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論:空我之流

大悟論:空我之流

繼續用水滴和大海來解讀般若。

在《大悟論:空海之上》中說過,在海中並不存在“一個水滴”之說,海是一個汪汪的整體。水滴既然成不了實質,就假想出一滴大小的範圍,當這個範圍內的水為自己。

但水是流動的,並不會配合假想而停留在那一滴的範圍。等於說,“水滴”沒有任何實質。範圍是假想出來的,“身體”也是不停流動的。只是因為水流動得快,而且不停歇,所以看起來有個常住的“身體”。

人也是一樣,外在的模樣是心假想的“界”,而構成身體的物質如流水般不停穿過這個界,每一刻都是不一樣的,但看起來卻有個“不變”的身體。

這就是無我的本質。

至於生老病死,看似是物質的變化,其實是心的假想只能維持一定的期限,它會在矛盾中漸漸崩塌,然後在空海的彼處再次假想出一個範圍,如此循環。

為什麼會有矛盾?因為是假想的,非真實的。一個水滴要在海洋裡讓自己成為獨立的一份子,它必須要牴觸其他水,建立區別:這個範圍是我,那個範圍不是我。

它在心裡建立一個又一個虛妄的範圍,與其他水劃分了一個又一個虛妄的界限,並苦苦支撐。

不僅如此,雖然海洋的流動是一體的,但這滴水必須要讓自己相信,是自己在主宰自己的流動。這樣才能獲得自我感。但問題是,這也讓它變得很疲憊。因為再怎麼抗拒,還是隻能隨“大流”湧動。

如果與海融為一體,它反倒能自由奔騰;但現在的每一次風起浪湧,對它而言都成了艱難而被動的遷徙。

這就是苦的本質。人特別堅信能主宰自己的命運,然而時間的流逝卻是誰也無法阻擋,推動著人向前,永遠不能停下來或向後。這樣的主宰,就很虛無了。而在和那股力的對抗著,人往往吃盡苦頭。

更虛無的是,那股力本屬於人自己。正如海洋的力屬於每一滴水。這就有點像一個人一邊猛踩油門,一邊卻把腳放在外面剎車一樣,屬於看起來勇猛實際上很愚痴的行為。

當然,這一切都是基於無明。無明讓我們放棄了整個空海的力量、智慧和寂滅;放棄了無限而追尋有限;放棄了無漏而追尋有漏。轉而投向“一滴水”。

假想一個自我並沒有獲得自我,反而失去了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