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傷害,依然捨不得分手?理解“沉沒成本”才能做對人生選擇

最近,有個朋友向我吐槽說,越久越發現這個男的不適合做自己未來的老公,不適合做伴侶。

我問她,那為什麼不分手呢?

她回答說還是捨不得。捨不得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愛情,而是覺得:

“陪他看電影、陪他吃飯、從來沒有這樣為一個人做這麼多事......
我人生中最好的青春全給了他。”

《小王子》說:

正因為你為你的玫瑰花費了時間,這才使你的玫瑰如此重要。

但現實是,玫瑰很多,你不甘心的是你自己的付出。

守著一堆爛攤子,消耗著、痛苦著,沒有勇氣及時止損。

戀情或婚姻明明已經一地雞毛,仍然不願分手,寧可讓痛苦發酵,也不捨得轉身離開。

明明被一次又一次伴侶傷害,卻依然無法下定決心分手。

明明知道未來的發展道路。沒有那麼光明,卻懷戀於過去的付出而無法做出決定。

明明心裡還沒有決策,一聽到“馬上就沒有了”的時候,匆匆決定。

如果你遇到過以上種種,那麼我想你該瞭解一下 什麼是沉沒成本了。

為了大家更好的理解沉沒成本的概念,這裡為大家再舉幾個例子。

被傷害,依然捨不得分手?理解“沉沒成本”才能做對人生選擇

炒股
  比如股市在某段時間猛跌,很多股民就一直套牢,不願意割肉。
  當大盤跌到5000點的時候,他們想,這可能是短期的階段性調整,於是沒有止損;大盤到4000點的時候,很多人想,5000點都沒有割肉,這時候割肉豈不是很傻,於是又忍著......然後就一直等到如今2000點。你說悲催吧?

戀人

被傷害,依然捨不得分手?理解“沉沒成本”才能做對人生選擇


  比如有一對戀人已經談10年,性格等諸多方面還是合不來。繼續談下去,短期內也看不到改善的希望。如果雙方都夠理智的話,應該當機立斷分手。但是兩人都覺得,如果分手了,之前談了那麼多年,豈不是白費了?於是就繼續拖下去,青春年華就這樣耗在裡面了。

排隊
  假設你去吃飯,你選中那家餐廳人多,需要排隊叫號。然後你拿了一個號等著。但是等了30分鐘還是沒輪到你。這時候你飢餓難耐,而且邊上有另一個同樣檔次的店已經空出來了。這時候你是選擇繼續在這家等(繼續捱餓),還是選擇去邊上的另一家店就餐(無需再等)?
  大多數人會選擇繼續等。他們的理由是:剛才已經等了30分鐘;如果中途放棄,剛才30分鐘豈不是白等了?

度假
  筆者以為,很多讀者都屬於上述三個例子之一,所以某些讀者會為自己作一些辯解。下面再舉最後一個例子,也是一個特別傻的例子——傻到讓你無可辯駁。


  某個心理學家作了一個實驗,設想了如下一個場景:

假設你很喜歡度假。半年前,你花2萬元買了一個度假的全套服務(不可退款)。前幾天你又看到另一個【更好的】度假項目,只要1萬元,然後你又買了(同樣是不可退款)。等你買了第二個之後,才發現這兩項目的時間是衝突的(你只能去其中一個),而這兩個項目都不可轉讓(必須你本人去)。這時候你會選擇去哪一個?

  針對很多人作了上述這個測試,大部分人選擇去2萬元那個(也就是【較差的】那個)。為啥明明有更好的,卻選擇去差的那個捏?這不是很傻嗎?根本原因在於,很多人不願意看到這2萬元白花了——“沉沒成本”誤導了你的決策。

什麼是“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sunk cost)是一個經濟領域的概念,指的是已經付出並且【不可能】收回的成本。
比如你花錢買了某個商品,並且是不允許退貨的。那麼你已經花掉的錢就屬於“沉沒成本”。

什麼是“沉沒成本謬誤”?


