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40个胚胎换1只克隆猫活体,花25万后,谁在狂欢?谁又在痛苦?

此前有媒体新闻报道,由我国自助培育的第一只用克隆技术诞生的猫“大蒜”,即将迎来满月的消息不胫而走。并且这家负责培育克隆的“北京希诺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因此次成功案例开始走红,目前,据报道称,该生物公司已在电商渠道全面铺开,正以猫类25万元/只、犬类38万元/只的价格向铲屎官们提供宠物克隆服务,今年计划完成的营业额高达2000多万元。

用40个胚胎换1只克隆猫活体,花25万后,谁在狂欢?谁又在痛苦?

就如同愿意花费高额费用克隆猫的“大蒜”主人黄先生一样,宠物市场的火爆+先进的克隆技术+法规缺失的监管空白,催生着这一高端宠物克隆消费市场的发展。

而主人的爱宠心切,不愿承受生离死别的痛苦,克隆就如同一颗救命稻草一般,指引着铲屎官把已安息的宠物尸体挖掘出来,提取生物样本,满寄期望于克隆技术突破自然法则壁垒。

用40个胚胎换1只克隆猫活体,花25万后,谁在狂欢?谁又在痛苦?

而这一切“大价钱”的行为的背后,你是否知道,这是带给了谁的狂欢?这又带给了谁的痛苦?

资本注入+技术发展+炒作噱头+复活渴求,刺激着宠物克隆市场的狂欢!

宠物克隆市场的发展,与近几年的宠物经济蓬勃发展密不可分,根据新出的《2019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19年中国城镇宠物犬猫数量达到9915万只,比2018年增长了18.5%。人均单只宠物犬年消费达6082元,宠物猫年消费达4755元。

从数据看上去,克隆宠物仿佛是一门初见端倪的大生意,资本的趋利性,也就有了资本对这个市场的不断注入及抢占市场。

据资料显示,目前全球从事宠物克隆商业化业务的生物公司有三家,分别是美国宠物克隆公司ViaGen Pets、韩国秀岩生命工学研究院(Sooam Biotech),以及中国的希诺谷。

技术层面上,目前的克隆技术,从97年英国克隆羊“多利”(Dolly)以来,不断又新的突破和发现,克隆牛、小鼠、克隆猪、克隆兔、骡子、鹿和马……再到17年的中国首只克隆猴,再至如今的克隆猫,似乎除了克隆人外,什么动物都可以。

用40个胚胎换1只克隆猫活体,花25万后,谁在狂欢?谁又在痛苦?

再加上媒体的肆意抄作,粉饰渲染后,传达给铲屎官们的意思就变成了一种“逆天改命、复活再生”的神奇,并且只要有钱,只要肯花大价钱,就什么都可以办到。

而这种“办得到”,说到底是刺激到了铲屎官们脆弱的心灵点。面对我们宠物的种种意外:不慎丢失、意外跌落、中毒身亡、寿终正寝,无论哪种方式,我们的爱宠都无法陪伴人类一生。克隆似乎是避开了生离死别的痛苦,却让铲屎官们忽视了克隆宠物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其实克隆只是延缓了生离死别痛苦的降临时间而已。

克隆所需的耗费成本+基因缺陷+未知风险,阴影笼罩着克隆过程中的生物载体与克隆成品!

以克隆猫“大蒜”为例,它的培育过程和大多数的克隆动物方式类似,通过提取宠物源“大蒜”身体的细胞核样本,植入到去核卵细胞中(卵细胞由其他母猫提供),再通过电脉冲刺激使之进行细胞融合,转而发育成胚胎,最后将此胚胎再放入到另外一只代孕母猫体内。

根据报道,此次克隆胚胎的成品共有40只,分别由四只猫代孕,其余三只猫没能成功怀孕,仅有一只猫成功出生。另有消息显示,该公司至少饲养了上千只猫和狗作为实验动物,以选择性成熟、处在排卵期的个体来参与克隆。

用40个胚胎换1只克隆猫活体,花25万后,谁在狂欢?谁又在痛苦?

