人快。

問題二:

一開始有一個非常大的動作,其實今天回頭看的話,它是一個重中之重,那就是向很多科研團隊進行疫苗、新藥物研發等等支持,立即拿出1億元,當時為什麼迅速選擇這個方向,回饋如何?

白巖松十九問馬雲,言辭犀利對高瞻遠矚,會擦出怎樣的火花(上)

白巖松十九問馬雲,言辭犀利對高瞻遠矚,會擦出怎樣的火花(上)

馬雲:其實我們當時在思考做這個決策的時候,我們其實一方面在搶各種各樣的物資,另外一方面在思考,這個疫情會多久過去,靠什麼過去?我們認為第一,一時半會不會過去;第二,只有靠科技的突破、技術的創新、醫藥的研發,才有可能創新。

所以我跟很多醫學方面的專家打了電話,當然絕大部分的人認為疫苗不錯,但也有很誠懇的建議,說疫苗從來就在人類的任何一次疫情過程中,沒有一次發揮過作用,只有在電影上發揮作用,因為最快的速度,從研製到研發,需要九個月時間,然後很多人認為應該打消這個主意。

我個人認為我們必須做長期準備,假設九個月,疫情沒有控制住,那該怎麼辦,如果我們的疫苗經過九個月能出來,我們還能出來。

另外一個,我認為一定要支持科研人員,一定要支持他們發展,我們1億元錢,可以說很多,也可以說很少,但是表達一個心意,同時傳遞給中國所有的,武漢的和全國各地老百姓,我們必須要支持科研人員,必須在這兒進行大的突破點,所以我們第一個決定是在這兒。

問題三:

其實接下來要關注的問題,就是你剛才也用了一個“搶”這個字,立即就非常有畫面感,那就是物資的捐贈,從我們的角度來看,似乎分成兩個階段,早期的時候,是從國外搶,向國內捐,接下來是從國內,可能不是搶了,開始向國外去捐。這樣的兩個階段,哪個階段更難,它都有什麼不同的特點?

馬雲:兩個階段都非常之難,尤其一開始武漢出現以及全國各個城市出現的時候,醫療物資非常短缺。所以那時候我首先要想到的是各種各樣的辦法,我給了幾乎很多的朋友,從克林頓、比利時國王,包括日本的、以色列的大使、首相的助理,我所有認識的朋友,我都紛紛打電話,希望他們能夠想盡一切辦法,幫我搜集各種各樣的物資,遠到南非的,也到各種各樣的國家。

白巖松十九問馬雲,言辭犀利對高瞻遠矚,會擦出怎樣的火花(上)

所以那時候最難的是找貨源,而且那時候價格非常混亂,有些價格,一個口罩可能三、四塊錢,最後炒到將近三十塊錢,我們是一手拿現金,一手拿貨,還得要有人在盯上這批貨的質量,並且把這些貨馬上用車押送到我們的倉庫,在倉庫門口還得有人守著,直接運上我們的飛機回來,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速度、才能確保這些物資,

在國內向國外運的時候,既要保證速度(速度、速度、速度),還保證品質(品質、品質、品質),不能送給別人的東西,品質不好,同樣拿貨很難,運輸也非常之難,但是整個過程之中,我看到了無數90後、80後的年輕人,阿里巴巴上千名員工,幾乎在春節期間,沒有一天休息,沒日沒夜的,就是要時間,因為我們相信時間就意味著生命。所以我自己覺得,這也是2003年的經驗教訓給我們。

問題四:

說起第一階段的時候,我猜想你第二階段做得那麼多,現在已經在面向150多個國家,肯定與第一階段給你的觸動是有關係的,那就是籌措物資向中國,在那個階段的過程中,有什麼特別讓你難忘的人,或者說哪個細節的事?

