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更应注意“心理防疫”

目前疫情已接近尾声,在长达几个月的疫情期间,很多患者以及一线的医务工作者都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系列的精神心理因素导致的类心脏疾病症状,这种由心理应激所导致的心脏损伤不可忽视。疫情期间,因巨大的工作压力以及心理应激等多种原因,有些医务人员出现猝死的症状,近日,武汉解封,本是一个举国欢庆的好消息,却传来援鄂医务人员在隔离期间突发心脏骤停经过长时间的抢救后不幸离世的噩耗。广西首批援鄂梁护士因过度劳累,发猝死,至今仍在昏迷之中……


对于两位医务人员的境况,深表惋惜,却也不禁引起了我的思考,两位医务人员先前并无心脏方面的疾病,之前也并未出现过新冠感染的症状,其突发的心脏骤停是什么原因呢?梁小霞护士突发心脏骤停的原因考虑为大量出汗导致低钾血症进而诱发的心脏骤停,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心理应激。之前在临床上也遇到过相似的病例,既往无心脏病史后猝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精神压力过大,抗疫期间,全国人民都处于一种急性应激的状态之下,两位医务人员是守卫在一线的英雄,更是承受了多方面的精神应激,在应激过程中,同时患者由于恐惧,会产生明显的焦虑状态。而这些躯体和心理的应激过程,会导致交感神经的激活,进而导致儿茶酚胺的大量释放,导致直接的心肌毒性作用以及微循环障碍和血管痉挛,最终引起心肌的损伤,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导致心脏骤停,诱发猝死。


心理防疫同时也是抗击疫情的重要战场,医护人员在高强度的工作之下,更应注意自身的身心健康,首先要保持规律作息,合理安排生活,注意饮食上的平衡,注意体内电解质平衡,一个强健的身体才能战胜病毒。其次要学会调适心理,摆脱负性情绪,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必要时可寻求相关医生帮助。


愿广大医护人员安康,愿梁护士早日康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