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比镜子中的自己至少丑30% 来看看你不上镜的原因

我们在照镜子的时候,感觉自己长相还不错,每一个角度都是完美的。可每当照相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颜值比镜子中的样子要逊色不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针对这种现象,有心理学家提出,真人的形象至少比镜子里的自己丑30%。难道我们在照镜子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美化自己吗?接下来,我们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冻脸效应(the frozen face effect)

心理学界主流观念认为,一个人不上镜的现象可以用心理学冻脸效应来解释。

冻脸效应最早由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罗伯特·博斯特(Robert Post)教授和他的团队提出,他们经过研究发现,动态下的脸远比静止状态下的脸,更加具有吸引力。

大家平时在照镜子的时候,都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不断变化姿势和角度,面部表情也会发生变化。

我们可能会眨眼、微笑,而这些细微的动作和表情,都会让我们整体比之前看上去更加美丽动人。

相比之下,照片是静止的,我们很难通过静止状态下的画面而去感受到一个人的真正魅力所在。

并且,在照片中,人的五官立体度也会遭到一定程度的磨损。

所以,身材偏胖的人在镜头中会比现实中更加显胖,这也是女明星们永远都是把苗条的身材当成上镜第一定律的原因所在。

一个好的摄影师会通过调整相机的焦距以及不同的光线来尽量还原人本身的颜值,但是在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深谙摄影技巧。

所以说,不上镜的人本身不一定有镜子里看到的那么美,但是也绝对没有镜子里所看到的那么丑,一个人的真实长相是介于镜子与照片之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