馬雲:其實還是真得非常難忘,尤其第一階段,很多留學生,很多海外華人,為中國大陸出現這樣的情況,提供物資,沒有辦法運回來,我們想辦法怎麼運回來。另外一種就是國外籌措物資,我記得感受最深的,我去了日本,我專門飛到日本,找二階俊博先生,跟他談,他八十幾歲,我們那天下午,在開會的期間,他就跟他兒子說:“立刻給東京和日本所有的自民黨的主要幹部開會、打電話,明天下五開主要會議,討論關於給中國捐贈。”而且當著我講:“中國發生的疫情,就像我們親戚發生疫情一樣,要全力以赴。”在幾天以內,就馬上籌措12萬套防護服,那時候口罩我在全國各地搞,但是防護服是真難搞到,日本把幾乎所有的庫存,好的東西都給了我們。

問題五:

涉及到第二階段的時候,我相信你開始也沒打算說捐向這麼多個國家,那麼是什麼去觸發了這樣一個連鎖反應,是如何選擇捐哪些國家?

白巖松十九問馬雲,言辭犀利對高瞻遠矚,會擦出怎樣的火花(上)

馬雲:當武漢得到了形勢的控制,然後中國的生產能力、口罩和防護物資起來的時候,我們再看,武漢這樣的情況,不能在全世界其它城市發生,不能在歐洲發生,不能在美國發生,不能在非洲發生,不能在我們的鄰國發生,我們可以預先做這樣的準備。

其實在武漢,搶購物資給武漢,給全國其它城市的過程中,我們已經開始組織了下一個階段,我們認為這個疫情不僅僅會在中國,也不可能在短期內出現疫情停止的現象,所以考慮到這些,我們必須向全世界做好準備。

我們可能是全球最早,而且一開始我給歐洲很多國家打電話,要捐贈的時候,他們說你們先照顧好自己,我們不需要口罩,他們認為問題沒那麼嚴重。我是幾乎很多國家,一個一個的說服他們,當然我們判斷哪個國家該捐,哪個國家不該捐,一個很重要的點是優先級。

白巖松十九問馬雲,言辭犀利對高瞻遠矚,會擦出怎樣的火花(上)

第一,疫情出現困難,我們優先的國家,出現了問題,日本、韓國、伊朗這些國家,我們認為迅速把貨源傾斜。

另外我們要考慮的是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別人幫過我們,我們打電話,人家全力以赴支持過我們的國家優先考慮。

第三個階段,我們發現幾乎任何一個國家都有可能碰上,特別是非洲以及我們周邊的鄰國,還有一些島國,如果出現問題,後果不堪設想,所以那時候我們決定,全面阿里巴巴的採購部門,擴大采購,進行價格,我們認為這時候不是捐錢的問題,我們10億的資金,包括後面馬雲公益基金會和阿里公益基金會,我們說不考慮任何資金壓力情況下,不考慮價格,我們只考慮有貨源、只考慮有保障、只考慮貨迅速運到。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對全球進行支持。

白巖松十九問馬雲,言辭犀利對高瞻遠矚,會擦出怎樣的火花(上)

問題六:

在這個過程當中,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你一定也聽到了有很多的網友在這兒議論,這個國家該捐,那個國家不該捐,您一定聽到了聲音,您聽到這種聲音的時候,會去想什麼?

馬雲:我這個人也好,我想阿里巴巴也好,過去二十年來是一路被批評下來的,所以我們對這些不同的意見、不同的聲音非常之習慣。事實上我認為我們國家所有的人,都要習慣聽不同的聲音,都要習慣被批評。所以做公益本身,不是為了贏得別人的表揚,當然我們也不在乎別人的批評,我們認為我們是代表中國老百姓,代表中國民間,代表中國企業界,代表人類共同的良心,給全世界進行捐贈。

捐贈本身也許對別人幫助不大,但對我們自己的幫助非常之大,所以每一個國家都有一些腦子撞壞的混蛋,大概任何國家都有1%左右的,如果我們都關注了1%,而忘掉了99%善良的人群,我認為這是人類的悲劇和悲哀,所以我們並不在乎這些。

問題七:

後半句是否也意味著對在捐贈的過程中,也偶爾有一些被捐贈國家的一些聲音,聽起來也蠻刺耳,你是同樣的態度?

