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鬆的“90%收手原則”,同樣適合你,別讓“高配”榨乾了你

大家都知道平常買手機都有標配、高配區別,不同的運存+內存,構成了不同的型號,對應的是不同的價格。於是乎“高配”幾乎是變成了一個好、優秀、強悍的代名詞,各種產品都有不同的版本型號。

白巖松的“90%收手原則”,同樣適合你,別讓“高配”榨乾了你
在一檔節目中,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談到了他的“90%收手原則”,他說:“我認為一臺車就是一個工具,花十幾萬買輛車,它已經實現了汽車的90%的性能,如果我再去追求更高端的品牌、更快零點幾秒的加速度,那至少得一百萬起步了”。轉換到一個品牌的車,就是低配、高配的問題了。

今天咱們就拿一輛車來說這個事,汽車一般分低配、標配、中配、高配四個配置區別。咱們就拿同一款車的標配和高配做一個對比。有款車的標配和頂配相差兩萬塊,頂配比標配多了一套運動外觀套件、一套全景攝像頭、還有座椅加熱功能。

白巖松的“90%收手原則”,同樣適合你,別讓“高配”榨乾了你

兩萬塊對於有些人來說不算什麼,但是我相信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還是很重要的,畢竟這輛標配的車才十幾萬塊,兩萬塊也佔一定的比例了,兩萬塊買這些配置,划算嗎?

對於同一款車標配的車型配置完全能夠滿足你的需要,其實完全沒必要去多花很多錢去追求更高的配置甚至頂配,買車“性價比”很重要。經常去二手車市場你就會發現,一般標配車要比高配、頂配車保值,因為買標配車的人群更大、更有市場。

白巖松的“90%收手原則”,同樣適合你,別讓“高配”榨乾了你

在日常生活中比如說最常見的手機,高配的肯定比標配的性能更好,但是為了讓讓手機能夠運行快幾秒甚至是零點幾秒而多花很多錢,值嗎?我買的手機是4+64的,高配是6+128,高配的性能肯定比我這個標配的要高,但是我日常64G的內存我才只用了50%,何必買128的呢?

很多年輕人追求配置,很多東西都要買高配的,這樣才能在同款產品面前不丟面子,可是仔細想想,值嗎?我相信很多人聽過那個段子:你買蘋果4的時候,他買了冰箱,洗衣機。 你買4S的時候,他買了空調跟一些小型家用電器。 你買5S的時候,他買了電腦。 你買6的時候,他買了一臺55寸的液晶電視。 在你買了6S的時候,他已經買了歐式沙發。 現在你們的4/4S/5S都換成了不鏽鋼臉盆,而他已經有了自己的家了。 其實這就是一味地追求高配帶來的結果。

白巖松的“90%收手原則”,同樣適合你,別讓“高配”榨乾了你

90%收手原則幾乎適合我們每一個人,沒必要事事都要追求最高配,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多花一些錢買一些富餘的配置或者享受性的配置,往往那些多出來的配置性價比是很低的。

用90%原則來約束自己,別把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錢都為“高配”買了單,不約束住自己早晚會被這樣的“高配”榨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