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村」如何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贫困村”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澠池縣公安局副局長住村工作隊長段素雷 王毅攝

映象網三門峽訊(兀佔斌 宋帥輝) 漏泉村位於澠池縣張村鎮政府東2公里,距縣城10公里,轄3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全村耕地面積3450畝,486戶1996人,是傳統的農業村,省級貧困村。全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6戶256人,其中2017年19戶68人實現脫貧。群眾長期以農業生產為主,收入單一;村集體經濟更是近乎空白。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漏泉村把發展村集體經濟與精準扶貧工作相結合,通過“小丹參”做成“大產業”、盤活村集體資產等措施,實現村集體經濟強勁發展,帶動群眾脫貧致富。

一、建強基層組織,提供村集體經濟發展可靠組織保障

群眾要致富,關鍵靠支部。針對村組織軟弱渙散,一些黨員幹部發展集體經濟意識不強、狀態不佳,不會幹、不想幹等問題,駐村第一書記組織全村黨員幹部認真學習黨規黨紀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積極落實中央、省、市關於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實施鄉村振興的一系列部署要求,提高政治站位,以敢於擔當的強烈責任感和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謀劃抓實村集體經濟發展。同時利用基層組織遠程教育系統,開展市場經濟、農村經營管理、村集體資產管理以及農村實用技術等知識培訓,增強村級組織和黨員幹部適應市場、領導村集體經濟發展的能力。制定《漏泉村集體經濟發展規劃》,形成駐村第一書記主力抓、兩委成員齊力管的良好局面,推動村黨組織成為發展集體經濟和精準扶貧工作的”主心骨”。

二、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搭建村集體經濟發展新平臺

根據當前農村發展的新形勢,經工商、稅務部門註冊,成立全縣首家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張村鎮漏泉村綠源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全村經濟發展的龍頭,合作社從成立之初就確定了集體所有的屬性。在當家人選擇上,推舉公道正派的副支書、監委會主任楊三民擔任合作社負責人。經營上堅持服務群眾為主,兼顧盈利為輔的宗旨,制定規範、透明的運行制度,合作社所有收入歸村集體所有。合作社不同於“公司+農戶”的買賣契約關係,既把村兩委解脫出來,讓群眾唱主角,又讓村級組織通過服務增加收入,是一條新形勢下既增加群眾收入又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行之有效的新路子。

“贫困村”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項目介紹

三、多項產業齊發力,推動村集體經濟強勁發展

(一)丹參主導產業發展“旺”。丹參是村裡的主導產業,“豫西丹參”榮獲國家地理標誌認證,全國馳名,漏泉村乃至張村鎮系“豫西丹參”的重要原產地之一。依託丹參種植的適宜條件,村合作社一期流轉33戶群眾150餘畝土地(600元/畝),投資45萬元,2017年7至8月高質量培育優質丹參種苗153畝,不僅滿足了漏泉村1100餘畝丹參種植供苗需要,還實現育苗收入60萬元,收穫了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第一桶金”。

在丹參種植上,爭取鎮黨委政府對漏泉脫貧攻堅的特殊幫扶,採取免費供應種苗、化肥、地膜、技術等措施,引導群眾大力發展丹參種植。首先是鎮財政全額投資20萬元建設了漏泉村集體經濟項目“百畝丹參種植示範片”。其次村合作社又流轉土地種植249畝,鼓勵群眾自種849畝(其中貧困戶群眾218畝),全村丹參種植達1198畝,佔3450畝耕地的34.7%,是全縣名符其實的“丹參第一村”。據市場測算,丹參種植畝均收入6000---8000元,集體經濟和群眾收入的“造血”功能大大增強。不僅如此,合作社還種植紅花50餘畝、柴胡20畝。在丹參等中藥材發展過程中,除保證群眾土地流轉金就高不就低外,從育苗、種植到日常管理,合作社優先安排包括貧困戶群眾在內的2800餘人次田間務工,累計發放工資15萬餘元,有效增加群眾收入。

“贫困村”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貧困戶在丹參基地除草 王毅攝

伴隨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合作社自身也得到長足發展。先後購置了1臺大型種藥機、1臺微耕機、4臺地膜覆蓋機和其它一批物資設備,村集體又有了自己的“家業”、“家底”。

(二)扶貧車間經營“火”。村集體無償供地,2017年7月引進建成了扶貧車間——漏泉村鞋業加工廠,一期佔地面積1500平方米,其中標準化廠房210平方米,平車60臺,自動化電腦花樣機20臺,日產鞋幫5千雙,年產值500萬元。生產工藝簡單,適宜人員廣泛,動態吸納60多名婦女勞力進廠務工,月工資1800-3000元,一批婦女勞力家門口穩定就業,天天有活幹,日日有收入,“務工”與“持家”兩不誤,口袋“活錢”明顯增多,基本實現“一人務工,全家脫貧”目標。企業“產”、“銷”兩旺,經營紅紅火火。

(三)集體資產盤得“活”。採取招商引資、村集體養殖、大戶進場養殖等多種形式,盤活了佔地40餘畝、棄用近三年的村養殖場,讓“沉睡”的集體資產“活”起來,為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注入強大活力。目前已引進招商加工企業1家,養殖大戶1戶(養牛30餘頭),村集體發展2000只規模的優質種羊繁育項目一期(200只)將於6月底引種到位,規範飼養,滾動發展。

村集體經濟有了一定發展積蓄後,出資購買桌椅、電腦等辦公設備,改善村委辦公條件;首次組建村社火表演隊參加2018年元宵節縣裡匯演;栽植名優樹種楸樹2000棵,對4公里長村內道路及美麗庭院進行了高標準綠化等,總計9萬餘元。

更欣喜的是,2018年,合作社將新育丹參苗300畝,同時緊抓“短、平、快”好項目,進一步攀升村集體經濟總量;村集體投資100餘萬元的丹參(中藥材)烘乾儲藏及深加工項目正在緊鑼密鼓進行,10月將如期建成投產,屆時丹參主導產業將進一步做大做強。從丹參到鞋廠、養殖場以及光伏發電等,漏泉產業項目如雨後春筍,漸成規模,村集體經濟將得到長期鞏固有力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