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強縣級市——新鄭市

新鄭市位於河南省中部,北靠鄭州,南連長葛,東鄰中牟尉氏,西接新密市。新鄭在上古稱為"有熊",軒轅黃帝在此建都。帝嚳時代,新鄭為祝融氏之國。新鄭又名祝融之墟,也稱有熊之墟,為楚國先民的最早起源地。

百強縣級市——新鄭市


西周時期,新鄭為鄶國。公元前770年,鄭國將國都從鹹林遷到今新鄭溱洧水間,仍為鄭,歷395年,稱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實行郡縣制。為了區別陝西之鄭縣,將韓之鄭縣改為新鄭縣,從此沿用千年不改。新鄭市地處秦嶺緯向構造東端,處於豫西山地向豫東平原的過渡地帶。地勢西高東低,中部高,南北低。有山地、丘陵、崗地和平原等地貌。山地和丘陵集中分佈在西南部和西部,系嵩山山脈的東部邊緣,主要由陘山、具茨山、泰山、梅山、山包嶂山等山地丘陵組成。

新鄭市轄3個街道、9個鎮、1個鄉:新建路街道、新華路街道、新煙街道,和莊鎮、觀音寺鎮、梨河鎮、龍湖鎮、薛店鎮、孟莊鎮、新村鎮、辛店鎮、郭店鎮、城關鄉。市域總面積873平方千米,新鄭市總戶數170746戶,總人口642004人,其中女性326138人。全年人口出生率為12.57‰,死亡率為6.0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55‰。城鎮人口373132人,人口城鎮化率為58.12% 。


百強縣級市——新鄭市

交通運輸

新鄭市位於河南省中部,居鄭州、開封、洛陽等中原城市群的腹地,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加大,道路運輸日益繁榮,交通改革突破性進展,新鄭市的幹線公路、縣鄉公路及通村公路建設得到了迅猛發展,公路面貌明顯改觀,路網服務水平大幅提高,交通區位優勢顯著增強,已形成了橫跨東西、縱貫南北、輻射全市、聯結周邊省、市的公路網,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國道等國家重要交通幹線縱貫全境,南水北調、西氣東輸、鄭州環城高速、鄭石高速等國家、省、鄭州市的重點工程穿境而過。新鄭處於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黃金十字路口”上,周圍百公里範圍有鄭州、開封、許昌、洛陽、新鄉等大中城市,從新鄭30分鐘可到省會鄭州,3小時即到河北省會石家莊,交通非常便利。


百強縣級市——新鄭市

1997年,中原地區最大的航空港——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在新鄭建成通航,它位於鄭州市東南方向,距鄭州市區直線距離15公里,距新鄭市區直線距離20公里,是沿海地區和西部地區的結合部分,因此是我國重要的幹線機場及空中交通樞紐。新鄭國際機場服務配套設施功能齊備,設有海關、口岸辦、商檢等可提供進出境客貨服務,機場候機大廳各項服務齊全,可滿足顧客需求。目前已開闢航線70多條,通達全國54個省會城市、沿海開放城市和重要旅遊城市,並開通有俄羅斯、新加波、日本等國家的不定期包機和香港、澳門的定期包機航線,形成了中原一流、全國獨特的集公路、鐵路、航空為一體的現代化立體交通網絡,是中部地區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主要彙集地。京廣鐵路和京深(圳)、京珠(海)、鄭(州)許(昌)高速公路、107國道、靈(寶)永(城)、新(鄭)(新)密公路和新密鐵路、登(封)杞(縣)地方鐵路穿境。

2019年,新鄭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45.32億元,同比增長7.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3億元,增長4.8%;第二產業增加值377.3億元,增長6.3%;第三產業增加值339.9億元,增長10.1%。一、二、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2.8%、51.1%和46.1%


百強縣級市——新鄭市


旅遊資源

黃帝故里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景區。該景區位於新鄭市區軒轅路,漢代建祠,

明朝隆慶四年(1570年)修葺,於祠前建軒轅橋,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新鄭縣令許朝柱於祠前立“軒轅故里”碑。該景區總面積7萬多平方米,突出了尋根拜祖主題,從北至南依次為拜祖區、故里祠區、廣場區三大區域。拜祖區有軒轅丘、黃帝紀念館、黃帝像、中華文明聖火臺、文化長廊、拜祖廣場等景觀;故里祠區有黃帝故里祠,祠中供奉有軒轅黃帝及黃帝妃嫘祖、嫫母塑像,祠前有軒轅橋、青石坊、指南車、日晷、漢闕;廣場區設中華姓氏廣場,其中有鐫刻3000多個姓氏的中華姓氏牆和黃帝寶鼎壇等景觀。黃帝故里景區先後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景區、全國僑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河南省標準化示範單位、鄭州市十大旅遊景區、河南省“三點一線”的重要旅遊景點,成為海內外炎黃子孫的心靈故鄉、尋根拜祖的民族聖地。


