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滅亡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為什麼?

智慧百科


晚清的滅亡,無論從中國古代治亂循環的角度看,還是世界發展潮流看,都是歷史的必然。

治亂循環角度上,一個王朝的統治基本上是開始恢復經濟,隨即走向盛世,盛世之後慢慢沒落。清王朝自乾隆晚年開始,社會矛盾逐漸尖銳,人口增長過快,土地兼併嚴重,官場腐敗之風日盛,這都是一個王朝末世的表現。不過不得不說,由於歐洲人的介入,延長了清朝的統治時間。

不過,隨著西方的介入,雖然在短時期內,清朝靠著洋人的技術甚至說是洋人,使其苟延殘喘,但同時也為其滅亡埋下了伏筆。

其一,當時的世界潮流是由封建主義發展為資本主義。西方的介入,中國產生了民族資本主義。隨即,代表民族資本主義階級的思想者開始謀求改造中國。君主立憲、民主共和都是可供選擇的目標。但由於清王朝內部的問題,君主立憲的改革並沒有得到徹底的貫徹,以革命為主色彩的民主共和最終改造了中國。

其二,中國傳統的“華夷觀念”與世界普遍滋生的民族主義融合在一起。滿清作為異族統治,其建國初期的很長一段時間是要探索如何治理漢族群體的,滿洲貴族也的確做到了這一點。因此,在清中期,漢族人幾乎忘記了滿人對於漢人的血腥屠殺。但隨著西方文明的傳入,中國人的開眼看世界,曾經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又重新呈現在漢人的眼前,這使得民族矛盾日深。

最後一點,是清王朝面對危機的改革能力不強。說白了這還是民主矛盾的問題。太平天國運動之後,清政府權利力下移,地方督撫與漢族官僚崛起。直到庚子國難,地方督撫徹底拋開中央政府搞東南互保,這使得清政府內部在日後的改革之中南轅北轍。本來改革的中心思想是約束皇權,給予地方更多的權利。但是出於對漢族官僚以及地方勢力的芥蒂,清政府的改革者反而是打著“放權”的名義“集權”,這也導致清政府人心盡失。

最終,武昌起義如倒下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一般,南方諸省紛紛獨立。而在北洋的袁世凱逼宮時,清王朝甚至難以組織起有效的反抗。清王朝也走向了盡頭。


月曉YB


清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清朝的滿洲貴族違背了與漢族官僚之間的權力分配。幾個20多歲的毛頭王爺貝勒要收回所有漢族大員的權利,搞皇族內閣。

這在晚清是行不通的,就連慈禧都是平衡了恭親王,醇親王,榮祿,李鴻章,左宗棠等等滿漢重臣的權利才得以執政。最後內閣總理大臣,協理大臣,外務,陸軍,海軍,度支,學務,民政,司法,農工商等13個重臣位置,滿洲貴族佔了9個。

而且別人練的新軍鎮,滿洲大員說拿過來就拿過來,然後就讓人走人。地方漢族大員也有很大的意見,因為皇族內閣剝奪了,他們直接向皇帝上奏的權利,而且各省交由內閣統轄,也是他們不能接受的。

滿洲貴族唯一,熟悉近代軍事,在日本考察軍事,協助袁世凱練兵的鐵良,本身管轄著北洋軍第1,3,5,6鎮。結果20來歲的攝政王載灃在1909年免去鐵良陸軍部尚書之職,鐵良被排擠出京,調任江寧將軍。日本軍校畢業的良弼也被撤職北洋軍第1鎮長官等職務。

攝政王載灃上來沒幾年,就徹底得罪了朝廷和地方上的漢族大員,徹底喪失了朝廷對北洋軍的控制。沒有了漢族大臣的支持,又沒有了軍權,清朝也就距離滅亡不遠了。清朝的滅亡就是從失去軍權開始的。

一個沒有了軍權的朝廷,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都是必然要滅亡的。朝廷還試圖通過皇族內閣搶走南方督撫手中的權力,所以,南方那些擁有兵權和財權的督撫,辛亥革命一爆發,很多都‘參加’了革命。


