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十常侍之亂,何進大權在握卻為何命喪宦官之手?

且說黃巾起義平息,天下貌似恢復了平靜,然而這種平靜並非百姓安居樂業的樣子,而是各路諸侯靜觀朝局變化的狀態,大家靜待一聲巨響,便可乘火打劫,割地為王,甚至逐鹿天下。朝廷裡皇室、宦官、外戚之間的明爭暗鬥,大打出手,正在侵蝕著這個國家的根基,為天下諸侯所期盼的那聲巨響點燃了導火索。

宮中,有以張讓、趙忠等為代表的十常侍宦官集團;以皇子劉辯、劉協,何太后、董太后等為代表的皇室集團;以何進、董重為代表的外戚集團。三大集團或相互勾結,或虛與委蛇,或相互廝殺,敗壞朝綱,陷害忠良,搞的朝廷烏煙瘴氣,忠志之士欲除宦官而後快,卻被宦官集團玩弄於股掌之間,實為漢室之不幸,百姓之不幸。

《三國演義》十常侍之亂,何進大權在握卻為何命喪宦官之手?



靈帝駕崩,大將軍何進立長子劉辯為皇帝,麾下更有袁紹、曹操等能臣,其妹何太后坐鎮中宮,可謂大權在握,隻手遮天,然而卻被宦官圍殺,嶄頭顱棄之牆外,何也?且待我細細說來。


其一,何進之敗,敗在宦官實力盤根錯節,日久積深。宦官勢力本就出自統治者,皇帝為了防止外戚專權,培養聽命於自己的勢力,於是身邊的宦官就是首選,他們只聽命於皇帝,直接對皇帝負責,所到之處,如帝親臨,有能力的皇帝可以駕馭得當,讓其為朝廷效力,鞏固皇權,東漢末年,皇帝羸弱,和宦官的關係由駕馭變為倚仗,導致宦官形成集團,權傾朝野,甚至左右皇帝,影響天下。

《三國演義》十常侍之亂,何進大權在握卻為何命喪宦官之手?

其二,何進之敗,敗在不善用人,不納忠言。雖貴為大將軍,但無召不得入宮,此一天恰被宦官所利用,何進手下袁紹、曹操等人早就勸其不為規矩所困,當機立斷,誅殺宦官,以清君側,保漢室。何進非但不聽,反而嘲笑曹操因祖上為宦官故生憐憫之心,更言他人勸諫為小人之見,實在是剛愎自用,自欺欺人,又不知人善任。

《三國演義》十常侍之亂,何進大權在握卻為何命喪宦官之手?

《三國演義》十常侍之亂,何進大權在握卻為何命喪宦官之手?

其三,何進之敗,敗在計寡少謀,優柔寡斷。貴為大將軍,其思維模式簡單,思想直來直去,缺乏大局觀念。相比十常侍,為求生存而搖擺於何太后與董太后之間,阿諛奉承,挑撥離間,人前說人話,鬼鬼說鬼話。何進其妹深受十常侍蠱惑,數次於何進年前保護十常侍,何進也無何奈何。

《三國演義》十常侍之亂,何進大權在握卻為何命喪宦官之手?

《三國演義》十常侍之亂,何進大權在握卻為何命喪宦官之手?

由此三點,何進必敗。



何進此人,從性格、能力、背景、胸懷等各方面都決定他不會是歷史的選擇,正如曹操所言“亂天下者,必何進也!”果不其然,何進被殺後,忠義之士衝進宮誅殺宦官,由何進生前召進京城的董卓在半路撿了便宜,搖身一變成了護主大臣,從此董卓擅權,天下大亂,各地豪強,應生而起,又將開啟一段刀光劍影,烽火連天的殺伐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