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力量守好家門,房山這社區全體人員守望相助!

集中力量守好家門,房山這社區全體人員守望相助!


集中力量守好家門,房山這社區全體人員守望相助!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

無數的黨員幹部、社區工作者

堅守在戰“疫”一線

但是戰“疫”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

需要全社區的守望相助

今天,方方帶您到長陽鎮的

嘉州水郡南區社區

看看他們在疫情面前是怎樣做的


春節前夕,嘉州水郡南區社區黨支部和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就忙碌起來了。嘉南社區共有3672戶,光靠社區黨支部和居委會的工作人員是不夠的。


社區黨支部發揮社區“守望者”——樓門長的力量,分樓棟部署工作,集中力量守好家門。在這場戰“疫”中,嘉南社區全體人員互相守望相助,讓社區防控工作變得溫暖起來。


疫情中的社區守望者


疫情防控期間

嘉南社區的

鄰里“守望先鋒”時德明

也出現在服務崗

他帶著自己的愛人一起

走上一線

為社區防控做貢獻


時德明是嘉南社區

175樓的樓門長

除了每天兩次的

本樓消毒工作以外

時德明和老伴劉淑敏

每天還要一起在檢查點處

執勤兩次

防控工作開展初期仍是冬天

晚8點以後寒氣更濃

時德明夫婦

擔心服務崗人手不夠

還向社區兩委申請加勤1小時


集中力量守好家門,房山這社區全體人員守望相助!


嘉南社區黨支部書記柴廣森知道時德明的身體不是很好,也發出了詢問,時德明說:“書記,我是黨員,服務崗才是我該在的地方。”


除此以外

時德明得知本樓內

有一名80多歲老人

因一雙兒女為了保家衛國

紛紛奮戰在抗擊新冠肺炎的第一線

老人生活無人照料

夫婦倆立即化身為

疫情防控的“流動保姆”

主動承擔起照顧老人的責任

買菜送飯、整理家務

鄰里守望者變成了家人


集中力量守好家門,房山這社區全體人員守望相助!


嘉南社區一共64位樓門長

在疫情防控期間

這些樓門長成了

社區防控的重要力量

從下發通知到站崗執勤

樓門長們走上一線

守望著社區裡的每一個鄰居


“藥罐子”書記守望一線


柴廣森辦公室的茶几上

有一個塑料袋

大大小小的胃藥包裝盒

從去年12月開始

柴廣森就感到胃部不適

醫生說是胃潰瘍

除了要做手術

還要準時吃藥、注意休息


集中力量守好家門,房山這社區全體人員守望相助!

當時正是年底

社區的工作不能落下

柴廣森想著今年春節早

開點藥忍幾天再休息

一場疫情打亂了他的計劃

從春節到現在

柴廣森一直堅守在社區


有人勸他去休息,柴廣森堅決搖頭:“我是書記,社區的大小事我都得盯住,居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黨支部的領導,我頂得住。”


防控工作一天一天過去了

柴廣森裝藥的塑料袋清空又填滿

他自嘲自己是“藥罐子”

天天抱著藥袋子

疫情防控期間

柴廣森的妻子也成了

社區服務崗上的志願者

每天妻子就和柴廣森一起

在社區大門口監測體溫、檢查證件

上午、下午各有一次執勤任務


集中力量守好家門,房山這社區全體人員守望相助!


柴廣森的妻子告訴方方

最開始執勤是為了提醒柴廣森吃藥

後來在服務崗執勤了一次

她切身體會到了一線人員的辛苦

表示自己也要參與到防控工作中

守望整個社區


社區守望讓居民感受到溫度


這是一場全民的戰“疫”

社區黨支部的細心

給嚴格的社區防控增添了一些溫度


嘉南社區共有三個門

由於疫情防控需要

封閉了其中一個門

留下兩個門分別出入車輛和行人


北京開始復工復產後

一位孕婦找到柴廣森

她說自己的家離行人門比較遠

由於懷孕無法走太遠的路

以前上下班都有外面的車接送

特殊時期車輛進不來

希望黨支部幫她想想辦法

嘉南社區兩委為這位居民孕婦

辦理了一張臨時出入證

孕婦持有這張證

可以從車輛出入口進出

大大減少了行走距離


集中力量守好家門,房山這社區全體人員守望相助!

▲居民參與社區執勤


在嘉南社區

不光是一線工作人員守望著居民

居民同樣也守望著他們

在黨支部的號召下

疫情防控期間

樓門長會對整棟樓的樓道進行消毒

嘉南社區194號樓2單元的

樓門長身體不好

住在同一樓6層的居民得知此事

也加入到單元樓內的消殺工作中


他對自己的樓門長說:“以後6層以上都歸我,您把樓下弄完抓緊休息。”


集中力量守好家門,房山這社區全體人員守望相助!

▲雨雪天氣志願者給社區行車道路撒鹽


柴廣森說

這是一場全民的戰“疫”

在大家相互守望中

我們靜待勝利的到來


在這場戰“疫”中

社區工作者和居民集中力量

發揮自身優勢、守望相助

傾情奉獻

彰顯了同心“戰”疫的

大愛與擔當

為戰“疫”一線

增添了更多的力量和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