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成长!


6日上午8点

庄严的国歌声

响彻武汉市第十七中学的校园


升旗台上

三位学生将国旗缓缓升起

全校370名高三学生在教室里安静伫立

望着电子黑板实时播放的升旗画面

目光专注坚定


阔别一百多天

他们终于回到熟悉的校园

以这场特殊的升旗仪式

开启高考冲刺征程

第一课:成长!

升旗台上,三位学生将国旗缓缓升起 长江日报记者陈晓彤摄

第一课:成长!

学生在教室里安静伫立,参加这场特殊的升旗仪式 长江日报记者陈晓彤摄

武汉市第十七中学的老师们准备了一堂特殊的“开学第一课”,讲述关于生命和责任的故事,引导学生带着更深刻的思考和更坚定的意志勇敢向前。


“平凡岗位上的每一个微小努力

都有值得赞颂的英雄精神”

第一课:成长!

“同学们,在这场疫情中,我们失去了敬爱的戴校长,他用生命诠释了何为英勇大义,何为铁血丹心。”课堂上,十七中教师葛瑨提起在疫情期间不幸去世的学校副校长戴胜伟,让孩子们红了眼眶。

2月初,武汉疫情形势严峻,年过五旬的戴胜伟主动报名加入援汉医疗队志愿服务团队,负责接待内蒙古援汉医疗队的衣食住行。他24小时在岗,身兼数职、有求必应,而在3月30日——内蒙古援汉医疗队离汉的前一天,奔忙40多天、即将圆满完成任务的他突发疾病,倒在了岗位上。

第一课:成长!

部分学生在主会场聆听开学第一课,其他学生在教室通过电子黑板实时收看直播。长江日报记者彭年摄

“生命是脆弱的,同时也是坚韧的。生命会消逝,但精神不会。”葛瑨说,负责后勤工作的戴校长总在和最琐碎的事情打交道,他精益求精,将平凡的事做成了伟大。

“我们总以为英雄很高很远,其实英雄可以是任何一个普通人。在平凡岗位上做出的每一个微小的努力,都有着值得赞颂的英雄精神,这也是支撑着这个社会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强大驱动力。”

第一课:成长!


“走过疫情,

要将个人奋斗同国家命运紧紧相连”

学校政教处主任姚莺以《这就是中国,这就是中国青年》为题,勉励同学们积极面对未来挑战。

“有人戏言,你们这一届学生最悲情,生于非典,考于新冠。”此话一出,大家笑出了声。“但古人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今人道,于黑暗中寻光明,于绝望中寻希望,于危机中寻契机。这次疫情带来冲击和损失,更有启迪和鞭策。”

从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拔地而起,到全国各地4万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从十多位院士奔赴一线,到万名志愿者挺身而出……姚莺用疫情中的感人事迹激励孩子们奋力拼搏,勇往无前。

“走过疫情,希望同学们更热爱生命,敬畏自然、爱护他人、珍惜自我;希望同学们更热爱生活,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希望同学们更热爱学习,六十天奋力一搏,成就强大的自己;希望同学们更热爱祖国,将汹涌沸腾的爱国情感化做真切的行动,将个人奋斗同国家命运紧紧相连。”姚莺说。

第一课:成长!


“更努力地学习

是一名学生力所能及的贡献”

听完开学第一课,学生们感触很多。学生宋丽琴表示,疫情本身就是一堂关于生命、关于爱国的大课,在老师们的讲述下,自己又有了更深的体会。

“疫情期间,我和父母一直在武汉,从最初的彷徨无助,到全国人民帮助武汉后的充满信心,有太多令我终身难忘的故事,也让我感受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宋丽琴说,大家在面对疫情时的英勇团结令她感动,同时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就像姚老师说的,走过疫情,要有更多的热爱和更大的情怀,做好自己,也心怀祖国的命运。”

学生宋知知在疫情期间和父母住在孝感老家,老师讲到的全国各地4万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让她颇有共鸣。“孝感也得到了援鄂医疗队的帮助,他们明知危险仍义无反顾,这就是最生动的英雄写照。”宋知知说,自己和同学们能重回课堂,得益于无数默默奉献的英雄们,更努力地学习,是她作为一名学生力所能及的贡献。

学校副校长徐俊介绍,在高考之前经历如此大的环境变化,孩子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引导。学校希望通过开学第一课,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化压力为动力,一起迎接高考挑战。

第一课:成长!

长江日报出品

记者:陈晓彤 通讯员:曹斌 汪波

海报:文案李玉莹 设计王语哲

摄影:杨幸慈 刘斌 彭年

视频:记者陈静茹 占思柳 刘慧 徐佳 拍摄肖僖 李子云 李彤 李春 制作胡胜

校对:蔡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