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颍淮」阜阳当代“陶”渊明:隐逸在颍河边的80后陶艺家

唐人李涉诗云: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在颍河风景带边上,一座土窑、一座小院、一个人、一把椅、一捧土、一条狗、一片竹,便是北照古陶传承人李俊老师愿意偷得的“闲”。


(访青年陶艺家李俊)

「匠心颍淮」阜阳当代“陶”渊明:隐逸在颍河边的80后陶艺家

“我叫李俊,80年出生人,目前是北照古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句简单质朴的介绍引人无限遐想。

时阜阳是黄淮流域,特有的土质,经过千年沉淀,土质细腻,韧性好,可塑性强!烧出的陶艺作品有丰富的窑变效果。陶艺家李俊的祖辈们是这里的窑匠出身,他做为土生土长的老连窑工匠的后代,快乐的童年就在泥巴地里翻滚。

「匠心颍淮」阜阳当代“陶”渊明:隐逸在颍河边的80后陶艺家

「匠心颍淮」阜阳当代“陶”渊明:隐逸在颍河边的80后陶艺家

「匠心颍淮」阜阳当代“陶”渊明:隐逸在颍河边的80后陶艺家


就像每个孩子自小都有过喜爱涂鸦、绘画的过程。那么艺术家就像一个大孩子,现在的李俊就是因为保留了那份最早的纯真,影响的不只是现在的创作,包括以后,它都会成为创作上最大的灵感来源。


艺术源于生活,我讲究“天人合一”

有一句话是民族传统加现代意识,小时候的启蒙是受到家庭和人文环境的影响。最早期时我只知道陶瓷并没有陶艺的概念,那时人们只将陶瓷跟生计相结合,没有上升到艺术的层面。

记得第一次随老师参展时,那次跟老师参展遇到了韩美林老师,记忆最深的是他说了一句话:“我们中国泱泱陶瓷大国,但在国际上没有地位,西方人不承认我们的陶瓷艺术。”那时听了这句话感觉自己的灵魂受到猛击。就给自定下了一个目标:既然我们中国是陶瓷大国,民间陶艺这一块就是扎根本土文化,取当地的土,取当地的水,还要浸染从小耳闻目染的文化因素。

「匠心颍淮」阜阳当代“陶”渊明:隐逸在颍河边的80后陶艺家

「匠心颍淮」阜阳当代“陶”渊明:隐逸在颍河边的80后陶艺家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陶艺制作,民族传统加现代意识,扎根生养自己的土地,现代的一些作品我会将作品与环境相结合,讲究了一个“天人合一”的理念。

这便是环境予人的变化,不同的环境催人思考,产生了不同的结果。欢喜、童真、怀念、憧憬,将这些情感换化为生活的催化剂,进而创造。

看艺术作品里的两面性。

艺术需要对比,没有对比就没有艺术。愚公移山这个作品,我做的就是我的爸爸和妈妈以生活原型来源为创作材料,不会因为生活环境而产生自卑抱怨,他依然是乐观向上,对未来抱着希望,热爱生活。

「匠心颍淮」阜阳当代“陶”渊明:隐逸在颍河边的80后陶艺家

早期练习基本功的时候,基本功练习技法久了也会枯燥乏味很痛苦,把胚体摔在地上之后,发现它以另外一种方式出现了,就像是摄影师拍照片一样,好的作品不一定是完美的。我认为的人生百态,就是人与自然的结合。把“北照古陶”融入现代陶艺思想,追求事物的本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匠心颍淮」阜阳当代“陶”渊明:隐逸在颍河边的80后陶艺家

「匠心颍淮」阜阳当代“陶”渊明:隐逸在颍河边的80后陶艺家

「匠心颍淮」阜阳当代“陶”渊明:隐逸在颍河边的80后陶艺家

艺术家是孤身战斗的战士。

作为艺术家要具备战士的胸怀,对美的意识,对先人文化美的意识的热爱,还要忍受孤独,不能因为现在局势和环境的变化,忘掉自己的初心,却跟着别人走,那样的话就不,没有个性,没有思想何谈艺术?

越来越多的人对陶瓷艺术感兴趣,这让我觉得现在不是我一个人的战场。因为人的物质生活在改变的同时思想也在改变,精神提升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

「匠心颍淮」阜阳当代“陶”渊明:隐逸在颍河边的80后陶艺家

「匠心颍淮」阜阳当代“陶”渊明:隐逸在颍河边的80后陶艺家

「匠心颍淮」阜阳当代“陶”渊明:隐逸在颍河边的80后陶艺家

陶艺最让人痴迷的地方在于它的不可琢磨性,比如作品出来时完成得特别好,但是在烧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差错,或是创作过程中的灵感一闪而过,所有的一念之差都会让你付出代价。

但陶艺制作的过程是让人享受的,揉捏、拉胚、雕琢、烧制,陶艺不是随波逐流的,是独一无二的;不是时尚的,却是引领的、不是哗众取宠的,是使人痴迷的。

「匠心颍淮」阜阳当代“陶”渊明:隐逸在颍河边的80后陶艺家


阜阳陶艺的兴盛直到清朝末年,由于战乱老连窑才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同时阜阳的北照古陶也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对传统、经典的承继为起点的当代陶艺 “与时俱进”。

李俊老师的“天人合一”理念融入北照古陶的传统艺术,手捧一把土, 细拉一个胚,一个小宇宙就在他的手中!

凤凰网安徽阜阳/图片

任敏国/文字

韩为为/视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