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問題纏身擬“強行”上市 新強聯招股書真實性惹爭議

  原標題:眾問題纏身擬“強行”上市 新強聯招股書真實性惹爭議

  近日,洛陽新強聯迴轉支承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強聯)擬於深交所創業板上市,計劃公開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2650萬股,保薦機構為東興證券。新強聯本次擬募集資金4.42億元,其中3.22億元用於2.0MW及以上大功率風力發電主機配套軸承建設項目,1.20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據《每日財報》瞭解,新強聯主要從事大型迴轉支承和工業鍛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風電主軸軸承、偏航軸承、變槳軸承,盾構機軸承及關鍵零部件,海工裝備起重機迴轉支承和鍛件等。產品主要應用於風力發電機組、盾構機、海工裝備和工程機械等領域。

  然而,值得指出的是,新強聯還有很多的問題纏身。比如:應收賬款較大、毛利率下滑、產品問題等,在這樣的情況下的新強聯“強行”上市,將有怎樣的後果?

  毛利率走“下坡路”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6-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新強聯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55億元、3.71億元、4.57億元、2.76億元,2017-2018年分別同比增長4.25%、23.36%;同期,新強聯的淨利潤分別為4,274.59萬元、4,085.76萬元、5,697.58萬元、3,098.68萬元,2017-2018年分別同比增長-4.42%、39.45%。

  新強聯風電類產品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較高,風電主軸軸承、偏航軸承、變槳軸承作為風力發電機的重要零部件,其需求量與風電整機制造業景氣度乃至風電行業的發展有著密切關係。而風電類產品作為新強聯的營收主力,其收入連續三年下滑。數據顯示,2016至2018年,新強聯風電類產品收入分別為1.9億、1.73億和1.67億元,佔同期營收比重分別為54.46%、47.71%和37.75%。

  值得注意的是,新強聯的毛利率在走“下坡路”,其未來可持續盈利能力存疑。數據顯示,2016-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新強聯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2.67%、31.49%、29.28%和27.33%。此外,2016年至2019年6月末,新強聯綜合毛利率由32.55%下降至27.55%。

  “三高”暗藏風險

  另外,新強聯的“三高”問題引起投資者注意,即:客戶集中度高、銷售區域集中度高和供應商集中度高。

  新強聯由前五大客戶產生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4568.71萬元、28075.04萬元、30349.16萬元、21331.19萬元,分別佔當期營業收入的69.11%、75.75%、66.39%、77.3%,公司每年至少有六成收入是來自前五大客戶。而以公司營收貢獻核心的風電類產品為例,第一大客戶貢獻營收高達70.38%,前三大客戶就佔據了營收的100%。如此高度依賴前五大客戶,倘若客戶公司出現經營問題,新強聯如何應對?

  對此,新強聯也承認,一旦個別客戶經營出現問題,或者公司對其服務出現問題,影響到雙方的合作,則會給公司經營帶來較大不利影響。同時,新強聯收入的區域集中性也較高。

  報告期內,新強聯在華中地區產生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8099.7萬元、21204.26萬元、25262.33萬元、13962.99萬元,分別佔當期主營業收入的51.98%、58.62%、56.95%、51.56%。銷售區域的集中度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市場佔有率和銷售收入的進一步提升,一旦華中地區市場競爭加劇或投資量大幅下滑,將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同時,新強聯對前五名供應商的採購金額佔當期採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64.02%、54.33%、56.18%和65.13%。

  招股書真實性存疑

  根據招股說明書披露,2016年新強聯的第二大供應商是張家港中環海陸特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環海陸),當年採購額3318.08萬元。

  這個數據看上去似乎沒問題,但是,中環海陸是一家新三板企業,該公司發佈的2016年年度報告卻顯示,當年,公司向洛陽新聯強的供貨金額僅為2527萬元。也就是說,兩公司的交易數據差了近800萬。對於這近800萬的差距,新強聯該如何解釋?

  此外,新強聯2017年後就未向中環海陸採購,但公司2017年、2018年仍向中環海陸支付了3900萬的賬款,截至2018年末,公司對張家港中環海陸的應付賬款還有347.73萬元。既然公司與中環海陸已經終止合作,為何還有幾年前的大額賬款未結清,公司與中環海陸的交易模式又是什麼樣的?這筆款項是真是假?

  令市場奇怪的還有,在新強聯申報IPO之際,公司負責人還因公司違規生產被行政拘留。

  河南省人民政府官網顯示,洛陽市生態環境系統與公安機構成立聯合執法組,重點打擊違反重汙染天氣應急管控要求、汙染防治設施不正常運行等環境違法違規問題,已對5家企業進行查封,對9家企業負責人依法行政拘留,其中便包括新強聯。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新強聯因違反重汙染天氣應急管控要求,違規生產,公安機關對企業相關負責人依法行政拘留。為何公司在招股書對此事件隻字未提?這裡所說的負責人究竟到底是哪位負責人?

  針對這一系列疑問,市場爭議頗大,《每日財報》聯繫採訪新強聯,但公司始終未給出任何回應與解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