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江青年民警的風采,一直奉獻著青春

陽江青年民警的風采,一直奉獻著青春

南方陽春 今天


五四青年節 為青春高歌


警令如山召必回,舍家為民筋骨碎;

警徽耀我風雨路,抗擊疫情凱旋歸!

在工作中,

他們是與犯罪分子鬥智鬥勇的警營尖刀;

在抗疫中,

他們是不懼病毒威脅的逆行者;

在生活中,

他們是孝敬父母,熱愛家庭的兒女;

他們就是陽江市公安機關的青年民警群體!

既有不曾退卻的蓬勃朝氣,

也有逐漸磨礪出來的沉穩。

他們用奮鬥負重的朝氣前行,

他們用奉獻青春的精神換來歲月靜好!


抗疫“最強大腦”成員 馮汝佳


人物名片

馮汝佳,男,30歲

陽江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隊民警


“外來人員底數清、情況明”是我市公安機關打好防控疫情攻堅戰、落實“外防輸入,內防擴散”防控措施的重要前提。在這場沒有“硝煙”、不見“敵人”的抗擊新冠肺炎戰“疫”中,作為市局抗疫的“最強大腦”防控辦的一員,馮汝佳全身心投入到防控疫情工作中,在疫情攻堅關鍵時刻發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為保障全市廣大群眾的生命健康豎起最堅實的盾牌!


疫情發生後,馮汝佳主動擔當,從大年二十九起,每天工作15小時以上,經常忘記自己的飲食,整個人完全沉浸於工作中。有一次他加班至深夜,忽然感到頭暈目眩,一同工作的同事都叫他早點回去休息,但他為了確保數據信息時效性,不顧大家的勸阻,繼續留在辦公室加班,直至數據資料準確。

“哪裡需要我,哪裡就有我”。1月下旬某天,馮汝佳在工作中發現,有一家5口人從疫情重災區進入陽江,為了減少風險,防止疫情擴散,必須立即找到這一家人!馮汝佳主動請纓,加班加點排查尋找,在連續查找7小時後,當天上半夜,在市區某小區找到了這一家人,並立即協調相關職能部門把他們帶到醫院進行檢測,及時做好人員隔離等工作,徹底杜絕新案例輸入陽江的可能!


陽江青年民警的風采,一直奉獻著青春


不辭疲憊地反覆分析、研判、整理,馮汝佳在工作中充分發揮“過濾器”和“起搏器”的作用,努力架起人員數據信息的“大動脈”,為市委、市政府和市局黨委全面掌握疫情防控工作情況、謀劃推進工作提供了詳實的數據支撐。


抗疫逆行者 鄭子亮


人物名片

鄭子亮,男,26歲

陽春市公安局禁毒大隊二中隊民警


2020年1月27日,大年初二,正在執行春節巡邏任務的鄭子亮臨危受命,來到了羅陽高速石菉出口,24小時對進入陽春的車輛、人員進行核查,做到逢人必檢、逢車必查。由於任務緊急,值勤設施尚未齊全,只有一個簡易的遮雨棚,恰逢春節期間氣溫驟降,伴著寒風驟雨,他依然堅守在崗位上,兢兢業業執行任務,身體被凍僵了,鄭子亮就和同事擠在一處,犯困了就互相聊聊天、打打氣,就這樣硬是撐過了那段時間。通宵執勤換班後,他也沒有立即休息,而是日事日畢,一絲不苟地將核查的車輛數、溫度異常人員等情況向上級彙報。


陽江青年民警的風采,一直奉獻著青春


陽江青年民警的風采,一直奉獻著青春


2020年2月23日,陽春市石望鎮發現一例新增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鄭子亮同志剛結束為期一個月的高速卡點防控工作,又馬不停蹄地趕往石望進行設卡隔離防控。值勤換班時洗手消毒、護目鏡清洗消毒、口罩及時更換、隔離點來往人員登記核實……


有了之前的經驗,這次鄭子亮對每一個環節都要求精準、及時、全面。除了配合醫護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工作,鄭子亮還要安撫被隔離村民的情緒,讓村民能安心地配合工作,獲得他們的理解與支持。石望卡點執勤工作結束後,鄭子亮又踏上前往春灣隔離點值守的征程。


陽江青年民警的風采,一直奉獻著青春


抗疫“女漢子” 譚倚湄


人物名片

譚倚湄,女,26歲

陽江市公安局江城分局治安管理大隊民警


譚倚湄是江城分局治安管理大隊的一名新警,還沒有來的及適應身份的轉變,她就加入到戰疫的工作中,成為陽江市公安局江城分局“防控辦”的一名信息收集員。信息處理工作紛繁複雜,譚倚湄雖然是業務新手,但做事認真利落,又不乏機敏細緻,主動承擔了多項工作。她與同事廢寢忘食、晝夜不分地堅守在崗位上,收集著一份份信息名單和情況報表,分析研判,從中篩選有效線索,第一時間將各項指令傳發到各相關警種及時開展查控工作。在電話核查中,遇到的群眾不理解情況,譚倚湄就一遍遍地耐心解釋,循序漸進的去引導,直到對方消除疑慮,獲得群眾的信任。


