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相信,那些孤独的时刻总有一天会发光

文|溦兰

图|网络

你要相信,那些孤独的时刻总有一天会发光

很多时候觉得时间真是一个难以名状的词,无论多么珍视的东西,总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过去。

我想总有些东西值得我们铭记,那些出现在你生命中的种种,无关爱情,无关风花雪月,只是因为有那么一刻,你真切地感到未来的路很长,却很坦荡。

你要相信,那些孤独的时刻总有一天会发光

中学时代喜欢写日记,把繁琐的日常写成浪漫的诗,然后期待多年后的自己慨叹于无知的情思。多年以后的此时,偶然发现那本厚厚的日记一直带在身边,记载着密密麻麻买的只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于是在一个无人的深夜,一个人挑着灯读年少的自己———

我总不能忘掉幼时课堂上的画面,譬如初中时被抄在黑板上那段被作为范文的开头,我常常试着回想那段开头的内容,然而甚至连语文老师的评语,同学们的反应我都记不清了,唯一记得的是那段随意而为的对于时光的感慨,写于自己一篇作文的开头,也写于自己的年少无知。时至今日,我时常愧疚于我日益严重的庸常,似乎在某一个我并不曾在意的时刻,那个曾经多愁善感的自己一瞬间沦为奔波于街头的行色匆匆之人。

你要相信,那些孤独的时刻总有一天会发光

然而更多时候总觉得那庸常本身才算正常,然后渐渐地,我们开始逃避最初的那份动容,去接纳世俗,拼命追寻太多并不怎么重要的事,殊不知拥有越多,越不知所措。

有一天在杂志上偶然看见学生时代被当作阅读练习做过的文章,我依然记得题目是《最美的时刻》,多年的心结,于一个平平常常的年龄一系再系。我期待20岁的自己还能在读完这篇文章后和书说一句“这篇文章不仅在表现母爱,也表现了对于人生和自然的感知。”那声音一定和当年一样“无知”,我惊叹过那时的自己能够体悟出生命中另一些情感,能够透过文字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而如今我依旧做过阅读题,却只能读出教科书式的答案,我看过数不清的课文分析,却与作者渐远不可及。我深知时光在变,我看不透的不知文字,还有自己。

你要相信,那些孤独的时刻总有一天会发光

没有谁可以一直停留在一个年龄无论样貌还是心理,我们总在抱怨这天路上的坎坎坷坷,时而恐慌,时而留恋,却忘了停下来看看自己的脚步,没能及时发觉前途一片漆黑,却还是要跌跌撞撞。

人说20岁是一个美好的年纪,尤其对于女孩子,姣好的容颜,轻熟的性格,我却总觉得那是一道鸿沟,你拼尽全力纵身一跃,努力跳出一道最美的弧线,以为那就是青春该有的模样,却发现鸿沟彼岸是一个陌生的自己。那个你将要走上一条黯然失色,毫无风景的路,你会为了一个飘渺的期待而奔波,又或者毫无动力的浑浑噩噩。然后时至多年,你发现所谓的“优秀”不过是“麻木”的代名词,人情世故里滚爬摸索,爱情与物质的艰难抉择,以及千篇一律的皮囊下枯槁的灵魂。曾经你努力摆脱的“无知”,十几岁年龄时的纯真,恰恰是你一路错过的风景。

你要相信,那些孤独的时刻总有一天会发光

我常常这样悲观地想,带着二十岁初入人世的恐慌,那种无力感尤其是在你有感于千千万万的事与物去无法找到一个具象的表达,遇到好看的风景拍完照却什么也不记得,以及太多太多的人云亦云······最后我们终于如我们所想的那样失去光亮。

有一天夜里,拖着麻木的身体回宿舍,昏黄的路灯下几个稀稀落落的路人,把气氛衬得更加诡异。习惯了那段无灯的路口,甚至不觉得那里本该有盏灯。然而那晚有些东西在悄然改变,那盏被遗忘的路灯在我经过的一瞬间亮了,华丽地犹如舞台的开幕式。我几乎在那一刻激动得哭出声来,因为我看到的不仅是那盏因线路故障莫名亮起的灯,更是那段突然被照亮的路,仿佛那一瞬间,原本迷惘的前程都变得明亮而通透。

你要相信,那些孤独的时刻总有一天会发光

浑浑噩噩,不知所措的20岁也许真的是一道鸿沟,我们无法拒绝那纵身一跃的蜕变,然而那晚以后,我开始明白,鸿沟那头依旧可以充满色彩。我们也许注定会失去一些“无知”的赤诚,渐渐无感于生命最初的感动,就像容颜会随着时间枯萎,但未来的路我们可以给自己点一盏“华灯”,让“麻木”与暗然在灯光里褪色……

所有的美好还是会如期而来,只要我们,一如既往地等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