馬雲:那當然,其實還好,因為你要想去找那些刺耳的聲音,這個世界上永遠不缺,如果你要想聽好聽的聲音,這個世界也不缺,但是你要聽的是內心的聲音、未來的聲音,那些呼喊救命的聲音。如果你想到武漢的慘劇,那麼你不希望非洲有這樣的慘劇,你不希望西班牙,你不希望意大利有這樣的慘劇,那麼你今天所做的事情,就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儘自己的良心,我認為我們今天這些人,有這樣的能力做,是最大的福報。

問題八:

這樣的動作是否也跟對未來的思考有關,甚至也許今天質疑或者批評的人,都是這個舉動在未來的獲益者,你怎麼看?

白巖松十九問馬雲,言辭犀利對高瞻遠矚,會擦出怎樣的火花(上)

馬雲:我自己覺得我們做任何事情,既要尊重昨天,要珍惜今天,更要為未來做準備。其實如果不為未來做準備,我相信我們不可能在1月20號就成立抗疫的小組,我們不可能26號就成立了整個的全球採購小組,我們如果不為未來思考,就不會有今天的阿里巴巴,在20年以前做電商,如果我們今天不為未來考慮,那麼我們這個公司未來怎麼可能生存,我們的國家不為未來去考慮,我們怎麼可能成為一個世界受人尊重的一個國家。

所以我們要珍惜未來、尊重未來,必須為未來去做事情,所以我自己覺得,國內國外各種各樣不同的聲音,正因為有不同的聲音,才需要你用腦子,用自己的腦袋去思考,為了這個國家、為了這個世界上的和平,為了未來更多的人,我們出去能夠跟世界更好的交流,我們必須為未來去做。

問題九:

在這個過程中,也有一些聲音聽起來是很可笑的,為什麼籌集來的錢,然後捐給別人的國家,不徵求我們的意見,但是他們不知道,其實這都是你自己的錢,為什麼是自己的錢?

馬雲:第一天馬雲公益基金會成立的時候,我就用自己的錢,每一分錢,這是一個私募基金,外面可能搞不清楚,認為可能是阿里巴巴或者馬雲籌集進來,每一分錢都是我們自己的,因為我希望用這些錢為中國的公益事業,打造一個模板,讓更多的其它的公益組織知道該怎麼做。

白巖松十九問馬雲,言辭犀利對高瞻遠矚,會擦出怎樣的火花(上)

因為我是做企業出身,我認為做企業,我們做公益是跟做企業一樣的,最主要是有公益的心態、商業的手法,做公益一定要結果導向、效率導向、透明導向。用自己的錢,我可以做很多的決定,我可以做自己很多認為正確的決定,我可以不在乎別人怎麼看,因為我想,我們不代表任何人,只代表良心、只代表未來、只代表我們所有民間能夠幫助的事情。

問題十:

那自己的錢,為什麼還要,不光是這次了,包括之前強調你的公益基金會要公開和透明的?

馬雲:我剛才講了,公益基金也必須有結果,沒有結果,天天只有善心,講很多愛心的事情,但是沒有把這個事情做出來,沒有結果,這樣是不會受人尊重,也更不會達到效果。

第二必須效率,別人幹這件事情需要五天時間,你是否可以三天做到,別人做這件事情五塊錢,你是否可以兩塊錢或者三塊錢能夠做到,最最重要是透明,儘管這錢是你的,那既然你做了公益,成千上萬的人在關注你,成千上萬的人在這兒受益,成千上萬的人要進行參與,你必須,也有這個責任向全世界透明,每一分錢,每一件事情必須是乾乾淨淨、透透明明。(未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