  “沉沒成本謬誤”,英文為“sunk cost fallacy”。剛才說了,“沉沒成本”是【不】可挽回滴。因此,一個足夠理性的人,不會拿“沉沒成本”作為對未來決策的參考依據。但實際上,絕大部分人都是很感性的,所以這些很感性的人在作決策的時候,會受到之前的沉沒成本的影響,並作出不那麼理智的決策。
  這麼說比較抽象,給大夥兒舉一個例子。
  上世紀60年代,英法兩國聯手研發大型超音速民航客機(協和客機)。接觸的同學應該曉得——這玩意兒很燒錢。搞到半途,參與其中的很多專家已經意識到——繼續搞下去沒戲。但是前期已經砸進去好多銀子,如果半途終止,前面那些銀子豈不是白花了?所以兩國政府就硬著頭皮繼續搞。又砸進去更多的銀子(據說總費用超預算8倍),終於搞出來了。但是根本沒有競爭力,最後草草收場(前後總共才只有16架投入民航運營)。
  因為協和客機的例子太有名了,所以“沉沒成本謬誤”有時候也稱為“協和效應”。

“沉沒成本謬誤”的心理成因


  人們為啥會有“沉沒成本謬誤”?對於過去的付出念念不忘呢?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去解釋一下。

一致性原理 
  一致性原理說的是:人在心理上總是企圖保持各種一致性(這裡所說的一致性包括心理上的不同維度和層面)。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假如你是某歌星的忠誠粉絲,覺得此人歌唱得很好。那麼,即使你對這個歌星的道德水平缺乏瞭解,你在潛意識裡面依然會認為該歌星的人品很好。
  從理智的角度來看,一個人的唱歌水平,跟此人的道德水平沒有必然關係。但因為一致性原則在起作用,所以粉絲才會把這兩者等同起來。
  再回到“沉沒成本”的話題。不論是前面提到的“炒股”還是“戀人”和“排隊”的例子,你稍微思考一下,都能感覺到【一致性原則】在起作用。
  如果你想更深入地瞭解“一致性原理”的相關話題,可以看《影響力》這本書。

被傷害,依然捨不得分手?理解“沉沒成本”才能做對人生選擇

僥倖心理
  這個因素其實比較好理解。
  比如在“戀人的例子”,兩人都懷著某種僥倖心理,以為再相處一段時間,關係就能夠改善。為啥說這是僥倖心理捏?因為如果10年都無法改善,那麼今後發生改善的機會是很小的(“性格”這種東西,往往是年齡越大,可塑性越差)。
  比如在“炒股的例子”,很多被高位套牢的股民,就是心懷僥倖,以為很快就能等來大盤反彈。

損失憎惡心理
  不過前面提到的“一致性原理”和“僥倖心理”都不是最關鍵的因素。導致“沉沒成本謬誤”的【最關鍵因素】是“損失憎惡心理”。
  很多人光看字面上的意思,以為自己已經明白啥是“損失憎惡”。其實未必哦。如果你光從字面上理解,那麼你的理解多半是膚淺的,【未】切中要害。因為這個效應包含了一些可能令你意想不到的東西。
  考慮到這個效應比較重要,本文將對此進行進一步的解釋。

先看幾個小測試
  為了讓大夥兒更好地理解“損失厭惡”這個心理學效應,咱們來做幾個小測試。
測試1
  如下兩個方案讓你選,你會選哪個?

方案A(保守方案):
鐵定賺1000元
方案B(激進方案):
有 50% 的可能性會賺到2000元,另有 50% 的可能性沒有賺到錢

 經過心理學實驗的測試,大部分人選“方案A”。
測試2
  如下兩個方案讓你選,你會選哪個?

