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個“人工智能主播”在中國上崗了!太震撼!

全球首個“人工智能主播”在中國上崗了!太震撼!

實在太讓人驚訝了!

不是我看不明白

而是這世界變化實在太快!

1

剛剛,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新華社發佈全球首個合成新聞主播——“AI合成主播”!

快來看一下視頻!

這不僅在全球AI合成領域實現了大突破,更是在新聞領域開創了實時音視頻與AI真人形象合成的先河!

據介紹,“AI合成主播”是通過提取真人主播新聞播報視頻中的聲音、唇形、表情動作等特徵,運用深度學習技術聯合建模訓練而成!

該項技術能夠將所輸入的中英文自動生成相應內容的視頻,並確保視頻中音頻和表情、唇動保持自然一致,展現與真人主播無異的信息傳達效果。

下面整個AI主播視頻就更加生動了!

更令人驚訝的是:“AI合成主播”已經準備和大家見面了!

即日起,登錄新華社中英文客戶端等新媒體平臺,你都會看到“AI合成主播”的身影!

怎麼想不到,人工智能在向無數個崗位發起挑戰之後,這一次把矛頭瞄準了主播人這個行業!

主播,這一鐵飯碗或將被打破!

2

人工智能

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取代人類!

它取代人類分為四個步驟:

第一階段:取代藍領

第二階段:取代白領

第三階段:取代管理者

第四階段:取代藝術家

先看第一階段,根據斯坦福教授卡普蘭統計:美國註冊在案720個職業,將有47%被人工智能取代!其中最被取代的就是各種藍領工人,來看下面這個視頻:

機器人Hadrian X能60分鐘內砌起1000塊磚,過程中還能研磨、切割磚塊,每週24*7連續工作。兩天之內,就能搭起一棟住房!顯然建築工人面臨一場大淘汰!

這種“厄運”同樣降臨在其它藍領工人身上,諸如服務員、接線員、快遞員等等!

而那些高端的白領呢?他們也並不能倖免遇難,比如財務機器人:德勤的財物機器人,一個頂15個人類,每週24*7工作。36萬小時的人力工作,財務機器人幾秒就能完成!

再比如公務員機器人:新西蘭“薩姆”(機器人公務員)能通過Facebook 回答市民提問,它有無限記憶存儲量,永遠不會忘記或忽略每個人的問題,做決定能絕對的公平公正。

甚至,人類的管理者也正在被人工智能取代!

比如日本的市長機器人,日本多摩正在選舉下一任市長,機器人“松田Michihito”作為候選人之一備受矚目。(她有自己推特賬號) 它競選時說:機器人沒有情緒、慾望,政務處理不會感情用事,不收賄賂、不休息,可以存儲消化大量數據,節省辦公…

全球首個“人工智能主播”在中國上崗了!太震撼!

有人會說,AI可以模仿人類的機械行為,卻無法模仿人類的藝術靈感吧? 那麼就來看一看藝術機器人吧! 意大利機器人鋼琴師現場彈奏鋼琴,郎朗聽後都驚呼:“機器人Teo速度超越人類,節奏精準!”

全球首個“人工智能主播”在中國上崗了!太震撼!

甚至還有了性愛機器人:去年開始,歐洲妓院大量搶購性愛機器人。皮爾遜研究報告發聲:到2050年,機器人或將取代人類性愛! 牛津大學研究團隊甚至想讓機器人懷孕生孩子!他們培育長有人體組織器官的機器人,嘗試讓機器人具有分娩能力。

全球首個“人工智能主播”在中國上崗了!太震撼!

還記得霍金生前的告誡嗎:“機器人的進化速度比人類想象的快,它們的終極目標將是不可預測的。我真的很怕人工智能取代人類,成為新物種!”

全球首個“人工智能主播”在中國上崗了!太震撼!

3 未來我們該怎麼辦? 水木然認為: 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一定會形成“人”和“機器”的競爭。很顯然,如果跟機器比邏輯和運算,人類很快就會敗下陣來。 在未來,人和機器應該是世上兩種性質不同、但能力相當的物種。這兩種物種要想並存,就要有差異化。 從現在開始,人類和機器必須分道揚鑣,人類負責思考和人文,機器負責運算和執行。人類需要把理性和邏輯的事情交給機器,把自己的情操發揮的越來越高尚!

全球首個“人工智能主播”在中國上崗了!太震撼!

機器人超越我們的,是智商和運算層面,而人的理解、情感、同情心、共鳴性等軟實力,是機器無法取代的。 我們需要激發大腦的這些潛能,才能繼續做地球的統領者! 人類必須守住最後一個陣地:情感和靈感! 我們必須在優秀的高科技能力之外,培養符合高感性和高體會的工作能力。 未來的社會風尚容易被那些具有有人文關懷的人去引領,這些人包括藝術家、設計師、小說家、護理員、諮詢師等等,他們將會獲得最大的社會回報,並享受到極大的快樂。 發揮一下想像力,把過去150年以一出三幕劇來展示: 第一幕是19世紀的工業時代,主角是工廠工人; 第二幕是20世紀的資訊時代,主角是知識工作者; 第三幕的簾幔已經拉起,可稱為感性時代,主角就是創作者; 未來的世界將屬於具有高感性能力的一個族群——有創造力、具同理心、能觀察趨勢,以及為事物賦予意義的人。

全球首個“人工智能主播”在中國上崗了!太震撼!

人來從物質世界獲取滿足的時代已經過去 未來我們必須在精神世界尋找滿足! 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掙脫營生桎梏 去探求更深層的生命寄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