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轉型當“李佳琦”,廣州實體商業是如何做到的?

集體轉型當“李佳琦”,廣州實體商業是如何做到的?

集體轉型當“李佳琦”,廣州實體商業是如何做到的?

在疫情還沒暴發之前,廣州龍頭百貨廣百股份的金沙洲店曾經嘗試過線上直播帶貨。“那個時候,包括我們在內的其他兄弟門店,都還沒意識到這一創新手段的重要性。”4月初的一個晚上,廣百百貨北京路店副店長冼秋賢在商場的FILA斐樂門店,一邊關注著直播現場,一邊和記者聊起目前她們正在運用的多元化雲端營銷。現在,在整個廣州商控集團體系內,包括廣百和友誼共28家門店集體走上了“網紅”道路。

不僅是該集團,包括天環、凱德旗下商場、新世界雲門、摩登百貨等商業企業,也紛紛加入到直播帶貨的行列。

來自廣州市商務局的消息顯示,自出臺《廣州市直播電商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之後,廣州還成立了全國首個“直播電商智庫”,助力廣州打造全國著名的直播電商之都。

廣州實體商業的轉型之路:從藉助第三方到自建平臺

2月底3月初,在廣州剛剛進入復工復產階段的時候,廣州友誼推出了創店以來的首場直播。“那一次,活動還沒有落地到商場,而是在第三方平臺上舉行的。”

廣州友誼集團營銷推广部部長陳倩婷向南都記者介紹,隨後,廣州友誼迅速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專門用於直播的微信小程序“友誼LIVE”直播間:“這是我們自主開發的,現在一週可以在上面舉行十幾、二十場直播。”

目前廣州友誼共有4個線上平臺,且定位各有不同。友誼LIVE直播間,擁有數百個高端品牌,定期直播秒殺送禮;廣州友誼抖音號,作為友誼第二大直播平臺,也會定期為顧客獻上直播活動,促銷預告等,關注後可以時刻獲取更多優惠資訊;友誼微百貨,為顧客推介數百款精選心意商品;友誼網樂購,可進行全品類的多種超值選購。

從3月底開始,廣百股份連續11天,每晚19:00開始,在自有平臺“廣百薈”,每天進行4場直播活動。“我們自己的平臺,觀看人數可能沒有第三方平臺那麼高,但轉化率非常不錯。”據冼秋賢介紹,最高的一場轉化率達到了20%。更重要的是,商場的平臺為很多沒有能力自建平臺的品牌提供了線上銷售的機會,整個活動期間,有數千品牌在這裡進軍直播營銷。

從面對面服務到線上營銷,零售從業人員變身“多能手”

傳統百貨的從業人員,最擅長的就是和人面對面地溝通交流。現在做直播,可謂大姑娘上轎——頭一回。南都記者在廣百股份北京路店看到,直播間就設在品牌門店裡。除了兩位主播之外,還有十多個人在旁邊服務。冼秋賢說,一般主播是由品牌方提供的,但門店也會派幾名工作人員到場:“很多瑣碎的工作需要把控和協調,包括現場秩序,直播內容要符合相關規定,以及商品調度等等。”

“一場直播的順利舉行,並不是只要主播講上幾句,再展示一下商品就可以的。”據陳倩婷介紹,現在直播基本上都是在商場舉行,首先要保證網絡的暢通,否則會影響觀眾的體驗感。此外,背景音樂、燈光等等也都要專人跟進處理。“一場直播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需要品牌主播、商場業務員、採購員、宣傳人員的共同努力。”這是一個從陌生到嘗試再到漸漸從容的過程。“當你看著直播間的人數從幾百人,到過千人,再到幾千人的時候,內心還是非常滿足的!”

