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盛世無人不曉,殊不知繁榮背後離不開這樣一群“可愛”之人

如果你問我最想穿越回中國古代的哪一個朝代,那麼答案一定是唐朝。唐朝,又被人們稱為盛唐或者巨唐,是中華文明史上璀璨的一顆明珠。談起大唐,大家想到的或許是”雲裡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或是”秦隴州緣鸚鵡貴,王侯家為牡丹貧”的一派繁華·富貴景象。但是,我們知道一個良好的社會是離不開優秀的管理者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聊一聊唐朝的縣令。你知道唐朝縣令有多忙嗎?

唐朝盛世無人不曉,殊不知繁榮背後離不開這樣一群“可愛”之人

縣是唐王朝國家政體最為基層的政府機構。

是唐朝政府系統的基石,是大唐帝國治理國家和推行教化的政治基礎。大唐王朝能否長治久安,人民能否安居樂業,國家的相關政策計劃能否順利實施,並推行於全社會,依賴的正是這一個個大唐官員對於法律的嚴格執行,從而實現社會基層的優良治理,進而保障整個國家的長治久安。

在唐朝時,縣令可是正七品大員。縣令之下設有縣丞、主薄和縣尉,作為縣令的主要幕僚。縣丞是縣令的副官,負責縣裡的主要工作,是縣令的左右手;主薄則負責差缺拾遺,監察當地的各級官吏,類似於參軍;縣尉則負責管理縣裡所有的官員、追捕賊犯等工作。

唐朝盛世無人不曉,殊不知繁榮背後離不開這樣一群“可愛”之人

縣制官司裡的每一個官員都是維持盛唐社會長達四百餘年長治久安的最堅固的基石,是大唐繁榮昌盛的一根根定海神針。正是因為有他們的存在,在盛唐四百年裡,中華民族一直屹立在世界的最頂端;百鳥朝鳳,萬國來儀。即便是經歷了安史之亂,大唐帝國依舊延綿國祚一百五十餘年,這些與每一名大唐官吏的努力都是分不開的。每一位大唐縣令,都是大唐帝國春秋鼎盛的中流砥柱。

唐朝盛世無人不曉,殊不知繁榮背後離不開這樣一群“可愛”之人

時至今日,唐代縣令的日常工作生活我們可能已經無從考證,但是根據遺留下來的歷史典籍我們還是可以才能側面看出其工作之繁重。《大唐六典》中對大部分唐朝官員的職能作了詳細概述。此外,唐朝的法律和其他相關典籍也有對縣令職責的明確介紹。根據《大唐六典》和唐朝法律的有關記載,縣的最高行政長官--縣令的主要職責如下:

農業管理工作。

唐朝社會的主要生產力還是以農業為主,農業是一個國家立足之本,如果一個地區的農業不夠發達,遇上乾旱、水牢等天災就會引發饑荒,導致人民吃不飽肚子,長期如此社會便會恐慌和混亂。所以農業是一個地方行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唐朝的土地制度是均田制,按人口丁戶分配土地。

唐朝盛世無人不曉,殊不知繁榮背後離不開這樣一群“可愛”之人

每年秋天,縣令要在相關單位編制好的文件的基礎上,按照規定,親自主持完成土地的信息變更等工作,並且一切細節都要記錄在冊,推行國家的土地制度,保證當地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國家工作的正常運行。農業關乎國計民生,一個地區農業發展的進展情況是一名大唐官員政績的重要表現。

社會管理工作

社會管理包括維護縣的治安工作,注重縣裡百姓的思想教育、扶貧救苦、保障當地人民的正常生活、宣傳中國古代的封建思想觀念、維護社會等級秩序、瞭解當地的百姓生活狀況和社會發展情況並及時解決或向有關部門反饋。掌控社會局勢動態,調查民間風向也是縣令工作的重要內容。

唐朝盛世無人不曉,殊不知繁榮背後離不開這樣一群“可愛”之人

案件審理工作。

在古裝電視劇中,我們常能看到有人去衙門擊鼓鳴冤,一陣鑼鼓喧囂之後,縣令便登堂開始審理案件。其實,古代縣令所負責的是案件的審理工作,就是我們常說的斷案而非破案,破案會有更專業的官員去做;縣令的工作是根據法律對案件進行審理。對於案件,分為大致兩種情況:普通形式案件和擊鼓鳴冤。

