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青年民警的风采,一直奉献着青春

阳江青年民警的风采,一直奉献着青春

南方阳春 今天


五四青年节 为青春高歌


警令如山召必回,舍家为民筋骨碎;

警徽耀我风雨路,抗击疫情凯旋归!

在工作中,

他们是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警营尖刀;

在抗疫中,

他们是不惧病毒威胁的逆行者;

在生活中,

他们是孝敬父母,热爱家庭的儿女;

他们就是阳江市公安机关的青年民警群体!

既有不曾退却的蓬勃朝气,

也有逐渐磨砺出来的沉稳。

他们用奋斗负重的朝气前行,

他们用奉献青春的精神换来岁月静好!


抗疫“最强大脑”成员 冯汝佳


人物名片

冯汝佳,男,30岁

阳江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民警


“外来人员底数清、情况明”是我市公安机关打好防控疫情攻坚战、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防控措施的重要前提。在这场没有“硝烟”、不见“敌人”的抗击新冠肺炎战“疫”中,作为市局抗疫的“最强大脑”防控办的一员,冯汝佳全身心投入到防控疫情工作中,在疫情攻坚关键时刻发挥出自己全部的力量,为保障全市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竖起最坚实的盾牌!


疫情发生后,冯汝佳主动担当,从大年二十九起,每天工作15小时以上,经常忘记自己的饮食,整个人完全沉浸于工作中。有一次他加班至深夜,忽然感到头晕目眩,一同工作的同事都叫他早点回去休息,但他为了确保数据信息时效性,不顾大家的劝阻,继续留在办公室加班,直至数据资料准确。

“哪里需要我,哪里就有我”。1月下旬某天,冯汝佳在工作中发现,有一家5口人从疫情重灾区进入阳江,为了减少风险,防止疫情扩散,必须立即找到这一家人!冯汝佳主动请缨,加班加点排查寻找,在连续查找7小时后,当天上半夜,在市区某小区找到了这一家人,并立即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把他们带到医院进行检测,及时做好人员隔离等工作,彻底杜绝新案例输入阳江的可能!


阳江青年民警的风采,一直奉献着青春


不辞疲惫地反复分析、研判、整理,冯汝佳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过滤器”和“起搏器”的作用,努力架起人员数据信息的“大动脉”,为市委、市政府和市局党委全面掌握疫情防控工作情况、谋划推进工作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撑。


抗疫逆行者 郑子亮


人物名片

郑子亮,男,26岁

阳春市公安局禁毒大队二中队民警


2020年1月27日,大年初二,正在执行春节巡逻任务的郑子亮临危受命,来到了罗阳高速石菉出口,24小时对进入阳春的车辆、人员进行核查,做到逢人必检、逢车必查。由于任务紧急,值勤设施尚未齐全,只有一个简易的遮雨棚,恰逢春节期间气温骤降,伴着寒风骤雨,他依然坚守在岗位上,兢兢业业执行任务,身体被冻僵了,郑子亮就和同事挤在一处,犯困了就互相聊聊天、打打气,就这样硬是撑过了那段时间。通宵执勤换班后,他也没有立即休息,而是日事日毕,一丝不苟地将核查的车辆数、温度异常人员等情况向上级汇报。


阳江青年民警的风采,一直奉献着青春


阳江青年民警的风采,一直奉献着青春


2020年2月23日,阳春市石望镇发现一例新增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郑子亮同志刚结束为期一个月的高速卡点防控工作,又马不停蹄地赶往石望进行设卡隔离防控。值勤换班时洗手消毒、护目镜清洗消毒、口罩及时更换、隔离点来往人员登记核实……


有了之前的经验,这次郑子亮对每一个环节都要求精准、及时、全面。除了配合医护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工作,郑子亮还要安抚被隔离村民的情绪,让村民能安心地配合工作,获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石望卡点执勤工作结束后,郑子亮又踏上前往春湾隔离点值守的征程。


阳江青年民警的风采,一直奉献着青春


抗疫“女汉子” 谭倚湄


人物名片

谭倚湄,女,26岁

阳江市公安局江城分局治安管理大队民警


谭倚湄是江城分局治安管理大队的一名新警,还没有来的及适应身份的转变,她就加入到战疫的工作中,成为阳江市公安局江城分局“防控办”的一名信息收集员。信息处理工作纷繁复杂,谭倚湄虽然是业务新手,但做事认真利落,又不乏机敏细致,主动承担了多项工作。她与同事废寝忘食、昼夜不分地坚守在岗位上,收集着一份份信息名单和情况报表,分析研判,从中筛选有效线索,第一时间将各项指令传发到各相关警种及时开展查控工作。在电话核查中,遇到的群众不理解情况,谭倚湄就一遍遍地耐心解释,循序渐进的去引导,直到对方消除疑虑,获得群众的信任。


