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焉耆:村民的“方寸之地”變創收之所

發展“庭院經濟”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焉耆縣近年來主推的農民增收致富途徑之一,選擇投入少、風險低、見效快的產業項目,更易於被群眾接受和推廣。為了讓村民增收,七個星鎮桑巴巴克次村“訪惠聚”工作隊和村兩委根據本村實際,通過引導農民圍繞“家”字做文章,大力發展具有“短、平、快”優勢的庭院經濟,使村民們房前屋後的“方寸之地”變成了創收之所,把發展庭院經濟作為拓寬各族農民致富的門路,促進農民增收。

桑巴巴克次村民尼亞孜·木沙是發展庭院經濟的受益者。“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前期積極與尼亞孜·木沙溝通,做思想工作,算經濟賬,引導他發展庭院經濟,幫助解決庭院閒置空地規劃、種植、管理中的問題。通過改造,尼亞孜·木沙家發生了很大變化,院子裡規劃了菜園、果園、棚圈和葡萄架,走進他家之後的第一印象就是乾淨整潔。院落給尼亞孜·木沙一家帶來了優美的環境和額外的收益。這一切都依靠工作隊和村“兩委”對農戶庭院經濟發展的重視。據他介紹,通過發展庭院經濟,每年可以為家裡帶來將近3000元的收入。

“現在家裡搭起了葡萄架,種上了蔬菜,還有圈舍,不僅居住環境更好了,還能吃上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家庭收入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尼亞孜·木沙開心地說。

發展庭院經濟是美化農家小院和增加農民收入的雙贏產業。為了做好桑巴巴克次村庭院經濟工作,桑巴巴克次村“訪惠聚”工作隊和“兩委”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將庭院經濟的建設理念灌輸到幹部和村民頭腦裡,採取入戶宣傳、互助互幫等方式引導村民利用自家庭院土地栽種各種蔬菜和瓜果等經濟作物,積極探索庭院經濟發展道路,建立了庭院立體種植模式。

“為了持續家庭增加收入,利用地緣優勢和現有大棚優勢,我自家院子裡建了1個溫室大棚,去年育各種各樣的菜苗,純收入2萬多元,今年在大棚裡種植韭菜和各種菜育苗,再過20多天,這些菜苗就可以出盤移栽搶先上市賣個好價格。既簡單省事又高收入,育苗真是太好了,不僅自己增收致富,還可以帶動周邊農戶增收。”該村棚育苗戶馬全傑高興地說。

桑巴巴克次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加帕爾·阿不來提說:“工作隊始終把群眾的事情當做自己的事情來抓來辦,把各族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形成了家家有種植、戶戶搞養殖的良好局面,村民們致富的積極性高了,臉上笑容多了,口袋鼓了,生活越過越好、幸福指數越來越高。”(通訊員 斯琴巴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