一般來說,普通刑事案件有相應的官員前往現場破案,收集證據,由縣令過目後下令,再由當地的衙門捕快前往抓捕疑犯,最後帶上公堂審問、判決。還有一種就是大家經常在電視劇裡看到的那樣:敲鳴冤鼓。這種情況下,無論縣令有什麼要緊的事,都必須開堂審理,召集原告被告當堂對質,判決公堂,當場斷案,並宣佈判決結果。。

唐朝盛世無人不曉,殊不知繁榮背後離不開這樣一群“可愛”之人

人口資源管理工作。

具體來說,縣政府要調查本縣內各家各戶的人口具體情況、其居所變化等詳細情況(調查工作大概省3-5年一次),特別是男性居變化情況民(因為男性是社會生產的主要勞動者,是國家賦稅的主要貢獻者)。

唐朝盛世無人不曉,殊不知繁榮背後離不開這樣一群“可愛”之人

而所有的這些工作,都必須由縣令親自過目審閱,核實。這項工作要做到事無鉅細,才能保障國家的賦稅和勞役的正常進行,並做到賦役負擔的相對平均,才能做到人口紅利和社會資源的最大化利用。要想做好這項工作可是相當的不容易,古代社會不像現代,交通不發達,信息交流困難。再者,一縣之地可能很小也可能很大,尤其是山區地區,人民群眾住所分佈不規律,這些都為統計工作帶來了不便。

縣內的相關行政工作

古代的縣令確實是一縣所有事務的最高行政長官,所有的政令和相關措施都得由縣令知曉並做最後的審核,縣令首肯之後才能發佈並開始實施。

唐朝盛世無人不曉,殊不知繁榮背後離不開這樣一群“可愛”之人

同時,一縣的官吏的任用,調度和工作分配也得靠縣令一人擔當,相關職位、工作的變動都需要縣令第一時間知道並做好相關安排和調整。俗話說,“想要工作做的好,首先人得用得好”。身為大唐帝國的縣令,必須對自己每個下屬幕僚的性格、能力、社會關係都要有一個良好的掌控(我國古代的法律建設不夠完善,這與當時的社會制度有一定的關係,所以在治理國家時往往國家側重於人治而非法制。

唐朝盛世無人不曉,殊不知繁榮背後離不開這樣一群“可愛”之人

如何用好人,用好地方,如何能夠最高效的組建團隊去完成相應的政治任務,這委實是一門高深莫測的學問,一門屬於大唐縣令的學問。

唐朝盛世無人不曉,殊不知繁榮背後離不開這樣一群“可愛”之人

稅收工作。

稅收,無疑是任何一個地區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唐代,當時的稅收制度是著名的兩稅制,兩稅制是唐得宗時期楊炎所創,因為其一年在夏、秋兩次徵收農業稅,所以我們稱之為兩稅。

兩稅制與以前的農業稅制度有許多不同,其中最主要的是兩稅制的稅收對象以居住地代替戶籍地,這樣導致人口流動變得更加自由頻繁、各個地區之間的交流日益緊密,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經濟發展。按照兩稅制,農民有多少土地朝廷才收多少租,減少了農民負擔。同時,操作簡便、徵稅速度快也是兩稅制的明顯優點。

唐朝盛世無人不曉,殊不知繁榮背後離不開這樣一群“可愛”之人

但是,兩稅制也有其頗為明顯的缺點。比如土地問題,唐朝在兩稅制全面推廣後,土地私有制便開始佔據主流,百姓開始自由兼併交易土地,容易造成社會資源傾斜。且伴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旦遇到災荒、戰爭等特殊情況,國庫空虛,或需要大規模勞役,朝廷又要發佈政令增加新的稅收項目(增加稅收,擴大額度),遇上災年兩稅制下的百姓生活將更加艱難。

兩稅制的制定,是憑藉上一年的稅收情況規定去徵收農業稅,但是由於相關地區人口流動,地區人口變化而預期賦稅不變,最後可能會造成扶貧差距擴大,社會財富分配不均從而導致社會發展不進反退。因此每年縣令都要提前召集相關官員,根據往年的稅收情況,並結合當下的農事,發佈公告,徵收農業稅。看來,收稅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唐朝盛世無人不曉,殊不知繁榮背後離不開這樣一群“可愛”之人

由此可見,一位縣令雖然有諸多下屬官員,但其總管一縣全面事務還是非常繁忙的,其工作涉及農業、人口、政治、社會、教育等等。而正是在這一位位繁忙的大唐縣令的共同努力下,才有了八百里盛唐錦繡,才有了我們中國五千年曆史中最璀璨的一顆明珠——大唐!

參考文獻

1.《大唐六典》

2.《二十四史唐史》

3.《舊唐書》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