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村里唯一的文化人,创作出《东方红》,去世前的心愿:吃顿肉

他是村里唯一的文化人,创作出《东方红》,去世前的心愿:吃顿肉

提及新中国成立初期,老一辈同志艰苦奋斗的故事依然历历在目,许多红色革命区承载了他们宝贵的奋斗精神,例如陕北革命老区,这里诞生了伟大的毛主席思想,孕育了光耀千秋的延安精神,老区人民为民族解放和新中国成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片土地也曾产生了许多激动人心的革命歌曲,其中李有源所作的《东方红》更是唱红了陕北的天,直至如今依然广为流传。

如饥似渴求知识

李有源出生在陕北地区东北部的佳县,自幼家境贫寒,家中世世代代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靠租田种地为生,日夜在田间辛勤劳作,即便如此全家人也是食不果腹,一旦遭逢收成不好的季节连基本的生存都不能保障。

他是村里唯一的文化人,创作出《东方红》,去世前的心愿:吃顿肉

稍长大一些后,李有源家中经济条件越来越糟,他的母亲不堪生活负重,迫不得已把他送到刘家沟外婆家生活,刘家沟里有一所东书房,一些条件较好的孩子得以来到这里读书学习,李有源见了后羡慕不已,对于读书一事更加渴望,回家后便告诉母亲自己想要去读书,母亲只好四处奔走凑齐了学费,就这样李有源开始了他的读书生涯。

面对好不容易得来的读书机会,李有源格外珍惜,他没有让母亲失望,对待学习十分刻苦,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就认识了不少字,还可以熟读《三字经》等启蒙书籍,然而冬季过去之后,家中实在不能承担他的学习费用,李有源短暂的读书生涯就此结束。

东书房去不成了,李有源便利用闲暇之际找一些书籍来看,他珍惜每一个琐碎时段,经常随身携带书本,吃饭、走路时都会忍不住看两眼,别人丢弃的书籍、路上捡到的纸片,只要有文字的东西都会成为他的课本,每当外出放羊时,他总是把羊赶到有水有草的地方,趁羊散步寻食的时候抓紧时间读书写字。

他是村里唯一的文化人,创作出《东方红》,去世前的心愿:吃顿肉

李有源聪颖好学,在读书写字的同时还自学弹三弦、编民歌,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村里唯一的文化人,20岁时长大成人的他开始养家糊口,这时的他和哥哥已经可以娶妻生子,不能继续过一家人蜗居在一个窑洞里的日子,李有源的父母像大多数父母一样,开始为自己的儿子建造新的住所,加倍日夜劳作,他的父亲身体不堪负重累出病来,年仅40岁就因为咳嗽吐血不幸去世。

红歌诞生响四方

家中失去了主心骨,李有源和哥哥一起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在那个年代,生活并不会因为辛勤劳作就会得到改善,李有源家一直清贫如洗,1929年时又逢天灾,陕北地区一带因为干旱颗粒无收,李有源为了熬过灾难,只能赶着毛驴去山西临县贩卖食盐,后来遇到盐警刁难,他没忍住辩解了几句,一下子惹祸上身,被没收了盐不说,毛驴也被拉走。

他是村里唯一的文化人,创作出《东方红》,去世前的心愿:吃顿肉

忽然间一无所有的李有源开始怨怼这片土地的统治者,他渴望能有属于穷人的一席之地,最起码给穷人一条活路,可是心中再有不甘,生活也要继续,几经辗转后他来到山西临县给一家姓赵的地主打工,每日早出晚归地主还不满意,在这种欺压之下,敢怒不敢言的他经常和同伴一起唱《揽工调》来排解内心的苦闷,这首歌让他身同感受,常常唱着唱着就像是在唱自己,这对他日后民歌的创作有很大的启发

1935年时期毛主席来到陕北地区,李有源十分高兴,他感到生活终于有了盼头,目睹了武威强大的红军队伍之后,他难掩心中激动之情,随即编了一首民歌来歌颂伟大的革命事业:“毛主席领导咱红军,爬山涉水走长征,救国救民打东洋,天下百姓齐称颂……”

他是村里唯一的文化人,创作出《东方红》,去世前的心愿:吃顿肉

有了第一次的随口编颂,李有源此后灵感不断,相继编出了不少民歌,但是他总觉得对毛主席的真情实感表现的不够细腻,后来春秧歌队进城演出,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在他们的歌里其中两句把毛主席比作明灯,李有源听着听着便有了灵感。

毛主席是革命道路上的引导者,说是明灯毫不为过,李有源甚至觉得明灯的力量微弱,不足以装饰毛主席,在一天初冬的早晨,他看到太阳从东方慢慢升起,红光铺洒一方天地,他一下子联想到毛主席,毛主席不就像这渐渐升起的红日一样照亮四方黑暗?他觉得把毛主席比作太阳最好不过。

后来李有源又看到了一条醒目的标题:主席是全中国人民的救星。他把这句标题和太阳结合起来写出了:“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主席,他为人民谋生存,他是人民大救星。”几句朗朗上口的民歌,并起名为《东方红》,就这样响遍一片天的红色歌曲诞生了。

他是村里唯一的文化人,创作出《东方红》,去世前的心愿:吃顿肉

去世前的心愿

1955年久劳成疾的李有源身患重病,到佳县治疗二十多天依旧没有好转,整日饱受肝硬化腹水的折磨,最终不幸逝世,在去世前际,家人问他想吃什么,过惯了苦日子的李有源想好好吃顿肉来慰藉自己的一生可惜的是等家人买来肉时,他已经支撑不住没了生息

,连这么一个小小的心愿都未能满足。

李有源虽去世了,但是他的歌却替他活了下来,《东方红》不仅是革命的真实写照,还具有陕北地区鲜明的地域特色,无数中国人民用它来抒发自己的革命情怀,它也将承载着一代革命精神和民族大义继续流传下去,让后世永远铭记先辈开拓不易的革命之路。

他是村里唯一的文化人,创作出《东方红》,去世前的心愿:吃顿肉

一生贫苦艰辛的李有源虽然在逝世前际也没能完成自己小小的心愿吃上一顿肉,但是他曾努力与命运抗争,从没有机会学习的孩子到村里唯一的文化人,用传唱至今的经典革命歌曲来展现了他内心最大的心愿:希望有人引领穷人,让穷人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领域,在革命历史上刻下了浓重的一笔,和这样的大愿比起来,去世前的小愿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