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唐,做一个马贩子,一匹马竟然能卖到“25000钱”?

在看《知否》的时候,剧中赵丽颖扮演的盛明兰拥有打马球这一项隐藏技能,让很多人直呼看的过瘾

仿佛隔着屏幕能看到千百年前马匹的普及度。连女子都能策马奔腾,颠覆了很多人对古代女子的认知。

梦回大唐,做一个马贩子,一匹马竟然能卖到“25000钱”?

《知否》中赵丽颖饰演的盛明兰

剧中讲述的是在宋朝时期,其实早在唐朝时期打马球这项运动就已经存在了,并且风靡程度还很高。

首先明确一点,唐朝是玩马玩得最溜的朝代之一,那时候就有舞马、马球等骑马运动

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唐太宗李世民极其推崇的“马球”,这项运动在唐朝贵族中占据了主流运动的地位。

据《封氏闻见记》记载:太宗常御安福门,谓侍臣曰:“闻西蕃人好打毬,比亦令习,会一度观之,昨升仙楼有郡蕃街里打毬,欲令朕见,此蕃疑朕爱此,聘为之。以此思量,帝王举动,岂宜容易,朕已焚此球亦自诫。

打毬就是打马球的意思。

李世民这位大佬因为勤于政务,焚马球以自诫。可见其欢迎程度。

唐朝的骑马风传遍整个中原大地,这得益于唐太宗推行的马球这项贵族运动,无论是文人还是武将,对于骑马都颇有技艺。

梦回大唐,做一个马贩子,一匹马竟然能卖到“25000钱”?

唐朝皇帝在打马球

唐朝皇帝以及一些王室贵族很多都喜欢马球这项运动,据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卷209称:“上(唐中宗)好急求,由是风俗相尚”。

“唐玄宗好马,击球,内厩所饲者,意犹未甚适。”

《唐语林》记载:“(唐)宣宗弧矢击鞠,皆尽其妙。所御马,街勒之外,不加雕饰,而马尤矫捷。每持鞠仗,乘势奔跃,运鞠于空中,连去至数百,而马驰不止,迅若流电。二军老手,咸服其能。”

虽然唐朝在玩马方面到达了顶峰,但是也不是人人都能玩的起的,因为马球运动需要宽阔的场地和优良的运动器械(马、球仗等),所以只有宫廷和官宦支架才能够玩得起,那些平民老百姓真的是玩不起,也伤不起。

梦回大唐,做一个马贩子,一匹马竟然能卖到“25000钱”?

官员打马球的壁画

马作为打马球项目中的主体之一,其价格也是让平民老百姓望尘莫及的,马作为一种商品,价格上在不同的地区和时期价格都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马匹在唐朝的定价。

一、 唐朝官府对马匹的定价

唐朝官府有自己固定的一套物价控制体系的,这就是市司的估价,凡商品分三等估价,这个估价很重要,不仅是贸易价格参考,甚至是司法量刑的参考。根据池田温先生的研究,市估案虽然每旬都有,但不是强制性的商品定价。

大谷文书中,有一组文书为《唐天宝二年·交河郡市估案》,根据池田温先生的整理,有关帛练和马匹,都有若干价格被记录下来。

大谷文书帛练行所记录,有如下内容:

“大练一疋,上直钱肆伯柒拾文,次肆伯陆拾文,下肆伯伍拾文”。

“梓州小练壹疋,上直钱三伯玖拾文,次三伯捌拾文,下三伯柒拾文。”(23)

同是大谷文书,也记载了马匹的价格,内容如下:

“突厥敦马壹疋,次上直大练贰拾疋,次拾捌疋,下拾陆疋;次上直小练贰拾贰疋,次贰拾疋,下拾捌疋。”

“草马壹疋,次上直大练玖疋,次捌疋,下柒疋;次上直小练拾疋,次玖疋,下捌疋”

简单统计可以发现,唐朝的马价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大练,二是铜钱。

铜钱与大练的关系,用《交河郡市估案》的资料可以转换,按照唐朝的习惯取中估,大练1疋为460文,若15疋大练,为6900钱。

天宝二年,交河郡市估案,购买1匹突厥敦马,也是8280钱。但草马就格外便宜,中估只有大练8疋,换算为铜钱只有3680钱。

一匹普通的草马在当时的价格就已经去到了3680钱,我们来看看唐朝官员的工资是多少?

梦回大唐,做一个马贩子,一匹马竟然能卖到“25000钱”?

唐代各等级官员的月奉

唐代一贯钱就等于1000钱,也就是说仅仅一个九品官职的官员要三个月的工资才能买得起一匹最普通的草马,那么对于普通的平民老百姓就更加的鞭长莫及了。

二、马是社会身份与等级的关键标志,马的价格也会波动

《新唐书·兵志》载:“凡发府兵……当给马者,官予其直市之。每匹予钱二万五千。刺史、折冲、果毅岁阅不任战事者鬻之,以其钱更市,不足则一府共足之。”这是府兵基本制度之一。

一匹马竟然要25000钱。

简直丧心病狂有木有?

当然了,这个价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骑马已经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的时候,马匹除了能作为代步工具之外,还会有一整套与之相匹配的文化来支撑的。在社会底层能够拥有马匹真的是件极其奢侈的事情,而很多有名望的贵族人士也会不惜重金买下一匹良马,因为马已经成为了当时社会身份于等级的一种象征。

从《厩牧令》可知,马分为细马、次马和粗马三等,而在牧监的时候,细马、次马就与粗马分开,前者为左监,后者为右监。

《论语》中就有记载:“孔子以“有马千驷”来形容齐景公之的财富之多。”

《孟子》记载,孟子曾批评梁惠王“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来形容当时百姓生活的疾苦。

马在古代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同时也是财富和实力的重要体现。

即便是到了今天,马依然是有钱人的玩物,而唐朝的马就等同于今天我们的车一般。有钱人买好车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而大多数的中产阶级则是拥有一辆中等级别的车型代步即可,需求不同,价格自然也不一样。

梦回大唐,做一个马贩子,一匹马竟然能卖到“25000钱”?

《五王醉归图卷》中马的形态各异

前文提到的马匹一匹就要25000钱,当然这个价格不是恒定不变的,也会根据不同的马匹形态、时间、空间发生改变的。

隋朝的《启颜录》,曾记载这样的一个故事。侯白在接待陈国的使者时回答陈国使者的询问:“汝国马价贵贱?”侯白即报曰:“马有数等,贵贱不同。若足伎两,有筋脚,好形容,直卅贯已上。若形容不恶,堪德骑乘者,直廿贯已上。若形容粗壮,虽无伎两,堪驮物,直四五贯已上。”

侯白说马有几个等级,贵贱也不同,好的马则是要三十贯钱以上;外貌温顺不恶,可以骑乘的则要二十贯钱以上;若外貌粗壮,只能驮物品的,则要四、五贯钱以上,一贯钱就等于1000钱。

不同的马有不同的价格,马匹的差价也很能说明马的价格是会变化的。

马在如今的社会都是属于小部分人的玩物,就像于谦,自己爱玩马,所以就开了个马场,玩马本身也是一个爱好,无高低贵贱之分,只不过并不适合我们平常老百姓,玩马,养马要付出的金钱、精力都极高,也不实用。

梦回大唐,做一个马贩子,一匹马竟然能卖到“25000钱”?

而在我看来,玩不起马,我们可以有点别的爱好,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只要自己喜欢,那就好玩。

——————

关注文化历史,关注@孤篇

铭记过去,共同成长!!

我是孤篇,一个专注于文化历史的95后青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