深度工場


1912年,辛亥革命爆發後,隨著宣統皇帝溥儀《退位詔書》的頒佈,統治了中華大地269年的滿清王朝便徹底的退出了歷史舞臺,想想太祖皇帝努爾哈赤從最初的幾十人起兵,到後來清太祖皇太極在瀋陽稱帝建立大清,而後多爾袞入關平定中原,以及經歷聖祖皇帝康熙以及雍正兩代的發展到達巔峰,直到最後的沒落,不得不讓人感嘆歷史無常,唯順而生,那麼清朝滅亡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

丫丫來為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如有錯誤請指正:

清朝統治者對百姓的控制太嚴格

從古至今,任何國家,任何民族,想要繁榮昌盛,都不能忽視民眾的力量,民主言論自由,開放度高,人民的創造性就高,科技程度發展高,國家才能長久進步,而清朝對於百姓,對於文化的摧殘是非常殘酷的,清朝統治者,不允許百姓、文人墨客提一點鼓動民族熱情的言論,這對於清朝的發展是很不利的,像一臺機器一樣,沒有溫度的運行著,早晚會停歇。

統治者對軍事、科技的發展不用心

任何一個國家要想強勢,不被壓迫,最直接的就是在軍事方面強硬,而軍事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進步。而清朝為了防止百姓起義,他們禁止了很多科技方面的發展,禁止了先進武器的發明和使用,這樣是使群眾沒有有效的武器來反叛,但是也讓清朝軍隊無法用先進的武器了,一直是在使用冷兵器的,而與此同時,西方列強正在快馬加鞭的搞科研,用科技的進步來促進軍事的先進與發展,於是,慢慢的,清朝就被西方列強給落遠了。

統治者拒絕接受新思想

清政府清楚的意識到,要想統治久安,不僅不能給與百姓、人民群眾武器方面的權利,更要在思想上固執住百姓的思想,不讓他們去接收新思想,同時,怕影響自己的統治,權利,甚至是財產利益,將剛要興起的新法,變法都扼殺在了搖籃之中,就這樣,思想覺悟,也落後於西方列強。

所以,清朝為了自己的統治,為了自己的皇位,利益,權利能後長久的不收影響,為了一己私慾,慢慢的讓自己的國家在軍事,政治,文化,思想等方面都沉落守舊,不思進取,這就是清朝滅亡的主要原因。


丫丫說史


這麼問的話面就比較廣了,非隻言片語能解釋得清楚了。不過荒野可以從兩個方面為你解答這個問題。

◆對外方面:


對外方面晚清失敗的地方也是數不勝數,我就挑典型的甲午中日戰爭為例吧,甲午海戰其實是清弱日強的戰爭。但這個弱不是指裝備弱而是人心弱體制弱,艦船方面威武的北洋艦隊不比日本聯合艦隊差,差就差在海員的素質和作戰的方法,海軍體制根本就不能與日軍相提並論,落後的戰法也是處處掣肘。對外的外交手段相當侷限,不會利用國際社會秩序,因而在國際上也是任人擺佈。

◆對內方面:

甲午戰敗後,大清還是做了些救亡圖存的舉措的。如編練北洋新軍,然而這個北洋新軍的大臣是袁世凱,也就是說新軍兵權落到了在人手裡,加上對北洋新軍以西方制服訓練的同時,還強行灌輸封建思想。導致新軍內部西方開化思想與封建君主思想矛盾尖銳,一部分北洋新軍開始了重新的思考,清王朝醜陋的面目逐漸顯露,起義之事自然水到渠成!最終本來是用以保衛清廷的新軍反而倒戈相向。


●總結晚清的失敗並不在裝備和物質方面,而是體制和思想。晚清何嘗不想救亡圖存?只是他始終不肯願意放下面子和利益去向先進的西方學習,自認為天朝上國只是出了一些小毛病,其實已是人心迂腐不可救藥了!



荒野歷史


自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後,大清帝國進入風雨飄搖的晚清時代。內憂外患,喪權辱國,72年間竟發生近20場外國侵略戰爭和內部起義戰爭,最終導致清王朝滅亡!

下面盤點一下晚清72年間發生的大小戰爭,一張圖看完晚清帝國的滅亡之路!如若康熙、乾隆大帝看到這張圖,估計也得被活活氣死!

