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理財直播“火爆”基金經理變身“李佳琦”

本報記者李冰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理財產品的營銷方式隨之改變。

一直以來,每年的二月份、三月份是理財產品的營銷旺季,受疫情影響,多家銀行調整了線下網點營業數量和時間,銀行理財的傳統線下營銷活動也逐漸向線上轉移,不少銀行開始指導客戶使用手機APP購買理財產品,一些國有大行的存款產品也開始搬到了互聯網平臺上銷售。

而同時,理財、基金直播“帶貨”在當前的“宅經濟”中持續火熱,各大公司明星基金經理、理財大咖們推出一系列在線直播,與各路網紅正面交鋒。

“目前獲客線上化一定程度正在呈現上升趨勢,隨著互聯網人口紅利的見頂,獲客的成本越來越高,而線上營銷覆蓋的範圍廣,相比線下成本和收益都具有優勢。”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分析師黃大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記者在線觀摩理財直播

開講1小時超7萬人觀看

暫時不能出門並沒有阻擋用戶獲取理財知識的熱情。

《證券日報》記者連續兩天(2月19日―2月20日)觀察發現,理財直播正開始走俏,基金經理“帶貨”能力也異常強勁。

2月19日13時30分《證券日報》記者在支付寶財富端觀看了一場建信基金的理財圖文直播,開講僅1小時觀看人數已超過7萬人,理財客戶可以實時提問,基金經理也會積極解答。

在直播的同時,還設有福利環節,例如通過有獎問答、有獎話題互動、紅包福利等形式來吸引受眾,整場直播人數一直飆升,據《證券日報》記者觀察,該場直播參與人數秒破萬人,最高值時曾達到77550人。

而在2月20日9時30分,萬家基金的一場理財圖文直播中,也達到了4萬人在線觀看。

根據《證券日報》記者從支付寶方面得到的數據,自2月4日後,支付寶上基金申購交易日均增長400%左右,用戶大都購入股票類基金,直播推薦理財效果明顯。

“直播理財是一種便捷化、廣範圍地推廣基本理財理念和理財產品的方式,但金融廣告營銷的相應監管日趨強化,直播是營銷的一種手段。在直播營銷過程中,一是必須對於產品的合規性負責,二是要堅決防止誘導性營銷,三是尊重金融消費者的差異性。直播理財會成為理財營銷的一種重要手段,但不會成為主流手段。”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普惠金融與智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文對《證券日報》記者說。

同時值得關注的是,目前除了直播“帶貨”表現強勁之外,定期產品線上銷售情況也十分火爆。

工行、農行等將多款定期存款

搬上支付寶

據記者觀察,不光是中小金融機構,越來越多的大型金融機構也開始上線營銷理財產品。

截至2月20日13時,記者在支付寶財富端看到,銀行存款理財一欄顯示,工商銀行共7款定期存款產品處在銷售及預售狀態,其中已經上線銷售的產品有4款,分別是工行定存1年期,50元起購滿期利率為2.10%;工行定存1號,1萬元起購滿期利率為2.02%;工行定存6個月,50元起購滿期利率為1.82%;工行定存3個月,50元起購滿期利率為1.54%。

而農業銀行則有2款定期存款產品處在銷售及預售狀態,其中已經上線銷售的產品是農行定存1號,為50元起購滿期利率為2.10%。

根據支付寶方面提供的數據,目前越來越多用戶選擇在線理財的方式對抗疫情帶來的變化,支付寶上存款理財產品銷售增長也超過100%。

黃大智坦言,“隨著互聯網移動端的不斷升級、網絡受眾的不斷增加,線上直播的模式會逐漸成為一種趨勢,即便沒有疫情的衝擊,這種趨勢也不可避免。”他強調認為,“對於行業和投資者而言,這種新的方式既有其優勢,也有其弊端,特別是對於投資者而言,投資者教育、對風險收益的匹配等觀念仍然有待提升。”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