2002年,科学家首次实验克隆猫时,制作了82个胚胎,只有一只猫顺利怀孕并生下CC;2005年,科学家给123只代孕母狗体内平均植入5-12个胚胎,最后只有“史努比”顽强活下来。

而这些只是给宠物逆天改命的成本其中之一!

克隆并非100%复制,由于细胞核DNA与去核卵细胞的细胞质DNA的互相作用,等克隆成品出来后,源生物和新生物是有着样貌区别的,如同两只“大蒜”如今的区别一样,克隆出来的克隆体和本体,严格来说,只是一对在不同时间出生的、基因接近相同的双胞胎。

另外,DNA所携带的基因缺陷的不确定性,也会导致克隆成品存在隐形的基因缺陷风险,当时著名的克隆羊“多利”,正是因为携带的基因缺陷导致关节炎及无法治愈的肺病,最终在6岁半时执行安乐死,正常羊的寿命在11-12年左右。

基因缺陷风险是不可能避免的,而基因编辑更是另一门需要好几代人艰难攻克的大课题。克隆出来的宠物,不但可能在外貌、性格上存在差异,甚至在其生命周期内都可能存在较大的健康风险。据报道,在“大蒜”出世以前,该公司培育的克隆猫“丫丫”仅存活了3天。

当然也希望“大蒜”能够健健康康,快乐的度过猫生。但商业化克隆流程上以多换一,最终没有成品,只有牺牲品!

道德伦理+价值等当,自然法则与人类私欲的斗争,商业化克隆高额消费背后的一切是否值当?

在克隆动物上,没有父系,只需要母系一个提供基因,一个提供卵细胞,一个负责孕育,就能诞生新生命。但作为赋予了一个生命个体,这样的人为造物是否违背了生命伦理与动物福利?我们也不知道这种人为造物对动物自身和自然生物界会有没有什么累积危害?

这是否又是一场昂贵却无道德的骗局?

另外,也有人提出质疑,在国内各种流浪猫狗遍地走的情况下,花费几十万去克隆一只宠物是否值当?是否构成了对生命的亵渎与浪费?

克隆出来的宠物,只是完成了生物上的基因类似,而更多的本体相关记忆、行为、个性等,都是不可遗传的。相当于选了个体貌相近的新宠物,这与自然规则上的生物繁衍相比,商业化宠物克隆如此高昂的耗费,意义在于哪里?

用40个胚胎换1只克隆猫活体,花25万后,谁在狂欢?谁又在痛苦?

宠物行业不是高消费的代名词,也不是充斥人类资本道德私欲的名利场,而应是赋予宠物更多关爱与体现铲屎官责任感的地方。

当一只宠物走入你的家庭,你的生活,它依靠仅是一身皮毛,两只大眼睛,三瓣嘴,对着你卖萌耍乖、调皮捣蛋,渴求着你陪伴它、养育它。

我们仔细想想养宠的意义,难道人类养宠就是为了有优越感?在不会说话且智商相当于人类3岁小孩内的毛孩子面前,人类的私欲灌注入宠物的生活,如当今冒出来的宠物各种高端消费项目,瞄准的其实不是毛孩子的需求,而是铲屎官们的钱袋子!

资本在狂笑!私欲在横流!宠物在流泪!

就像现在的宠物克隆一样,每次几十万的消费,近千只的宠物活体实验,去换回一个主子对一只已故宠物无尽的思念与惋惜。那铲屎官的一生有多少个几十万够去花?宠物的一生又有多少个十几年够去活呢?如果失去了才去珍惜,还不如在当下珍惜!

所以完善的宠物行业准入机制、行业标准、法规政策、及建立稳定的宠物相关医疗、福利与救助流程、物价体系,才是宠物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请勿让新兴的宠物产业,由于道德缺失和法规漏洞,变成了铲屎官与宠物们成韭菜、资本私欲横流的名利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