除了百貨店,購物中心也洞察到了疫情困境下的新消費趨勢。近期,天環聯合了場內17家國際美妝品牌開展美妝品牌日活動,通過高質量的美妝直播間構建商戶與顧客的全新社交場景。不同於純帶貨式直播,本次美妝品牌日直播從主題策劃、產品選擇、腳本撰寫到直播現場的臨場把控,均在天環與商戶的合作下完成。品牌專業彩妝師和護膚諮詢顧問變身美妝主播,向觀眾持續帶來美妝乾貨、粉絲福利及明星爆款單品;同時借天環自有粉絲及美妝KOL的強流量支持,成功在直播間收穫一批品牌忠實粉絲,迅速建立起私域流量。

用業績說話,商場直播賣貨有其獨到優勢

國際化妝品牌蘭蔻是首個在友誼官方平臺——友誼抖音號上進行直播的品牌,直播時間不到1小時,線上線下產生銷售就超5萬元。隨著友誼直播平臺的不斷完善,更多優質品牌加入其中。清明小長假中,廣州友誼環市東店迎來國際名牌COACH的首次直播,觀看人數峰值超過3200人。而廣州友誼獨有的化妝品品牌CPB也開展了目前以來最火爆的直播秀,在不到1個小時內,線上線下產生銷售近10萬元。

天環一向被稱為廣州美妝潮流風向標。在商場聯合場內17家國際美妝品牌開展的美妝品牌日活動期間,天環美妝直播間獲得超1000萬人次的最高觀看量,銷售額達幾十萬元,平均每家商戶每天銷售額達活動前3倍,並最終收穫100%的商戶活動滿意度。

“在我們嘗試做線上營銷後,化妝品是最先衝出來的品類。”據陳倩婷介紹,像化妝品、家品這樣的標準化商品,是直播帶貨中表現最突出的。“因為它們不需要像服裝、鞋子,需要試碼數。”在她看來,價值不菲的洗碗機在疫情暴發後,實現了線上銷售的激增,這在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傳統商業做成直播,有其獨有優勢。“除了展示和銷售商品外,我們還在做消費者教育。”譬如在賣廚具時,還會教給消費者很多煮菜的技藝。“會告訴大家怎麼炒,怎麼燜,做出來的菜才更好吃。我自己看了心裡都會馬上種草。”

凱德集團在4月初,也聯動廣州凱德廣場·雲尚、凱德樂峰廣場、深圳來福士廣場、佛山凱德MALL·180共4座購物中心18家品牌,結合自有電商平臺凱德星商城開展直播帶貨活動。不同於純帶貨直播內容,凱德通過與本土人氣自媒體平臺及主播合作,創新地將廚藝絕活、化妝技巧、潮流文化等元素融入到直播體驗中,為顧客帶來區別於傳統網紅直播的差異化觀感。

數據顯示,活動期間,凱德直播間的總觀看次數超過1000萬次,最高同時觀看人數達3.6萬,商戶整體銷售額比活動前有明顯增加,部分品牌更是創造了200%的線上增量銷售。據悉,近兩個月來,已有超過800家商戶及品牌入駐凱德星商城,另有2000多家在陸續入駐中。在過去一個月,商場運營團隊通過線上線下兩手抓,使得整體客流量環比提升80%,消費逐步迴歸。

採寫:南都記者 伊曉霞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記者手記

傳統商業數字化變革任重道遠

戴德梁行在剛剛發佈的一季度廣州零售市場報告中指出,由於線下消費嚴重受阻,商業運營商紛紛攜手旗下商戶開啟線上“帶貨”模式。另外,3月底,廣州市商務局出臺《廣州市直播電商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提出16條政策措施發展直播電商,力圖構建直播電商產業集聚區,扶持10家頭部直播機構,並培育100家有影響力的MCN機構、孵化1000個網紅品牌及過萬名帶貨網紅,將廣州打造成知名的直播電商之都。該機構預計,在疫情下崛起的直播熱潮,將為商業市場注入發展新動能,線上營銷已成為實體商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但是,網上直播只是傳統商業變革的一部分。摩登百貨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駱建基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表示,數字化變革並不只是“營銷方式”的轉變,而是實體商場的全面在線。“包括人員管理,企業經營等等。”這種全面在線,才可以全面應對實體店關門情況下的正常運作。他進一步闡釋說,譬如當迫於外因,實體店不得不關店後,人員管理,企業運作,能否像電商企業一樣,還能照常運轉?只有全面在線後,實體商業的數字化轉型,才能算是取得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