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哈佛、武大等联合举办,中美顶尖专家汇聚,只为这件大事!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在美国感染人数快速激增、中国疫情防止二次反弹的关键时刻,4月5日,哈佛大学、

武汉大学、泰康公共卫生及流行病防治基金等重要科研单位共同举办了"中美医疗系统应对新冠病毒疫情"学术研讨会

关注!哈佛、武大等联合举办,中美顶尖专家汇聚,只为这件大事!

此次学术研讨会通过泰康集团搭建网络会议平台,来自中美两国学术界的顶尖专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学者的担当与智慧,就当前疫情发展与防治、中国防疫经验、最新药品疫苗研发进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国际防控合作、民间力量支持等话题进行了充分讨论与交流。

关注!哈佛、武大等联合举办,中美顶尖专家汇聚,只为这件大事!

武汉大学副校长唐其柱,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经济与政策教授、中国卫生合作项目部主任Winnie Yip(叶志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院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美国医学科学院前院长Harvey V. Fineberg(霍宁博),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主席、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局长Margaret Hamburg,英联邦基金会主席、哈佛大学医学院健康政策教授David Blumenthal,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秘书处秘书长卢迈,武汉大学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毛振华,哈佛大学卫生经济学教授、中国卫生部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专家委员会外籍顾问William C. Hsiao(萧庆伦),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等专家学者参与了会议。

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指出,武汉这次新冠肺炎大流行过程,其实也是一次政府、民间、医疗系统、志愿者、社区全方位一体的、综合的集体防治,这对全球来讲是有经验可以贡献的。在改革开放40年中,中国成长诞生了一批像泰康保险集团一样的大企业,可以迅速地调动全球的各种资源来进行供应链的组合,迅速地缓解和支援了武汉的防控物资需求,现在也为海外其他疫情严重国家提供防护物资援助。这次学术研讨会也是泰康保险集团宣布设立一亿元公共卫生和流行病防治基金以来的一项重要成果。

关注!哈佛、武大等联合举办,中美顶尖专家汇聚,只为这件大事!

武汉大学副校长唐其柱对参会嘉宾表示欢迎,表示此次疫情尤其严重,尤其在非常强的传染性,是二战之后全球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此次疫情需要充分利用不同国家的优势和政治体制当中的优势来共同地进行应对,全力支持医院在前线进行抗疫的斗争,从而成功控制疾病流行和救治患者,并同时开展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方面支撑,希望会议能够为未来疫情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关注!哈佛、武大等联合举办,中美顶尖专家汇聚,只为这件大事!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经济与政策教授、哈佛大学中国卫生合作项目部主任叶志敏教授认为有三个核心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在决策过程当中,像这次疫情一样,对于一开始不明原因和不确定的情况,该如何做出决策?二是当我们在认识病毒的过程当中,科学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么在科学里取得更多的真知灼见,以科学为基础来作出一些决策呢?三是中美两国的卫生系统、医保系统不同,两个国家能否找到共通的地方来应对问题,以及中美两国能从彼此的公卫系统中学习到什么呢?这样对其他国家也有非常好的引领和参考的作用。

关注!哈佛、武大等联合举办,中美顶尖专家汇聚,只为这件大事!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彭志勇主任认为,要在疫情早期更好地利用医疗资源,医院和政策制定者以及医务工作者需要在疫情中及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会收治多少病人,特别是对于急症的重病患者,这样可以提前在医疗资源方面做好应对和准备,在短时间内动员医疗资源,特别是ICU床位准备,可以挽救的病人就越多。

关注!哈佛、武大等联合举办,中美顶尖专家汇聚,只为这件大事!

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蓝柯教授分享在药物研究方面,武大发现了八种化合物在体外具有明显的抗新冠病毒活性的能力,并正在持续进行研究;对于气溶胶病毒载量的监测显示在开放的公共环境里面气溶胶载量是非常低的,或者是测不到的,可以为环境消杀提供参考;在疫情诊断方面,金标准就是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在疫情流行早期对于病人的诊断是尽量多手段确诊的手段,像核酸诊断、影像学诊断、血清学诊断,特别是用CT(肺部影像学)作为辅助诊断方法,避免漏检。

关注!哈佛、武大等联合举办,中美顶尖专家汇聚,只为这件大事!

英联邦基金会主席、哈佛医学院健康政策教授David Blumenthal教授认为需要系统性的考虑,首先是全球的疫情情况是如何的?疫情的扩展在美国是指数型的增长。现在已经有27万多,超过7000多的死亡。大多数的死亡病例我认为在未来可能还会不断增加。第二,在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应对?我们担心ICU床位在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面临困难的局面,另外,还存在着关键的医疗设施的极大的短缺。第三,目前全球卫生系统当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漏洞在哪里?我相信对于科学和临床的治疗方面我们有很多可以互相分享和互相学习的。

关注!哈佛、武大等联合举办,中美顶尖专家汇聚,只为这件大事!

武汉大学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毛振华认为,第一,"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是武汉防疫站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核心因素,结束了前方不停的收治后方不停产生新感染的局面;第二,疫情仍有二次爆发风险,应推广"应检尽检、愿检就检"。另外还需要专门指出的是,武汉有130万在校大学生,建议武汉地区大学这一学期全部采取网络教学。

关注!哈佛、武大等联合举办,中美顶尖专家汇聚,只为这件大事!

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教授毛宗福认为,武汉疫情期间出现医疗资源挤兑主要是四个原因,一是对新冠肺炎疾病特点认知不足,疫情判断失误。二是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武汉的救治能力不足。三是疫情初期基层社区健康"守门人"存在失守。四是封城之后市民极度恐慌,患者无序。此次疫情三点启示:一是结合重大疫情,尽早抓住疫情传播窗口期。二是在疫情期间疫情应急优先,第一时间最快速度、最大质量进行医疗资源配置。三是舆情引导,提供权威科学资讯,建立信心。

关注!哈佛、武大等联合举办,中美顶尖专家汇聚,只为这件大事!

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卫生经济学教授萧庆伦认为:病毒对公共卫生的挑战应该放在重中之重,对全球以及中国来说应该放在决策和政策的头条。未来将会不断的有病毒出现在我们面前,大概3-5年就会有大的病毒爆发出来,我们要在抗疫过程当中不断地吸取经验,用更加严谨的方法进行经验的梳理和思考未来的计划。从这次病毒来说,至少全球的社区和科学界体现出了一种团结的力量,尤其是在病毒生物特征方面,以及如何找到相关的抗疫经验分享方面已经看到了合作的力量和精神。最重要的目的是让科学界坐在一起集思广益,细品一下是否能够从这次抗疫失去的和获得的来为未来做准备。

关注"武汉大学招生办公室"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自:武汉大学官网、新浪网、武汉大学公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