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的上官婉儿-无可选择的命运

上官婉儿(664年—710年7月21日),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陕州区)人,祖籍陇西上邽(今甘肃清水县),唐代女官、诗人、皇妃。

悲剧的上官婉儿-无可选择的命运

上官婉儿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而得到武则天重用,封为“内舍人”,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兼内舍人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

公元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上官婉儿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景云二年(711年),复封为昭容,谥号惠文,葬于雍州咸阳县茂道乡洪渎原。

一个罪臣之后,最底层的婢女,通过自身的努力+过人的天赋+运气,最终成功突破阶层的限制,进入大唐帝国的权力中枢,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殊为不易。可惜的是,最终却因为一个错误的选择,香消玉殒,是个不折不扣的悲剧。然而,纵观上官婉儿的一生,我们便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她选择了命运,而是悲剧的命运选择了她,她的那些所谓的选择,实际上都是没有选择机会的选择。

上官婉儿的父亲上官仪被杀,是因为跟唐高宗密谋废黜武则天的皇后之位。事实上这原本是皇帝本人的意思,但由于皇帝身边遍布武则天的耳目,诏书还没有起草完成,狂怒的武则天便闯进皇帝的寝宫,暴起发难。严重惧内的皇帝将责任全部推到了上官仪身上,后者随即被处死,于是上官婉儿从宰相的女儿变成了掖庭的婢女,命运没有给她选择的机会。

悲剧的上官婉儿-无可选择的命运

仪凤二年,即公元677年,武则天召见了年仅十四岁的上官婉儿,当场出题考较。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且文意通畅,词藻华丽,语言优美,真好像是夙构而成。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诏命。

后来武则天称帝,诏敕多出其手者,时称“内舍人”。不久,上官婉儿又因违忤旨意,罪犯死刑,但武则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只是处以黥面而已。以后,上官婉儿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则天欢心。

显而易见,上官婉儿在追随武则天之初,曾经想有自己的独立意志,但随即面临被处死的境地,被赦免之后只得曲意迎合,来保全自己的性命。同样的,她完全没有选择的机会。

神龙政变之后,懦弱无能的中宗继位,虽然拜上官婉儿为昭容,但朝政却完全把持在韦皇后母女手中,此二人妄图像武则天一样临朝称制,最终成为一代女皇。武则天屠戮后宫的殷鉴不远,上官婉儿为了保命,除了跟韦皇后合作之外,没有其他的出路,而后世史书对她的责难与非议也集中在此,实际上易地而处的话,那些编撰史书的儒生们恐怕比她更没有节操。

上官婉儿的最后一次选择,是在景龙四年,因见太平公主势力日盛,依附于太平公主。当年六月,中宗李显突然驾崩(疑似被韦皇后毒杀),朝政大权尽落韦氏之手。

悲剧的上官婉儿-无可选择的命运

唐隆元年六月二十日(公元710年7月21日),李隆基(未来的唐玄宗)与太平公主合谋发动政变,率领家族私兵和羽林军攻入宫中,杀死韦后、安乐公主及所有韦后一党。

在李隆基率军进入宫中时,上官婉儿执烛率宫人迎接,并把她与太平公主所拟遗诏拿给李隆基的部将刘幽求观看,以证明自己是和李唐宗室站在一起的,刘幽求拿着遗诏求李隆基开恩,但李隆基认为上官婉儿立场善变不可靠,将其斩杀。

综上所述,导致她殒命的并非真的是是她的善变,而是无可选择的命运,假使她果真立场坚定的话,早已死在武则天手中,根本没有机会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