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浮背後的愛慾糾纏|《沉香屑:第一爐香》

文|趙世琳

圖|網絡

華浮背後的愛慾糾纏|《沉香屑:第一爐香》

時代在更迭,女性對於獨立的追求從未消弭過,而在這個殖民畸形統治下的人們只能無所適從地面對自己空虛靈魂以及被浮華物質慾望衝擊的人格與尊嚴。新舊社會形態交替下女性無法找到真正的通往獨立道路的方法,只能被那個時代所吞噬。

華浮背後的愛慾糾纏|《沉香屑:第一爐香》

梁太太作為貫穿全篇小說的線索性人物,直接推動了小說的情節發展,促成了葛薇龍的墮落以及葛薇龍與喬琪喬的畸形的婚姻。她是典型的新舊社會形態交替下既吸收了西方社會意識又保留著舊社會思想的女性,一方面她利用自己的美色破有遠見地成為了富人的小妾,依靠富人死後所遺留的財產搖身一變,“一手挽住了時代的巨輪,在她自己的小天地裡,留住了滿清末年的淫逸空氣,關起門來做小型慈禧太后”,另一方面利用美色籠絡上流社會的男男女女,以此獲得男子的愛慕與金錢。在葛薇龍到來後,她便用自己高超的手腕將葛薇龍玩弄於鼓掌之中,用華美的衣服首飾蠱惑著未經世事的少女的心,然後利用葛薇龍為她籠絡男人,並且聯合喬琪喬一起榨乾葛薇龍身上的所有價值。表面上她獲得了上流社會的地位,但其實梁太太一直活在舊的思想的引導下,她獲得獨立的方式是依附於位高權重的男性並從中積累資本,她對於男女之間的依附關係是認同的。

華浮背後的愛慾糾纏|《沉香屑:第一爐香》

葛薇龍原本是一個求學的少女,在見識過樑太太華美的生活後,逐漸肯定了梁太太作為獨立女性的成功,認定了她的姑母是一個有本領的女人。作為成功地被梁太太捕獲的獵物,來到梁太太住所的第一天,面對一衣櫃的錦衣華服,她的內心毫不掩飾對這些服飾的喜愛與嚮往,甚至偷偷地一件一件試穿。二十歲的少女被殖民地下縱情聲色的生活所吸引,最後在物質慾望與情感慾望的驅使下心甘情願地成為了梁太太和喬琪喬的工具。

喬琪喬在和葛薇龍的情感交鋒中一直處於出超地位,“薇龍,我不能答應你結婚,我也不能答應你愛,我只能答應你快樂。”而葛薇龍只能跟著喬琪喬的腳步,小說中說到:“她竭力地在他的黑眼鏡裡尋找他的眼睛,可是她只看見眼鏡裡反映的她自己的影子,縮小的,而且慘白的。”喬琪喬對於葛薇龍確實有感情,有過微末的愧疚,在小說的最後面有一段充分展現了喬琪喬複雜的心理,“汽車駛入一帶黑沉沉的街。喬琪沒有朝她看,就看也看不見,可是他知道她一定哭了。他把自己的那隻手摸出香菸夾子和打火機來,菸捲兒銜在嘴裡,點上火。火光一亮,在那凜冽的寒夜裡,他的嘴上彷彿開了一朵橙紅色的花。花立時謝了。又是寒冷與黑暗。”煙上的橙紅色火花象徵著喬琪喬對於葛薇龍的感情,但是在如同凜冽寒夜的社會的擠壓以及喬琪喬內心升騰的享樂主義很快就熄滅了這點微末的火花。在現實的漩渦中,感情沒有真正的保障。

華浮背後的愛慾糾纏|《沉香屑:第一爐香》

從語言上看,張愛玲在《第一爐香》中充分彰顯了文字的色彩性,小說曾三次描寫梁太太所住的白房子。早晨的白房子的周圍有許多色彩的渲染,“這園子彷彿是亂山中憑空擘出的一隻金漆托盤”“花朵兒粉紅裡略帶些黃,是鮮亮的蝦子紅”“杜鵑花外面,就是那濃藍的海,海里泊著白色的大船。”這些色彩的強烈比照產生了不真實的眩暈感,形成顏色的反差。黃昏裡“那巍巍的白房子,蓋著綠色的琉璃瓦,很有些像古代的皇陵。”而這一次恰好勾起了葛薇龍對梁太太的敬意。夜色下的白房子籠罩在白霧裡,“綠玻璃窗裡晃動著燈光,綠幽幽地,一方一方,像薄荷酒裡的冰塊。”一切都縈繞在朦朧之中,暗示了葛薇龍的命運。這些色彩的對照與虛幻不真實的迷幻相互交錯,使色彩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內心。

虛幻與現實的交錯是語言上又一個妙處。“一個嬌小個子的西裝少婦跨出車來,一身黑,黑草帽沿上扣著一個指甲大小的綠寶石蜘蛛,在日光中閃閃爍爍,正爬在她的腮幫子上”蜘蛛當然不是真的,也無法爬動,蜘蛛與黑網給梁太太的形象蒙上神秘的面紗,也暗示了梁太太就像蜘蛛一樣靜待獵物的到來。“寶藍磁盤裡一棵仙人掌,正是含苞欲放,那蒼綠的厚葉子,四下裡探著頭,像一巢青蛇;那枝頭的一捻紅,便像吐出的蛇信子。”不真實的情景渲染了葛薇龍面臨的危險氛圍。“她竭力地在他的黑眼鏡裡尋找他的眼睛,可是她只看見眼鏡裡反映的她自己的影子,縮小的,而且慘白的。”虛幻感與現實的渲染交錯既折射出葛薇龍複雜的內心,也顯示了雙方愛情未知的未來。

華浮背後的愛慾糾纏|《沉香屑:第一爐香》

在小說的背後,葛薇龍與喬琪喬似乎都達成了心願,沉湎於慾望的殘缺心靈得到了表面上的滿足,清醒地沉醉於自我的催眠與想象,笑成了他人眼中最風光的樣子。這是一個浮華背後的荒涼的故事,不管是一直處於高處的梁太太,還是處於劣勢的葛薇龍,都是那個新舊時代更迭下被殖民文化所衝擊的女性形象,男女之間不對等的依附關係阻礙了追求獨立的道路。而葛薇龍的命運,就像香爐裡的灰,清醒地燒過,最後漸漸冷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