方案A(保守方案):
鐵定損失1000元
方案B(激進方案):
有 50% 的可能性會損失2000元,另有 50% 的可能性沒有任何損失

  經過心理學測試,大部分人選“方案B”。

問題
  如果你稍微懂點概率,應該明白:不論是第1個測試還是第2個測試,作為候選的兩個方案,從概率學的角度講是【等價】。


  那為啥大部分人在第1個測試中採用保守策略,但卻在第2個測試中改用激進策略?心理學上的“損失憎惡情結”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什麼是“損失憎惡/損失規避”情結?
  “損失憎惡”也叫“損失厭惡”或“損失規避”,英文是“loss aversion”,英文維基百科的頁面在“這裡”。
  前面說過了,千萬不要只從字面上理解這個概念。因為即使是傻子也明白,人都是偏好收益,討厭損失的。如果只是包含這麼膚淺的含義,它就不會成為心理學領域的重要概念了。
  這個概念的關鍵點在於:損失產生的消極情緒【遠遠超過】收益產生的積極情緒
  在第一個測試中,你面臨的2個選擇都不涉及損失,這時候大多數人會選擇保守策略——這個很容易解釋。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安全性需求”僅次於“生理需求”。也就是說,在不威脅到生理需求的前提下,大部分人都優先考慮“安全性需求”。選擇“保守策略”(不用冒風險)自然是符合“安全性需求”的。
  但是在第二個測試中,為啥大多數人反而選擇“冒險策略”?因為第二個測試的“A方案”,其損失是必然發生的。面對這種【必然性】的損失,內心的“損失憎惡情結”就起作用啦。大多數人為了規避這種“必然性的損失”,寧可冒險賭一把。

你知道“對損失的厭惡”有多強烈嗎?
  要了解“對損失的厭惡”強烈到何種程度,再來看第三個測試。
  如下兩個方案讓你選,你會選哪個?

方案A:
鐵定損失800元
方案B:
有 50% 的可能性會損失2000元,另有 50% 的可能性沒有任何損失

  稍微有點概率常識的同學,肯定意識到“方案B”(等價於損失1000元)明顯比“方案A”【更差】。但是經過心理學測試,大部分被測試的人還是選“方案B”。
  那麼,收益要達到多大的比例,才能抵消對損失的厭惡情緒捏?這個比例肯定是因人而異滴。通常越理性的人,這個比例越接近1;反之則越大。
  一本心理學的書籍中說,到“對損失的厭惡”最多的情況下會2倍於“對收益的滿足”。也就是說,如果某人的“損失憎惡情結”特別強烈,那麼潛在收益要達到損失的2倍,他/她才會覺得兩者是相當的。對應到“測試3”,需要把“方案A”中“鐵定損失的金額”調整為500,那麼這些人才會覺得這兩個方案是差不多的。


 

如何用防止“損失憎惡情結”的誤導?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它的損害,那麼我們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進一步的sunshine?其“損失憎惡情結”已經在很多領域(尤其是營銷領域)被廣泛使用了。
買車
  如今買私家車的同學越來越多啦。買車的過程中有一個環節是選擇你要的附屬品(比如內置音箱、等等),每選擇一種附屬品都要支付額外的費用。國外的心理學家做過一個相關的測試,他們採用兩種方式讓買車的人選擇附屬品。

選擇方式1:
在一個表格中列出所有的附屬品,讓買家把【不要】的附屬品【劃掉】。
選擇方式2:
在一個表格中列出所有的附屬品,讓買家把【想要】的附屬品【打勾】。

  對於比較理性的人而言,這兩種方式應該是等價的。但是實際測試下來,對於“方式1”,買家購買了【更多】的附屬品。
  為啥會這樣?“方式1”的這種做法,會讓買家在潛意識裡面感覺那些附屬品已經是汽車的一部分,“劃掉某個選項”更像是某種“損失”。對損失的厭惡會讓買家去掉比較少的選項(相對於“方式2”而言)。

被傷害,依然捨不得分手?理解“沉沒成本”才能做對人生選擇

售樓處
  很多售樓小姐都會用一個詐術——忽悠說該樓盤已經賣得差不多了,只剩下少數幾套。某些買家被這樣一忽悠,就會匆忙下訂金。這個招數能奏效,原因之一依然是“損失憎惡情結”。在這個例子中,買家害怕的是【購買機會的損失】。
  如果你對周圍的環境稍微留意一下,你會發現:很多行業的營銷人員,都擅長製造“機會即將失去”的緊張氣氛。而且這招屢試不爽。

被傷害,依然捨不得分手?理解“沉沒成本”才能做對人生選擇

因此,只有當大家對沉沒成本時刻警惕時,我們才能真正的避免它的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