百強縣級市——新鄭市

嫘祖故里

農曆六月初六是黃帝和嫘祖結婚紀念日,為緬懷嫘祖功德,2012年7月第十二屆嫘祖文化節恭拜嫘祖儀式在河南新鄭始祖山頂嫘祖宮前舉行。

為深切緬懷嫘祖的洪恩浩德,進一步宣傳、保護和豐富嫘祖文化,新鄭自2001年開始於每年農曆六月初六舉辦嫘祖文化節,至今已連續舉辦了十二屆。嫘祖文化節的舉辦,將會讓更多的海內外華人華僑瞭解嫘祖、走進嫘祖、敬仰嫘祖,並參與到祭拜中華民族的共同母親——嫘祖中來。

裴李崗遺址

裴李崗遺址位於河南省新鄭市新村鎮裴李崗村西地,雙洎河(即《詩經》裡提到的洧水)由北向南經遺址的西邊流過,然後緊靠遺址南部又向東流,在這裡形成了一個河灣,遺址就在河灣中部的崗地上。高出地面3—4米,高出河床約25米。遺址東西長,南北窄,面積約2萬多平方米。2001年6月公佈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和中國20世紀百項考古大發現之一;20世紀河南十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裴李崗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存,距今約8000年左右。屬於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對河南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發現與研究是一項突破。裴李崗遺址發現的打製細石器,與更早的大崗、靈井細石器文化聯繫起來,填補了細石器文化與仰韶文化之間的一項空白。在考古編年上是無可替代的。該遺址在發掘結束後即回填,現表層為農耕地。遺址上及遺址周圍沒有任何工程,保護管理情況很好。


百強縣級市——新鄭市

鄭國車馬坑

鄭國車馬坑景區位於鄭韓故城東城區西南角即市區文化路南端,總規劃面積270畝,內有有春秋墓葬3000餘座,大中型車馬坑18座,其中6米以上的大型墓近180座,長寬均超過20米的特大型墓4座。這片地一旦開挖,地下的墓地之間密集度連將一頭牛的地方都沒有。已經完成,佔地面積為54畝,主要內容為“已發掘的一號車馬坑展示廳、三號坑車馬坑展示廳、鄭公中字型大墓、鄭國大夫墓部分大中型墓葬馬坑地上展示區、眺望臺、休閒廣場、廊架及反映東周時期文化特色的景牆。其中,1號車馬坑於2001年4月發掘,內葬多種豪華實用車輛20輛和許多馬骨;鄭公墓和鄭大夫墓仍在發掘之中。

新鄭博物館

新鄭博物館位於新鄭市區黃帝故里西側300米處,佔地8091平方米,建築面積2138平方米,總投資250萬元,是河南省縣(市)級規模最大、館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館。1997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河南省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博物館的主樓坐北向南,為兩層歇山式仿古建築,長43.2米,寬16米,高16米。主體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屋頂上層兩坡,下部四坡,全部用琉璃瓦勾徹,金碧輝煌,雄偉壯觀。主樓二層為“溱洧之光”新鄭歷史文物展。主要展品有:全國最長的50萬年前的納瑪象牙化石,8000年前裴李崗文化時期的石磨盤、石磨棒,雙耳園底紅陶壺,單孔玉鏟,商代的素面銅爵,西周時期的青銅器、玉器、瓷器及銅鏡,春秋時期的24件編鐘、九鼎九鬲禮器以及漢、唐、宋、明、清時期的文物精品,展示了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8000年的文化發展史。


百強縣級市——新鄭市

鄭韓故城

鄭韓故城位於今新鄭市區周圍,雙洎河(古洧水)與黃水河(古溱水)交匯處。平面呈不規則三角形。城垣周長20公里,城內面積16平方公里,城牆用五花土分層夯築而成,基寬40—60米,高15—18米。北牆外側有數處馬面建築,是全國最早的新型城牆防禦設施。1997年,中行鄭國祭祀遺址發掘出土348件青銅禮樂器和45座殉馬坑,震驚世人,榮獲當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鄭韓故城的佈局體現了當時東周列國都城的典型模式,交通便利,商業發達,是當時天下名都;是世界上同一時期保存最完整、城牆最高、面積最大的古城。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公佈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列入二十世紀全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

黃帝古棗園

黃帝古棗園位於新鄭市孟莊鎮慄元史村西南方,面積約680多畝,相傳為軒轅黃帝帶領群臣栽植棗樹的地方。至今仍有樹齡在500年以上棗樹有568棵,均系明朝初年栽培。其中一株胸圍3.1米,樹齡600多年,且枝葉茂盛,碩果累累,被國家林業部專家測定為全國最古老的棗樹,人稱“棗樹王”,並稱這樣的古樹園在國內實屬罕見。被列入保護的還有“棗樹二王”、“八仙樹”、“將軍樹”、“合歡樹”、“公主傘”、“二仙亭”、“黃帝觀棗臺”等景點。


百強縣級市——新鄭市

榮譽稱號

2019年中國百強縣 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 2019年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

2019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 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

2019年工業百強縣(市) 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2019中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22019年投資潛力全國百強縣(市)

2019年全國製造業百強縣(市) 2019年國家園林城市

2020年4月14日,新鄭市入選2020-2021年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試點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