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汽车保有量排名的分析

截至2019年6月,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5亿辆,占机动车总量的74.58%,其中私家车(以个人名义登记的小型载客汽车和微型载客汽车)保有量达1.98亿辆。全国66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北京、成都等11个城市超过300万辆。从城市分布情况看,截至6月,全国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的城市共有66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8个。其中,汽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城市29个,超过300万辆城市11个,依次是北京、成都、重庆、苏州、上海、郑州、深圳、西安、武汉、东莞、天津,其中北京、成都汽车保有量超过500万辆。

对城市汽车保有量排名的分析

交管局:2019年上半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5亿辆

下表是截止于2017年12月的汽车保有量前25位的城市排名,由于京叔没有找到更近期的较可靠数据,便用这一数据作为分析的依据。最新数据与下表在保有数量上有一定差异,排名可能有小幅变动,但城市分布没有大的变化,故不影响我们的分析。另外我们要注意,下表中北京,上海,深圳,天津,杭州,广州均有机动车限购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该城市的保有量较其它城市相对偏小。

对城市汽车保有量排名的分析

2017.12全国汽车保有量前25位

上表中共有25个城市,由于温州的数据和别的城市统计口径不一致,故剔除。纳入研究的共24个城市。

该24城市的地域分布

该24城市中华东有8城(上海,苏州,青岛,杭州,南京,宁波,临沂,潍坊),华北有4城(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华南有4城(深圳,东莞,广州,佛山),西南3城(成都,重庆,昆明),华中有3城(郑州,武汉,长沙),东北1城(沈阳),西北1城(西安)。

华东六省一市共有8城上榜,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且地域分布广泛,除安徽,福建外四省一市均有城市上榜,而且这还是在上海杭州的购车需求受限购政策抑制的情况下的表现。由此可见,华东地区经济的整体优势巨大,人民生活水平在全国居领先地位,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经济重镇。

华北三省(区)二市共有4城上榜,但地域分布相当狭小,集中在北京,天津,石家庄三角区域。华南三省(区)也有4城上榜,同样分布相当狭小,集中在珠三角地区。西南四省(区)一市有3城上榜,但成都排全国第二位,重庆排全国第三位,排名非常靠前。华北,华南,西南三地区内均有一个相当发达的经济圈,但都还有相当广大的较落后区域。华中三省有3城上榜,恰好是该三省的首府。

西北五省(区)仅有1城上榜,且仅排名第9位。东北三省也只有1城上榜,且排名垫底(25位)。该二地区的经济在中国垫底,人民生活水平也相应较落后。

汽车保有量和城市GDP排名的比较

京叔将上表的汽车保有量排名和2018年城市GDP排名作了一个简单的比较

共有10城的汽车保有量排名和GDP排名基本吻合(正负3名以内),他们是北京(+1,汽车保有量排名比GDP排名高1位),重庆(+2),上海(-3,汽车保有量排名比GDP排名低3位),苏州(+2),深圳(-3),天津(-2),武汉(-2),青岛(-1),宁波(-3),佛山(-2)。

共有7城的汽车保有量排名和GDP排名有较大差异(正负4-10名)。他们又分为两组,其一为保有量排名高于GDP排名:成都(+6),郑州(+9),潍坊(+9),沈阳(+7);其二为保有量排名低于GDP排名:杭州(-4)南京(-5),长沙(-7)。

共有7城的汽车保有量排名和GDP排名有极大差异(正负10名以上)。他们又分为两组,其一为保有量排名高于GDP排名:西安(+11),东莞(+11),石家庄(+22),保定(+50),昆明(+18),临沂(+25);其二为保有量排名低于GDP排名:广州(-11)。

汽车保有量排名和GDP排名正差异最大的是保定,其汽车保有量排名比GDP排名高了整整50位。汽车保有量排名和GDP排名负差异最大的是广州,其汽车保有量排名比GDP排名低了11位。

汽车保有量和限购限行政策的关系

上表中的城市共有6座城市有汽车限购政策,北京(+1),上海(-3),深圳(-3),天津(-2),杭州(-4),广州(-11)。可见除北京外,限购政策均成功的抑制了市民的购车行为。但除广州外,是乎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

上表中的城市共有7座城市有针对本地车的较严重的汽车限行政策,北京(+1),成都(+6),郑州(+9),天津(-2),石家庄(+22),杭州(-4),保定(+50)。其中天津和杭州既有限行也有限购政策。可见如果仅有限行政策,并不能抑制市民的购车行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