康熙大帝

內憂外患戰爭不斷
乾隆大帝


西樓青門外一笑談文史


晚清政府滅亡在當時其實是必然的結果,根本原因是其腐朽的封建體制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下面我們從各個方面具體盤點下

一:政治方面

當西方國家的政體已經是君主立憲制、共和制等先進政體的時候,清政府依舊是落後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雖然搞了清末新政,頒佈了《欽定憲法大綱》,但是其實質是假借立憲之名,行集權之實,欽定憲法大綱以保障“君上大權”為核心,規定了皇帝具有頒佈法律、召集和解散議院、統帥海陸軍等等權利,實際和專制帝王沒什麼兩樣,並且又規定了九年的預備立憲期限,雖然九年是合情合理的,畢竟需要一個過渡時期,但當時國人已經對清政府不信任了,因此立憲派還掀起了國會情願運動,請求立即召開國會。迫於形勢,清政府於1911年搞了責任內閣,但是內閣大臣13名成員中有9人是滿族人,其中7人更是皇族,這屆內閣也被時人譏諷為“皇族內閣”,引起了社會的普遍不滿。



二:經濟方面

在甲午戰敗後,清政府已經允許民間辦廠,湧現出了一大批商辦企業,如華僑張振勳在山東煙臺創辦進張裕釀酒廠,夏瑞芳在上海創辦進商務印書館,狀元資本家張謇創辦進南通大生紗廠。在清末新政中清政府還頒佈商法律法,獎勵工商。但是不斷成長起來的資產階級,對現存的體制越來越不滿,一部分成了立憲派還掀起了國會請願運動,一部分成了革命派,企圖推翻清政府建立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清政府本想通過獎勵工商維護統治,但是客觀效果缺大大違背了其主觀意願。



三:文化教育方面

在清末新政中清政府曾改革學制,設立學部,鼓勵留學,並下令從1906年起廢除科舉制度,這些新知識分子,在接觸進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思想文化後,認識到了世界發展的大勢和中國的落後,反而走向了清政府的對立面,成為了革命派的中堅力量。



四:用人方面

慈禧死後,載灃攝政,這哥們一上臺就想給他光緒哥哥報仇,把袁世凱罷免了。袁世凱當時是清政府舉足輕重的人物,不但是清末新政的推動者,而且手握清政府最精銳的部隊-北洋軍。後來在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席捲各地時,清政府竟然調動不了北洋軍,不得不請袁世凱出山,但此時袁世凱已經不會對清政府唯命是從了,一面進攻武昌,一年又和革命派秘密談判,最後成了清王朝的掘墓人。


近現代中國史


歷史的必然,面對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滿清統治者依然防火防盜防漢人,一切以皇權為中心不思變革畏民如虎,若不是中興名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晚清早就滅了,但有此人才卻千方百計掣肘無法放手改革。慈禧老太婆把持朝政四十多年前期支持洋務使得晚清有中興之象,然而後期驕奢淫逸用帝王之術而忽民心,死前毒死光緒使得清庭權利無法正常交接。天時地利人和,形式上新的思潮影響民眾開始覺醒,有識之士意識到滿清已無可救藥,而且當時清庭名義上的中央政府實際上已經各自為政各省督府對清庭沒了信心,經過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清庭內憂外患國庫空虛加重了底層百姓負擔。總而言之,晚清政府當時已經病入膏肓須得雷霆手段徹底改革才能鳳凰涅槃,可惜歷史給過他們無數機會都沒能把握。


青啤雪花二鍋頭


晚清失敗的原因有很多,閉關鎖國,內部思想腐敗落後。面臨世界大格局的變動,依舊認為我乃大天朝,地大物博。諷刺的是,在後期清政府簽訂了很多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等等,激起了民憤,有很多仁人志士提出改革,但清政府置之不理,不願改革。在這樣的統治下,清政府不得民心,一步步走向滅亡。


華星旅行吧


失盡民心了可以這麼說,清軍和八國開戰老百姓搬凳子看熱鬧,你話再多錢也買不贏。


黃玉米


晚清滅亡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社會與更高一個社會層次的資本主義社會的碰撞。西方工業革命後進入資本主義時代,至於維新變法只是改良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在這過程中,日本維新成功,中國維新失敗,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起了很關鍵作用。中國官本位思想嚴重,當官的一切以自身利益角度出發,不惜損害民族利益,不可能如日本社會一樣為了民族存亡主動放棄幕府,擁護明治維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