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之行 应用篇 特殊特性的识别和作用

质量管理之行 应用篇 特殊特性的识别和作用

质量管理之 应用篇

特殊特性的识别和作用

特殊特性的特殊是指什么?主要是指影响,不一般的影响力当然就是“特殊”了。从产品和过程综合来考虑,特殊的影响既包括对安全、法规、功能的影响,还包括顾客的主观感受,也包括对成本和效率的影响,所以有些特殊特性是根据对成本和经济的影响识别出来的(相关内容可以参考工具方法篇 FMEA第2部分9.5.3章节)。

既然知道了特性的影响力,就能知道哪些特性是特殊的,那怎么知道特性是否有影响力呢?道理也很简单,如果以往的经验教训已经证明了某些失效的影响程度和严重程度,那么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就能识别特殊特性了。还有就是从设计理论上正向推测失效的影响,以及结合实际使用环境分析和推测失效的影响,这不就是FMEA中失效影响的严重度的相关内容吗。

简单地说特殊特性可以从已证实的经验上和理论上去识别,比如初始的特殊特性识别不就是基于以往的经验吗,其余的不就是在FMEA中分析和识别吗。为什么特殊特性的定义和识别被说得好像很难懂?抓住事情的本质后就很简单了。

按照IATF16949标准的定义,特殊特性是按照影响分类和定义的,对于影响安全的、法律法规的这些特殊特性基本上没有什么分歧,很好区分和定义,但是对于功能和装配性等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区分和定义了,比如影响装配的尺寸很多,每一个尺寸都定义为特殊特性吗?实际上,每个尺寸对装配的影响是不同,有的尺寸非常影响装配,而且不易控制,这样的尺寸一般会定义为特殊特性。还有就是从工艺角度某一尺寸不好控制,变差比较大,而且还影响装配,这样才是特殊特性,为什么特殊啊?不管控或不重视这个尺寸,后续容易出问题,这就是特殊。

特殊特性和RPN或AP有关系,但是应该当做两回事,RPN或AP是优先解决的评价数据或规则,是从设计风险上说的。即便设计上没风险,特殊特性也需要在后续生产中进行特别关注的,所以说他们是两回事。那有什么关系呢?比如影响程度是RPN或AP的维度之一,影响程度是特殊特性的基本定义之一,比如安全和法规的特性,只需考虑影响程度就可定义为特殊特性,这是共识的,不需要考虑其他因素,但是对于其他特性,就需要考虑不同的维度了,比如上述提到的可装配性,还有其他的功能和外观要求等,就需要结合后续制造过程的过程能力和管控能力去定义和识别特殊特性。另外,对于外观特性,虽然从狭义的使用角度或功能发挥角度影响不大,但是对顾客的感官影响很大,那也可能被定义为特殊特性。

既然特性被定义为 “特殊”,估计不是定义完特殊就算了,肯定是有目的的。既然特殊的主要依据是影响程度,那么特殊特性被识别和定义后也需要“特殊”的关注和“特殊”的控制,尽量降低和消除特殊的影响。

怎么才能降低和消除特殊的影响呢?首先要让相关人员都知道某些特性是特殊的,所以给特殊特性加上符号,用来区别于一般的普通特性。特殊特性的符号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让相关人员知道哪些特性是特殊特性,所以需要在FMEA、图纸、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检验标准等相关的文件中把特殊特性用符号标识出来,让相关人员都知道哪些特性是特殊的。

哪些文件需要标识特殊特性呢?按理说特殊特性出现在哪里,就标识到哪里,就是要让相关人员知道并重视。以上只是特殊特性的标识,这只是前提条件,重要的是要对特殊特性进行“特殊”的控制,才能真正的降低和消除特殊的影响。所以不管是从设计上,还是在日常生产的品质管控中,都需对特殊特性进行“特别”的控制。那怎么才算是特别的控制呢?这就需要根据产品和实际影响去定义了,反正和一般特性控制是不同的,原则就是把影响降低或消除到能接受的程度为准,至于怎么把影响降低和消除到可接受或能承受的程度,这是每个公司具体的措施了,不能一概而论,但这个原则是通用的。比如100%检查算是特殊吗?没准所有产品的特性都100%检查呢,如果100%检查不能防止流出,有的可能还需要200%检查呢,所以特殊与否不能一概而论。

所以FMEA参考手册中的表格的“分类”栏,是对特性的分类,既然是分类,就是体现出“特殊”,如果都是一样的,就不需要分类了,所以分类的意思其实就是用来区分特殊特性,而且也包含着“这些特性需要额外的过程控制”的意思,也就是需要被特殊关注和特殊控制。对不同特性的关注和控制不同,表示管控资源的配置也是有差异的。

总结一下,特殊特性的识别依据就是经验和风险分析。比如之前已有经验证实了某个特性影响很大,比如根据风险分析评估某个特性风险程度高。所以特殊特性的识别方法很简单,不要被一些培训讲得云里雾里,把简单的事情搞得很复杂,追求简单化,通俗化,这是普及和大范围应用的前提,如果把理论方法讲得很高大上,甚至是故意宣传的高达上,而且把大家都讲糊涂了,还谈什么应用啊!如果一个工具方法都讲不明白,这不是高大上,好像别人越听不懂越显得工具方法高大上,要把这种风气转变过来。越简单的、通俗的、容易理解和使用的才是高大上。

让质量管理更贴近工作,更容易理解和共识,都能把工具方法用起来,同事们才会认可质量管理的价值,这才是走进群众中去,而不是脱离群众搞一些没有实际作用的理论进行空谈。简单的通俗的才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才容易被推广,才更容易应用。

让质量管理工作被公司的同事们更容易接受,乐于接受,是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同行的责任和义务,才能营造出质量管理被欢迎和认可的大环境,才更有利于质量管理的职业发展。

把质量管理专业知识简单化和通俗化,进行广泛的推广,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简单化和通俗化不代表降低身份,既简单又容易理解,又实用不是更好吗?反过来说,复杂的不易理解的就好用吗?也不一定啊!

让质量管理知识免费,让系统的质量管理知识传播开来,提升学习效率,避免有志于质量管理职业的人被淹没在碎片化的知识中,找不到方向,形不成系统的知识架构,学了很长时间,也花了很大的功夫,也没取得应有的专业提升。

奉上一份有营养有价值的质量知识大餐,如果不忙,请品尝大餐!如果很忙才去吃快餐,或者只是为了一份拿工资的工作,也没必要去品尝质量大餐,甚至对质量大餐不屑一顾!既然从事了这个职业,为什么不在专业上作出一定成就呢?希望更多的同行成为质量管理专家,质量管理大师。一个或几个好的体系工程师,或者质量人员,就有可能改变一个公司,就看专业能力是否能满足老板的需求,哪个老板不想把企业经营好?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并且能发挥出价值才会被老板认可。


质量管理之行 应用篇 特殊特性的识别和作用


质量管理之行 应用篇 特殊特性的识别和作用


质量管理之行 应用篇 特殊特性的识别和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