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錢近、離事遠、離是非更遠、努力做到不勞而獲



營銷就是老中醫,最近找上門來的創業者挺多。

和目光炯炯的創業者,聊營銷本質、增長策略、變現方式... ...

我挺享受。

13年來所思、所學、所實踐,都在這裡。

這是我的福樂狀態!


那麼問題來了:

——這麼多年聚焦商業增長,人生的增長,該如何設計?


(一)

有一年投項目,蘇州調研,喝了兩口礦泉水,忽然胃痛

難受得萬念俱灰,簡直生無可戀。


坐下來問自己:

“你到底想幹嘛?”


這個項目,非我所擅長,也不喜歡,但諸多力量牽引下,卻企圖拿下。

“人生最大的負債,莫過於錯誤的認知。人世間的每一份痛苦,都是對認知錯誤的懲罰。”


閉上眼,捋了一遍後,我停掉了項目,打飛機回家。


犯了錯一定得付出代價,越早認錯,代價越小。


人生增長正確的方向究竟是什麼?

似乎並不好找,

但如果走了錯誤的方向,你應該有感覺的。

比如說:胃疼。


(二)

Blackstone創始人蘇世民退休了,他說:


離錢近、離事遠、離是非更遠、努力做到不勞而獲

我們是什麼樣的人,越早發現越好,才能追求適合自己的機遇,而不是追求別人為我們創造的假夢想。

蘇世民有童子功,他的“發現”,咱沒法複製!


人生的增長,肯定不只是財富

富豪們,遠有比你多的多的倉皇


財富增長,和幸福也沒啥關係

這種印象如此之強烈

以至於7年前,我調侃過一句話:

我寧可迎著小風吃西瓜,也不願含著眼淚開瑪莎


(三)

人生的增長模式,似乎與權利也沒關係


有位企業家曾是大領導

有一次喝著30年老白汾,聊到深夜


酒喝完了

話說透了

相顧無言

深深嘆息和失落


歲月洪流,你我不過草芥罷了


(四)

和名氣有關嗎?

不過是混口飯


石康說:

成功是啥?

不過是壞逼賺了錢,讓傻逼羨慕而已


“把自己變成野獸

才能防止做人的痛苦”

這句話送給演藝圈新人。


馮侖警告過:

人生的角色要少


創業者就專心致志創業

作秀就專心致志做秀

釣凱子找富婆的,就專心釣凱子找富婆


都想要,往往沒啥好結果

需要我舉例子嗎?


人生就是圍城,大家都覺得別人碗裡的肉香。

用段永平的話總結,兩個字:

本份!


(五)

非財富、非權利、非名氣,

增長的指標到底是什麼?


我覺得,應該是

靈性


畢竟我們是靈長類動物。

總得有點追求


這個靈性,是不斷給自己的大腦升級

升級到能夠連上所有高等生物的網絡

佛陀、耶穌、老莊、孔孟、曾國藩、張居正、達爾文、萊布尼茨、牛頓、愛因斯坦... ...


思接千載,神遊八荒

跳出三界,不在五行


用最好的大腦,來升級自己的大腦

用最好的算法,來迭代自己的算法


唯有內聖,才能外王

這才是真正的增長!


(六)

君子藏器於身,伺時而動

從商之人,在只求靈性增長時,如何銼銳解紛、和光同塵?


我有一位在國外修行多年的師兄。人脈資源廣,有點挑花眼。

我的建議是:

避開“沒有核心競爭力、流程長環節多、變現遠”的項目。


摻和這種事,賺不到錢甚至虧錢是大概率,但這倒是其次,

最麻煩的是,過程中會令你非常痛苦,身心遭受蹂躪。


見慣了太多創業項目的起伏和生死。

身邊的例子舉不過來。

項目的操盤,其實是認知的投射。

經驗是:

先得讓自己舒服了,做起項目來才能事半功倍,因為至少你能堅持下去


(七)

心越大,世界越大,是非越小

心越小,世界越小,是非越大

馮侖對於增長的題眼只有兩個字:

是非


他說:

離錢近、離事遠、離是非更遠、努力做到不勞而獲!

我認為:這是身處寒流中,最好的增長和實修模式!


離錢近、離事遠、離是非更遠、努力做到不勞而獲

遠離是非,才能自由增長!

如何遠離是非?


知人不壞事;知己才成事。

人生增長的切入點是“離錢近”:

離錢近的本質就是變現快,

離錢近才能不失控、勝算高!


關鍵是“離事遠”

只有生意模式簡單,才能離事遠。

這事互為因果:

你只有特別專業才能生意模式簡單;

正因為你生意模式簡單,所以你變得越來越專業。


當我們談“想hold住什麼時”,已經輸了一半

hold說明你生意模式很複雜。

增長策略最忌諱“平均用力”

二八法則才是人生和商業真諦。


(六)

我認識一位大姐,老公做VC,自己炒美股,兒子在美國讀高中,女兒在英國讀初中。

重倉殺入,長期持有,剩下來沒事就是滿世界跑,

離事遠、離是非更遠、不勞而獲的日子,極其瀟灑。


司馬遷用12個字總結過發財的秘密:

無財做力:沒有錢的時候,就要靠雙手,白手起家,肯吃苦,積累原始資本

少有鬥智:有點資本,就要會用腦子,靠智力,實現資本的擴張

既饒爭時:富有了之後,要有戰略眼光,博取時代最大的紅利。


真正的聰明人絕不會讓自己累著

笨蛋才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我們一個旅行團玩了兩週。

對我指點和提攜很多


她促使我思考:

營銷行業如何:離錢近、離事遠、離是非更遠呢?


先聊聊傳統營銷的弊端:

傳統營銷策劃是麥肯錫模式,交付的是方案。但明顯跟不上需求


離錢近、離事遠、離是非更遠、努力做到不勞而獲

原因有三:


一、價格高。

沒一兩百萬,你連國內的策劃公司都請不起;


二、落地難。

當專業化服務被流水線生產後,落地難是必然;


三、協同差

創業者最大的需求,不是方案,而是能和他同頻共振、同維碰撞的人;

在他不熟悉領域,能深度參與,幫他搞定的人;

是在他腳踩西瓜皮,焦頭爛額時,幫他抽絲剝繭,抓住本質的人。

他需要的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能隨時跳出來幫他解決掉關鍵節點的人。


所以,我想了一個解決方案,也已經簽了幾家,大家也提提意見。


離錢近、離事遠、離是非更遠、努力做到不勞而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