陽江青年民警的風采,一直奉獻著青春


譚倚湄心思慎密,對於上報數字的變動,她都要問明原因,確保準確無誤,真正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為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支撐。每天下班後,她還要盯著微信裡的工作群,及時回覆信息,“因為怕錯過重要的信息,我經常吃飯的時候都盯著手機,一頓飯經常一吃就是一個多小時。” 譚倚湄笑著說。


陽江青年民警的風采,一直奉獻著青春


譚倚湄的家在廣州,在警察爸爸的影響下,她從小就嚮往公安事業,當父母得知她考到陽江後,都非常支持她,讓她安下心來,鼓勵她不論在那裡,都可以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疫情發生後,譚倚湄4個月沒有回過家,這讓她內心充滿愧疚,她說,疫情一結束,最大的願望是回家和父母吃頓飯。


抗疫青警先鋒 張文超


人物名片

張文超,男,27歲

陽江市公安局陽東分局治安管理大隊民警


陽東區有許多加工製造企業,是一個外來務工人員基數較大的區域,每天流動的外來人員數量非常多。張文超為陽東分局“防控辦”中最年輕的民警,負責跟進涉疫情人員信息收集、核查、整理、下發,跟進的工作,工作量非常大。為了能迅速將人員信息下發到派出所進行排查,張文超從早上8點就得守在辦公電腦前,遇到信息數據不全,張文超必須致電核實,一天下來,一百來通電話少不了,這時他的喉嚨都已經幹到說不出話了。

但分流工作還只是整個工作的第一步,接下來,張文超還要與各個鎮的進行對接,收集核查情況進行整理,遇特殊情況,還要聯繫衛健等部門進行溝通協調。每天工作完成後,一般都是晚上九點多了,而這時候張文超還不能下班,必須繼續守在電腦前等待新一輪數據的下發,而有時候一等就到了深夜。


陽江青年民警的風采,一直奉獻著青春


陽江青年民警的風采,一直奉獻著青春


“媽,我今晚不回家吃飯了,你不用等我了。”“好,你自己記得準時吃飯。”在整個疫情防控工作期間,類似的對話幾乎每晚都發生在張文超身上,錯過飯點成為習慣。連續緊張工作一個多月以後,國內的疫情防控形勢終於有所好轉,各地的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正當以為可以喘口氣時,這時國外又爆發了大規模的疫情,防控辦的工作量又陡然劇增,為落實“內防擴散、外防輸入”的防控工作措施,張文超和他的同事們選擇繼續堅守崗位,默默奉獻。


陽江青年民警的風采,一直奉獻著青春


陽江青年民警的風采,一直奉獻著青春


高牆內綻放的鏗鏘玫瑰 盧廣慧


人物名片

盧廣慧,女,27歲

陽西縣強制隔離戒毒所民警


自1月24日以來,盧廣慧就一直在所裡堅守,為防疫忙前忙後,衝鋒前線,就連春節都是在所裡度過。緊接著,2月2日全所實行封閉式管理,作為在所執勤的唯一女民警,盧廣慧主動請纓,申請參加第一批封閉執勤人員,為了讓其他民警同事得到更多休息,盧廣慧又主動申請編入留所封閉時間最長的第二組。


陽江青年民警的風采,一直奉獻著青春


在所裡,她是整理數據“小能手”,每天謹慎對待簡單而重要的收發文工作,給領導彙報文件要求和精神,對於比較重要的防疫要求,她會用記事本記下來,一條一條落實,確保每個防疫措施落實到位。她堅持每天收集整理所內執勤人員人數、消毒次數、學員體溫測量人次、獲取照片、出所就醫人數、身體發燒異常人數等數據,雖然工作很繁瑣,盧廣慧卻是樂此不疲,她說每天統計的不是數據,而是一種平安喜報,心裡也就更加踏實。同時,盧廣慧又是後勤保障的“小管家”,在防護物資都普遍緊缺的情況下,她和同事為保證防護物資的充足,幾乎走遍了整個縣城。


陽江青年民警的風采,一直奉獻著青春


在這段日子裡,盧廣慧也想家,有時候壓力太大,晚上和家人視頻完,自個躲在被窩裡哭泣,但第二天她又充滿能量去面對新一輪的挑戰。因為她知道,現在的堅持不僅僅是為了那個暫時回不去的“小家”,而是為了監所這個“大家”,更是為了我們這個“國家”


陽江青年民警的風采,一直奉獻著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