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引擎驅動貧困村華麗“蛻變”

(原標題)紅色引擎驅動貧困村華麗“蛻變”——天等縣寧幹鄉東儀村黨建引領發展見聞

□ 本報記者 李鴻熙 通訊員 盧毅峰 李志高

一個曾經軟弱渙散的村黨組織,一個偏僻的深度貧困村,一個資源貧瘠零產業無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的小山村,能否在短短兩三年時間內逆襲突破,蛻變成遠近聞名的“產業村”“富裕村”?東儀村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天等縣寧幹鄉東儀村共有819戶359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34戶1444人,貧困人口占了40%。近年來,該村積極強化黨建帶動引領,大力發展扶貧產業,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幾經努力,2019年底全村僅剩餘貧困戶28戶68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927%,實現了整村脫貧出列。

固本強基,強化黨組織“戰鬥堡壘”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村級黨組織是黨的基礎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是引領農村各項事業發展的前沿“戰鬥堡壘”。東儀村的華麗“蛻變”,源自於村級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的充分發揮。

如今的東儀,村內各式小洋樓整齊劃一,巷道鋪上水泥,房前屋後花木繁茂,內成景,外成林……難以想象,幾年前,東儀村還是一個小村、窮村,因內生動力不足,村容村貌髒、亂、差,發展集體經濟沒個思路,村黨組織也由此被確定為軟弱渙散基層組織的整頓對象。

“幾年前,東儀村是遠近聞名的窮村,當時村委所在地還是一間狹小陰暗的平房,辦公條件十分簡陋。”說起舊村委樓,老黨員黃世潘記憶猶新,他用“苦不堪言”來形容當時辦公條件的艱苦。

“場地小,限制了黨組織活動的開展,我們開村黨組織會議都要借村小學的教室。”黃世潘說,“不規範”“沒活力”,是當時群眾對村“兩委”的評價。

東儀村軟弱渙散等現狀,引起了廣泛關注,整頓工作也得到了組織部門的高度重視。市委組織部、天等縣委組織部領導多次深入東儀村調研,形成“痛定思痛,東儀村要變好,必須把黨支部強起來,把人心聚起來”的共識。於是,在市、縣、鄉三級黨組織的努力下,以黃世潘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的新領導班子迅速組建成立,吸收了農業鋒、黃基學、蘇初華、農慶玲等一批年富力強、幹勁十足的成員加入到班子中。

新領導班子成立後,多次召開黨員會、村民代表會,群策群力商討村子發展之道,從改善基礎設施開始,建設360平方米的黨群活動中心,各項功能齊全,順利推行村幹職業化管理制度,解決了村“兩委”服務群眾的問題。

隨後,村道硬化、路燈安裝逐項實施,村集體經濟發展起步上路,後進局面逐漸扭轉。

如今,十里八鄉都對東儀村刮目相看:“路修好了,村委樓蓋起來了,路燈亮了,村集體收入有了,短短几年時間,東儀村來了個大變樣!”

產業扶貧,黨支部發揮引領作用

農村要發展,農民要富裕,農業要振興,關鍵要靠黨支部帶動,不斷堅定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念,提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提高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能力。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派駐天等縣寧幹鄉東儀村黨組織第一書記黃華卿,從上任之日開始,就一直思索如何發揮黨支部的引領作用,發展扶貧產業,讓當地群眾能夠快速脫貧、真正脫貧。

“作為第一書記,我要一手抓黨建,一手抓扶貧。”黃華卿介紹道。

東儀村人均耕地面積1.03畝,全村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傳統經濟作物,農民收入來源以外出務工為主。“推動鄉村振興關鍵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但是發展產業對於少水、少人、少土地的東儀村來說並不容易。”黃華卿深知自己肩上的擔子很重。

他帶領著村黨支部成員,一方面主動與村裡的致富帶頭人溝通創業思路,一方面積極尋求市委組織部和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幫助,於2019年建成一座投入80萬元、佔地400平方米的電子產品加工類的扶貧車間。

同時,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幹部”發揮黨組織優勢,多次走訪聯繫外地企業,最終以情感動丹陽市帝朗電子有限公司負責人,把位於廣東省東莞市的電子產品加工車間搬到了東儀村,目前扶貧車間已開始生產,第一批5位建檔立卡貧困戶上崗就業,經過培訓的貧困戶們已經開始熟練操作數控機床生,扶貧車間生產的電子產品因為質量過硬、價格公道,訂單不斷,預計將可為東儀村再提供20個就業崗位。

除此此外,2018年9月在該村原黃梔子基地建起了東儀村黃梔子中草藥林下養雞示範點3個,吸納10戶貧困戶參與養殖或就業,每個養殖場可飼養1000羽雞和1500羽鴨,年收入超過14萬元。

扶貧產業的落地,留住了外出務工者的腳步,讓他們看到了“回家也能致富”的希望,也讓留守老人和孩子們的臉上重新綻放出了親人團聚的笑顏。在黨組織的帶領下,落地產業越來越多,鄉村基礎設施越來越好。

如今的東儀村,產業發展已呈現多元化,有豬、雞、優質稻、黃梔子等,目前產業覆蓋率達100%,群眾收入也逐年遞增,兩年來,東儀村集體經濟從無到有,2019年收入達12.5萬元。

躬身垂範,老黨員變身“領頭羊”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農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村子強不強,要看“領頭羊”。

正如俗語所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的是幹部。東儀村現有黨員50名,他們就像50個“發光體”,分散在群眾中間,處處起到引領帶頭作用。

鋤草、清理廢棄建築、清運垃圾……近日,記者來到東儀村坡還屯,只見群眾正在熱火朝天地開展“三清三拆”活動,大家忙得不亦樂乎。人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幾位老人,他們雖年事已高,但工作熱情絲毫不比年輕人差,他們就是東儀村出了名的“六老”。目前村裡有“六老”成員16人。

為了順利實現整村脫貧摘帽年,東儀村推出“六老六大員” 的“雙六”機制:即組織老黨員、老幹部、老教師、老村幹、老隊長、老代表組成“六老”,擔任扶貧政策宣傳員、環境衛生督查員、不穩定因素排查信息員、環境衛生監督員、化解糾紛調解員、關心下一代服務員“六大員”角色,充分發揮他們的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威望優勢,共同營造村裡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

“作為一名老黨員,我很樂意投身到脫貧攻堅工作中,為脫貧攻堅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農成豐說。“六老”成員之一的農成豐經常與村“兩委”幹部、駐村工作隊交流,一同分析解決東儀村扶貧工作遇到的困難問題,主動出謀劃策,他還經常利用傍晚、週六和週日時間深入各屯,與貧困學生談心交流,瞭解他們的思想動向,鼓勵他們用心讀書……

近年來,在“六老”的推動下,東儀村扶貧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教育、醫療、住房、飲水等各項基礎保障工作紮實推進,東儀重視讀書學習蔚然成風,目前村裡無適齡兒童輟學。

黨旗飄揚,奮鬥不息。如今,東儀村黨組織和黨員時時處處充分發揮著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為全村發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動力,也為我們打贏脫貧攻堅戰以及下一步推動鄉村振興提供了深刻啟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