阳江青年民警的风采,一直奉献着青春


谭倚湄心思慎密,对于上报数字的变动,她都要问明原因,确保准确无误,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每天下班后,她还要盯着微信里的工作群,及时回复信息,“因为怕错过重要的信息,我经常吃饭的时候都盯着手机,一顿饭经常一吃就是一个多小时。” 谭倚湄笑着说。


阳江青年民警的风采,一直奉献着青春


谭倚湄的家在广州,在警察爸爸的影响下,她从小就向往公安事业,当父母得知她考到阳江后,都非常支持她,让她安下心来,鼓励她不论在那里,都可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疫情发生后,谭倚湄4个月没有回过家,这让她内心充满愧疚,她说,疫情一结束,最大的愿望是回家和父母吃顿饭。


抗疫青警先锋 张文超


人物名片

张文超,男,27岁

阳江市公安局阳东分局治安管理大队民警


阳东区有许多加工制造企业,是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基数较大的区域,每天流动的外来人员数量非常多。张文超为阳东分局“防控办”中最年轻的民警,负责跟进涉疫情人员信息收集、核查、整理、下发,跟进的工作,工作量非常大。为了能迅速将人员信息下发到派出所进行排查,张文超从早上8点就得守在办公电脑前,遇到信息数据不全,张文超必须致电核实,一天下来,一百来通电话少不了,这时他的喉咙都已经干到说不出话了。

但分流工作还只是整个工作的第一步,接下来,张文超还要与各个镇的进行对接,收集核查情况进行整理,遇特殊情况,还要联系卫健等部门进行沟通协调。每天工作完成后,一般都是晚上九点多了,而这时候张文超还不能下班,必须继续守在电脑前等待新一轮数据的下发,而有时候一等就到了深夜。


阳江青年民警的风采,一直奉献着青春


阳江青年民警的风采,一直奉献着青春


“妈,我今晚不回家吃饭了,你不用等我了。”“好,你自己记得准时吃饭。”在整个疫情防控工作期间,类似的对话几乎每晚都发生在张文超身上,错过饭点成为习惯。连续紧张工作一个多月以后,国内的疫情防控形势终于有所好转,各地的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正当以为可以喘口气时,这时国外又爆发了大规模的疫情,防控办的工作量又陡然剧增,为落实“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防控工作措施,张文超和他的同事们选择继续坚守岗位,默默奉献。


阳江青年民警的风采,一直奉献着青春


阳江青年民警的风采,一直奉献着青春


高墙内绽放的铿锵玫瑰 卢广慧


人物名片

卢广慧,女,27岁

阳西县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


自1月24日以来,卢广慧就一直在所里坚守,为防疫忙前忙后,冲锋前线,就连春节都是在所里度过。紧接着,2月2日全所实行封闭式管理,作为在所执勤的唯一女民警,卢广慧主动请缨,申请参加第一批封闭执勤人员,为了让其他民警同事得到更多休息,卢广慧又主动申请编入留所封闭时间最长的第二组。


阳江青年民警的风采,一直奉献着青春


在所里,她是整理数据“小能手”,每天谨慎对待简单而重要的收发文工作,给领导汇报文件要求和精神,对于比较重要的防疫要求,她会用记事本记下来,一条一条落实,确保每个防疫措施落实到位。她坚持每天收集整理所内执勤人员人数、消毒次数、学员体温测量人次、获取照片、出所就医人数、身体发烧异常人数等数据,虽然工作很繁琐,卢广慧却是乐此不疲,她说每天统计的不是数据,而是一种平安喜报,心里也就更加踏实。同时,卢广慧又是后勤保障的“小管家”,在防护物资都普遍紧缺的情况下,她和同事为保证防护物资的充足,几乎走遍了整个县城。


阳江青年民警的风采,一直奉献着青春


在这段日子里,卢广慧也想家,有时候压力太大,晚上和家人视频完,自个躲在被窝里哭泣,但第二天她又充满能量去面对新一轮的挑战。因为她知道,现在的坚持不仅仅是为了那个暂时回不去的“小家”,而是为了监所这个“大家”,更是为了我们这个“国家”


阳江青年民警的风采,一直奉献着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